九华山中国佛教菩萨道场第四名、中国佛教名山第四名

踏遍青山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九华山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19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公告,批准九华山为世界地质公园。</b></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p> <p class="ql-block">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气势恢弘,高达九十九米,与九华山九十九座山峰、金地藏享年九十九岁的寓意相一致。今国运昌隆,名山兴盛,为光大地藏菩萨证道九华的圣迹,弘扬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精神,原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大和尚发心在这片尽揽山水之胜的菩萨道场铸造高达99米的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游览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州,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b><b>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化城寺,</b><b>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化城路41号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九华街盆地的中心位置,原名地藏寺,是九华山佛教起源最早的寺庙,称为开山祖寺。东晋隆安五年,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唐至德年间改建,定名为化城寺,“化城”源出于《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化城寺建筑占地面积1381.28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月身宝殿,</span><b>俗称肉身宝殿,因佛家对“肉”字避讳,所以正称为月身宝殿。金地藏晚年以此为南台读经,其圆寂三年后,仍颜面如生,正是菩萨降世应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层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称地藏坟。</b></p> <p class="ql-block"><b>月身宝殿</b></p> <p class="ql-block"><b>月身宝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慧居寺</b><b>原名“慧庆庵”,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天台峰山腰,始建于清朝,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允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该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b></p> <p class="ql-block">慧居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九华山百岁宫,</b><b style="color:rgb(1, 1, 1);">坐落于九华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巅,原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始建于明代,为全国重点寺院。百岁宫与祗园寺、东崖禅寺、甘露寺并称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始建于明代。</b></p> <p class="ql-block">百岁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天台峰</b><b>又称天台正顶。海拔高度1325米,略低于十王峰,因天台是教徒朝拜地藏“圣迹”之所在,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的主峰。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即地藏禅林),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b></p> <p class="ql-block"><b>至天台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龙头峰上有平台,约20平方米,台上有捧日亭,亭六角形,前立铁鼎,有铁栏环护。天台峰最高处名云峡,有两大岩石,并立为门,下宽上窄,从岩隙仰视,蓝天一线,又名一线天。此处是观九华全景,看云海日出最佳处,“天台晓日”为九华十景之一。前人有“石梯云折断,松洞水飞还”诗句绘其险,有“从此置身于仞上,不须别处觅蓬莱”诗句述其境。故民谣日:“上九华不到天台,白流汗等于没来。” 龙珠峰,又名天台岗,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石”。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即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两峰间有拱形石桥,名渡仙桥。十王峰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即进入寺内。拱形桥上的横梁镌“中天世界”4个大字。</b></p> <p class="ql-block">天台峰</p> <p class="ql-block">天台峰</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雪景</p> <p class="ql-block"><b>中国佛教名山第四名、中国佛教菩萨道场第四名的九华山我还没有前往朝拜。2019年春天因为前往天柱山错过方向。在2020年春天的第七次自驾游行程单中安排要前往九华山拜佛,因新冠疫情发生再也没有自驾出行,错过机会。遗憾万分!不知是何时才能前往九华山!</b></p><p class="ql-block"><b> 王继先</b></p><p class="ql-block"><b> 2022年7月1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