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香港与百年中共的情缘故事

杨振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毛泽东:</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至于香港,英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我们要占领是可以的。但过去有条约关系,小部分是割让的,大部分是租借的,租期是九十九年,还有三十四年才满期。这是特殊情况,我们暂时不准备动它。香港是通商要道,如果我们现在就控制它,对世界贸易、对我们同世界的贸易关系都不利,我们暂时不准备动它。”</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毛泽东 1963年8月9日同索马里总理舍马克的谈话,《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第249—250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邓小平:</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就是说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问题是不能谈判的,不管用什么方式。”“香港回归必须驻军!”</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周南口述:遥想当年羽扇纶巾》)(时英国首相撒切尔来华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谈判,面对撒切尔夫人的示威,邓小平同志丝毫不惧):</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国人是穷了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虽然阿根廷举全国之力都没有收回马岛,但中国不是阿根廷更不是清政府,从来都不怕任何人的威胁。</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面对撒切尔夫人咄咄逼人的发难,邓小平同志巧妙回击)</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香港收回后,会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实行适合香港发展的战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回想1997香港回归祖国,百年耻辱一朝洗清,</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总是难忘当年对香港回归问题冷静慎重战略远见之毛泽东,难忘当年高瞻远瞩决断千钧之邓小平。</span></p> <p class="ql-block">今年即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同中共休戚相关,中共建党百年,每个发展阶段亦都和香港有所关联。</p> <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百年中共究竟与“东方之珠”有哪些不解之缘,发生了哪些故事,笔者从有关中共党史资料编辑短文如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题纲主题词:</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最早的党组织;省港大罢工;中共广东省委;中共苏区白区秘密交通站;中共东江纵队、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八路军驻港办;宋庆龄爱国大同盟;营救社会精英脱险于日寇魔爪;华润公司;中国解放区后勤基地;新政协社会精英北上;新华社香港分社;黎明前夕,香港国资正义回归;“地下香港”固若金汤,周恩来运筹延安决胜千里;香港终回归,总是难忘当年高瞻远瞩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统一大业的开创者,“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奠基者);“主权不容谈判,香港回归后必驻军”,“一国两制”,邓小平功不可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香港早于中共建党之初就有了共产主义组织</b></p> <p class="ql-block">1920年12月17日,陈独秀离沪赴粤。船经香港时,陈独秀会见了香港青年李义宝、林昌炽和张仁道,鼓励他们成立研究小组,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李义宝、林昌炽、张仁道后来成为香港青年团、共产党组织的发起人。共产主义小组的组建,标志着中共在香港历史的伟大开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香港的工人运动造就了一大批中共精英人物</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海员工会为中共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党员骨干,林伟民、苏兆征、陈郁、曾生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香港著名的大罢工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p> <p class="ql-block">1922年,香港爆发海员大罢工,主要发起人林伟民和苏兆征此后相继加入中共。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苏兆征和邓中夏等共产党人在广州和香港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一直持续至1926年,历时约16个月,创下当时单次罢工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中共东江纵队、曾生将军与香港</b></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威震日伪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抗日游击队——中共东江纵队的司令员曾</span>生将军(开国少将,曾任新中国交通部长)曾于1930年代在香港从事工人运动,还担任过中共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抗战时期,曾生司令员领导的东江纵队,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了卓著贡献。<b style="font-size:15px;">【下图 1944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右二)会见获救的美军飞行员克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白色恐怖时期的中共干部的重要“避难所”</b></p> <p class="ql-block">20世纪20-30年代,香港为华南地区的中共党组织和部分领导干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避难所”。周恩来曾在九龙油麻地广东道养病,并参加当时在港的中共广东省委会议,研究广州起义。1929年和1930年,邓小平先后两次路过香港开会讨论工作。聂荣臻、叶剑英等多位后来的开国元帅都曾在香港避过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历史上的首届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其领导机关亦长期设在香港。香港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甚至华南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b></p> <p class="ql-block">1927年,蒋介石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作为中共广东省领导机关的中共广东区委立即迁往香港。同年八七会议后,根据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第一届中共广东省委正式在香港成立,张太雷出任省委书记兼南方局书记。此后中共广东省委的名称几经变更,但领导机关一直设在香港。香港也就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甚至华南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红色交通线的重要交通站和行动指挥部</b></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初,为沟通中央苏区与在上海的党中央的联系,建立“中央红色交通线”,交通站设在香港铜锣湾,并成为一批杰出交通员的行动指挥部。这条秘密交通线可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瑞金进入中央苏区。直到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前,包括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陈云、博古、任弼时等中共200多位重要领导干部由此进入中央苏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八路军驻港办事处联手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香港大显身手</b></p> <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中共中央派遣的廖承志领导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在皇后大道中18号正式成立,遵照周恩来“不公开挂牌”的指示,对外称“粤华公司”,以经营茶叶生意为掩护,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1938年6月,在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由宋庆龄发起筹建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正式成立,致力于战时医药工作和儿童保育工作。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与保卫中国同盟密切配合,成立当年一年时间就为八路军、新四军筹款约25万港元。办事处还接收了大量捐赠物资,并组织汽车司机和医务人员回国参加抗战。1938年冬,办事处收到药品和医疗器械130箱,经由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转运至延安。1939年10月,又收到南美华侨捐赠的大批西药及东南亚华侨捐赠的大批卡车和轿车转运至中共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抗战时期,香港对全国抗战的特殊贡献,中共领导的游击队(港九大队)在香港抗战过程中发挥的伟大作用</b></p> <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后,香港成为中共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以及支持全国抗战的重要“物资站”。“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共香港市委指导成立了“香港民众抗日会”。1937年,中共领导的香港海员工人组织“余闲乐社”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人数一度发展到1.7万余人。八路军驻港办事处还印刷《华侨通讯》,向海外华侨报道国内抗战消息,许多华侨青年正是通过办事处安排,回国加入八路军或新四军。1939年,“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在办事处的帮助和指导下成立,仅半年时间就建立了许多分团和工作队,共有成员500多人,活跃在当时东江13个县市的广大地区。1941年12月,日军进攻香港,驻港英军仅抵抗了18天,时任港督杨慕琦便举白旗投降。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成为香港沦陷期间唯一成建制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是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英勇抗日自卫的港人首支抗日民兵队伍</b></p> <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10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进驻南涌罗屋村,由港人组成的首支抗日民兵队伍南涌人民联防队在此成立。全村500多人参与了抗日群众组织。香港沦陷期间,日军曾对乌蛟腾及邻近村庄发动十余次扫荡,不少村民为保障游击队安全而遭受酷刑,有的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为营救社会精英逃脱日寇魔爪而功勋卓著的港九大队</b></p> <p class="ql-block">港九大队建立原始,全体队员均为港人。1942年2月3日,港九大队在西贡黄毛应村教堂宣告成立,隶属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成员逾千人,大多数为香港新界居民。1943年12月2日,港九大队改称中共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p> <p class="ql-block">香港沦陷后,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领导下,港九大队的几支武工队和地下党曾秘密营救出约八百名滞留在港的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胡绳、夏衍、梁漱溟等文化精英、民主人士和家属。</p><p class="ql-block">港九大队还曾营救盟军飞行员,为盟军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得到在华美军负责军官的高度评价。二战期间,包括港九大队在内的东江纵队曾与美国史迪威将军领导的中国战区盟军有过军事和情报工作上的紧密合作,日占期间,港九大队共有115人为保卫香港而牺牲。美军与中共在二战期间曾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实际上体现出了今天我们常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二战结束至新中国成立,香港成为中共和民主党派在南方最重要的活动基地,“反内战、反独裁”的文化宣传阵地,民主党派及其领袖的避难场所和东山再起之地,解放战争的重要后勤保障基地,新政协运动的中心</b></p> <p class="ql-block">由于抗战时期中共与英国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战后初期英国允许中共在香港保持某种程度的“合法存在”。这段时期,中共中央以香港为中心开展城市工作,香港成为中共和民主党派在南方最重要的活动基地。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建立香港分局管辖南方多个省份及港澳的工作,更加重视利用香港开展工作,将其打造成“反内战、反独裁”的文化宣传阵地,民主党派及其领袖的避难场所和东山再起之地,以及解放战争的重要后勤保障基地。解放战争后期,香港又成为新政协运动的中心,各民主党派在香港召集会议,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推动新政协的召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黎明前夕秘密营救和护送民主人士和进步社会精英自香港北上</b></p> <p class="ql-block">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香港工委组织护送民主人士北上达20多次,沈钧儒、李济深、张澜、黄炎培、郭沫若、章伯钧、郑振铎等350多人,加上党内干部共1000多人,辗转到达北平,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提供了重要保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特殊使命的新华社香港分社</b></p> <p class="ql-block">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利用香港特殊环境建立公开机构。乔冠华奉命赴港负责筹建工作。1947年5月1日,新华社香港分社成立,社址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弥敦道172号。新中国成立后至香港回归前,新华社香港分社除了履行中国国家通讯社驻港分支机构职能,其实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驻香港最高代表机构,履行中央赋予的各项职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正义感召,大批原国民党在港机构人员起义返回人民怀抱(包括国家财产)</b></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诞生前夕,在中共领导的新的国家政权的感召下,大批原国民政府驻港机构宣布起义,归附新中国。仅1949年至1950年上半年,就有中国航空、中央航空、招商局、九龙关、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等20多家机构宣布起义,大量飞机、轮船、其他资产和人才得以返回内地,促进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一言难尽话华润</b></p> <p class="ql-block">华润集团,著名中国央企之一,集团总部在香港,中国大陆总部在深圳。华润集团位居世界500强第80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7位,中国社科院2018企业社会责任排名第一位。</p> <p class="ql-block">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创始于1938年,前身是中共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企业。</p><p class="ql-block">主营业务包括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在职员工40余万人。华润集团在香港拥有6家上市公司,即华润燃气(HK1193)、华润啤酒(HK291)、华润电力(HK836)、华润置地(HK1109)、华润水泥(HK1313)、华润医药(HK3320)。</p> <p class="ql-block">1938年,为了团结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为抗日根据地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陈云的领导下,华润前身“联和行”于香港成立,创始人杨廉安<b style="font-size:15px;">(即秦邦礼,为中共原领导人之一博古即秦邦宪的胞弟。杨廉安1931年加入中共,建国后曾任中央对外贸易部计划局局长、国家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党组书记等职。)</b>首任董事长钱之光<b style="font-size:15px;">(中共情报专家、香港红色交通线开拓者,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1927年加入中共,参加长征。)</b></p><p class="ql-block">1948年,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代表中国,“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的美好寓意,钱之光任首任董事长。<b style="font-size:15px;">(公司取名前,相关部门领导一度取朱总司令的“德”,毛主席的“润”,合称“德润”,但后来朱总司令先于毛主席看了,把“德”字改成了“华”字,故得名“华润”)</b>。</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联和行积极配合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联盟”开展大规模抗日募捐活动,将社会各界的捐赠物资辗转运抵抗日根据地,为八路军、新四军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华润千方百计突破封锁,采购和运送内地急需物资,有力地支援了三大战役、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全中国。</p><p class="ql-block">1948至1949年期间,华润还历经艰险先后配合地下党和游击队分四批把358位著名民主人士、765位文化名人及爱国华侨从香港秘密运送到东北解放区,保证了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胜利召开。</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时期<b style="font-size:15px;">(1952年至1980年代中期)</b> 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保证香港市场供应,协助内地制订对港及海外出口计划、扩大出口,衔接货源并建立销售网络,与世界各国加强贸易联系,进口内地所需商品,赚取外汇,为计划经济年代的中国外贸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1957年,华润发起并筹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拉开了“广交会”的序幕。</p><p class="ql-block">1962年,华润属下五丰行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p><p class="ql-block">1970年代初期,华润协助将内地国产石油输入香港,有效地缓解了香港石油危机。</p><p class="ql-block">1978年,华润首创“三来一补”模式并大力推广,开启了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先河。<b style="font-size:15px;">(下图一二分别为华润香港总部大厦、深圳大陆总部大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地下香港”固若金汤,周恩来运筹延安决胜千里;香港终回归,总是难忘当年高瞻远瞩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统一大业的开创者,“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奠基者);“主权不容谈判,香港回归后必驻军”,“一国两制”,邓小平功不可没</b></p> <p class="ql-block">秘密红色香港,周恩来运筹延安决胜千里,功绩与日月同辉(邓发、李富春、潘汉年、饶彰风、方方、廖承志、李克农、钱之光、乔冠华、徐汉光、庄世平、朱枫等诸多中共香港工作过的许多红色地下“特工”均是周恩来亲自主导遣派指挥)。“主权不容谈判,香港回归后必驻军”,“一国两制”,邓小平功不可没,天地作证。</p> <p class="ql-block">然历经风雨坎坷,香港终回归,我们总是难忘毛泽东,切莫忘记毛泽东,正是当年高瞻远瞩毛泽东,缔造了新中国,奠定了中国统一大业,奠定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毛泽东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最早决策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1949,解放军不打香港并非是到解放广州时才临时决定的,毛泽东对此问题1946年时就早有考虑</b></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解放军解放了广州,兵临深圳界河边,却停止了脚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害怕英国在香港的一万多名驻军?当年12月19日《香港华侨报》头版头条的报道揭出了其中的秘密:“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共。”</p><p class="ql-block">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毛泽东生前虽未亲自踏上香港这片土地,但却长期关注香港问题,重视香港,并为香港回归作好了战略和政治外交方面的准备。</p><p class="ql-block">解放军不打香港并非是到解放广州时才临时决定的,毛泽东对此问题早有考虑。</p><p class="ql-block">早在1946年12月,毛泽东就对来访的西方记者说过,对香港“我们现在不提出立即归还的要求,中国那么大,许多地方都没有管理好,先急于要这块小地方干吗?将来可按协商办法解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要从世界看中国的观念,因此他对香港问题看得很深很透很远</b></p> <p class="ql-block">1949年年初,全国大局将定,毛泽东与斯大林代表米高扬谈话时说:“中国还有一半的领土尚未解放。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另一种较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相反,恐怕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的发展再作最后决定。”</p><p class="ql-block">其实,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要从世界看中国的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中,毛泽东意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极力阻止中共上台执政,一旦中共执政,它们就会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而香港作为英国在远东政治经济势力范围的象征,暂时留在英国人手里,比立即收回显然更加有利些。因为英美之间、美欧之间在对华政策上存在矛盾,英国为了保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就不能完全跟着美国走,来封锁中国。相反,为了维护香港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同中国保持较好关系。</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看到,香港是英国在远东政治经济势力范围的象征。在这个范围内,美国和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也就存有矛盾。中国把香港留在英国人手上比收回来好,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对我们大有好处,大有用处。就这样,香港成了新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瞭望塔、气象台和桥头堡,通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跳板。</p><p class="ql-block">当时,毛泽东在香港问题上所采取的上述政策,曾受到国际上一些共产党的批评。他们认为中国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过于软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竟然会允许殖民统治的存在。毛泽东回应说:“至于香港,英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我们要占领是可以的。但过去有条约关系,小部分是割让的,大部分是租借的,租期是九十九年,还有三十四年才满期。这是特殊情况,我们暂时不准备动它。香港是通商要道,如果我们现在就控制它,对世界贸易、对我们同世界的贸易关系都不利,我们暂时不准备动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二战后香港几十年的“繁荣与稳定”环境,实则是“北京营造的”。而北京之所以能够在香港“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协商解决”的正确战略决策</b></p> <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有毛泽东这样的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不久,英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与新中国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也正因为有毛泽东这样的战略决策,当西方国家跟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时,中国能够通过香港这一特殊管道,进口石油化工等重要战略物资。而到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在陆上的进出口通道完全被封闭之时,香港更几乎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在此期间,香港不仅对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它本身也因此而获得快速发展,很快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一。</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一直恪守“协商解决”的决策,正视英国在香港的长期统治,不干涉香港内部事务,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全国都处在极其混乱状态,香港本身也发生大规模反英“风暴”之时,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没有发生过任何动摇。</p><p class="ql-block">曾有学者称,“香港就是这么奇怪的城市,信仰社会主义的中央政府支援它繁荣”,“北京提供了战后几十年香港社会稳定的客观条件,也给予了投资者充分的信心。……实际上,香港战后几十年的‘繁荣与稳定’环境,是北京营造的”。而北京之所以能够在香港“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协商解决”的正确战略决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编文/杨振东 综合刘蜀永(著名香港史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向北方》(纪实文学书籍 作者/李红梅 刘仰东)等有关中共党史资料编辑】</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