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门又称大西门、朝京门,是目前衢州保存和修缮最完好的一座古城门。水亭门是明清时南方常见的建城风格,四方建构,楼阁双层,山歇飞檐,仪态雍容。城楼上方的飞阁流丹四个大字,飘逸又见气势。鸟瞰峥嵘古城,巍巍水亭门,悠悠衢江水,承载着古城的历史沧桑厚重,更见证了今天的继往开来。
⬇️水亭门牌楼 据《衢州地名志》记载:"因古城门外码头水坪上建有卷雪亭。衢江水从亭下流过,俗称城门为水亭门。"民间又传:"站在城门楼上往西远看,城门楼、卷雪亭和江水,门、亭、水三点一线。门、亭、水倒过来读,就是水亭门。"也可以解释为水只能停在城门外,绝对不让水进城的意思。 ⬇️水亭门历史蓝图 ⬇️天王寺前
⬇️天王寺前
⬇️天王寺内 ⬇️天王塔
天皇塔亦名天王塔,天皇塔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之悠久,为国内最古老塔之一。七层塔身,砖结构。明祟祯壬午年(1642)八月,塔顶被大风吹坠。解放初拆毁。作为衢州的地标性建筑和衢州人文的精神象征,2013年天王塔复建,2015年建成。 ⬇️天王塔
⬇️天王塔前
⬇️女孩在天王寺内跳舞 ⬇️天王寺内 ⬇️天王寺内 ⬇️天王寺内 ⬇️天王寺内 ⬇️水亭街古戏台 ⬇️水亭街 ⬇️水亭街 水亭门内的老街——水亭街,不仅保留了衢州老街的风貌,也是衢州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水亭门古街区北界新河沿、南至皂木巷、西临衢江,东至县西街,现存三街七巷。区内散布着庙宇、宗祠、会馆、城楼、古迹及成片的传统民居,是衢州保留最完整、最能体现古城风貌的街区。
⬇️水亭街 ⬇️水亭街 ⬇️水亭街 ⬇️水亭街 ⬇️水亭街 ⬇️水亭街 ⬇️水亭街 ⬇️水亭街与上、下营街交叉路口 ⬇️下营街 ⬇️下营街 ⬇️上营街 ⬇️古老的城墙 ⬇️水亭门城楼上 ⬇️水亭门城楼上 ⬇️上营街 ⬇️皂木巷 ⬇️皂木巷 ⬇️皂木巷 ⬇️皂木巷 ⬇️皂木巷 ⬇️皂木巷 ⬇️皂木巷 ⬇️皂木巷 ⬇️小巷深深 ⬇️天皇巷 ⬇️天皇巷 ⬇️天皇巷 ⬇️天皇巷天后宫,又称天妃宫 结束语:
水亭门、水亭街、天王塔,它们因水而生、因水而盛。在街巷间流传着的故事里,它们是衢州人心目中家乡的象征。而在现代衢州人的观念里,重建修复后的天王塔、水亭门城楼、城墙、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及衢江水面所组成的衢州古城景观,是一幅天、地、人和谐的绝美画面,更是古街新韵的最好诠释。 拍摄地点/衢州水亭门
拍摄时间/2016.5.9
文字/部分文字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