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拍照水平不满意?教你3招,小白也能练出摄影眼,拍大片

夕霞小筑

【练出摄影眼】拍出更美的旅行人像大片 你一定听说过这个词——【摄影眼】。<br><br>传说中,只要练成了【摄影眼】,随便一个地方,都能拍出众不同的大片。听起来好厉害!是呀,我们经常看到,去同一个地方旅游,不同的人拍出的照片有天壤之别。<br><br>比如下图额济纳·怪树林这2张照片,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普通人没有练出【摄影眼】,看到美景急着拿出相机就按快门,错失了更美的光线、构图、和角度。<br><br>什么是“摄影眼”呢?<br><br>就是拥有“看见他人所不能见”的观察能力。通俗点说,就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br><br>那我们普通人,如何迅速练成“摄影眼”呢?<br><br>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讲的主题。<br><br>我为你提炼出了【摄影眼的3个窍门】,让你马上超越一般游客的审美眼界,让你一拍脑袋,哎呀,早知道这3招就好了!<br><br>寻找光——光线之美<br>学取舍——构图之妙<br>换位置——角度之变<br>【摄影眼】是观察能力,观察,需要时间。<br><br>当你到达旅游景点时,不要马上拍照,第1步,你需要先观察。如果你急不可待按快门,有可能出现下方照片的3个问题▼ 大黑脸、背景乱、景和人都不美,怎么办?<br><br>先观察,再拍照!观察以下3点▼<br><br>1、寻找光——光线之美<br><br>摄影是光的艺术!光是摄影的灵魂!观察【光】,是你要做的第1件事情。<br><br>本教程第5节课【不懂光线,就拍不好旅行人像照片】中,详细讲解了光的3个特性:光的方向、色彩和强弱。还没有读的小伙伴一定要翻上去学习,光是摄影基本功,你必须掌握。<br><br>要拍好旅行人像照片,光的3个特性中,首先要观察的是—光的方向。<br><br>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专门拍摄的错误示范。这里是巴丹吉林沙漠上午11:22分,光线的方向是左上方。人物拍照时却把脸朝向右侧下方,刚好和光的方向相反,就造成了大黑脸,这么帅的动作却没有拍出效果。这就是没有观察光的方向的严重后果,▼哈哈。 如果你观察到光的方向,就知道脸往哪儿看了,照片里的人就会光彩照人。如下图▼ 这里,就用到了本教程的上一节课【不懂光线,就拍不好旅行人像照片】中,旅行用光的一句话心法:请你站在阳光下,脸朝着光的方向。<br><br>观察到了光的方向,你就再也不会拍出【大黑脸】的照片了。<br><br>我们来看如何观察【光】的色彩和强弱。<br><br>额济纳怪树林,是摄影师追逐光与影的天堂。在怪树林追太阳,是我摄影旅行中最奇妙的光影体验,没有之一。下面我用追太阳的5张连续照片,请大家感受【光】的色彩和强弱变化。<br><br>夕阳开始下落,我拿着三脚架飞奔。18:19分,我从轮回树开始追太阳。此时的夕阳刚开始下落,天空是蓝色的,一缕阳光照在身上。这时光的色彩是黄色,开始逐渐减弱,此时拍摄一定要注意,让这缕金色阳光打在你的脸上和身上。 5分钟左右,阳光飞到另外一棵树上。<br><br>18:27,我追到神秘的时空之门。此时夕阳从一缕变成了大面积,颜色更加金黄,光线更弱,人基本上都在金色阳光的普照下。可惜这醉美的金光普照,只有不要10分钟的时间,此时拍摄一定要注意抓拍效率,快、快、还是快! 18:34分,夕阳即将落山,光线极弱,正面已经没有光了。千万不要遗憾,现在你立刻转身,进入拍逆光剪影的最佳时刻。此时的胡杨林,陷入金色海洋。 18:46分,我飞奔跑到这棵"凤凰涅槃"树下,拍了我最爱的一张逆光剪影。你看,夕阳马上就要完全落山,只留下一点点金色光晕,蓝色天幕正在徐徐降落。 晚上19:00,最后一点阳光余晖也没有了,天空变成了蔚蓝色,月亮悄悄来了,但光线极其微弱,这个光线条件,手机基本上无法拍摄了。但,如果这个时候你就是想拍照,怎么办?<br><br>哈哈,我带的有神灯啊!董老师可是有备而来,举起神灯,架起单反相机和三脚架,拍一张月光下的姑娘。我在轮回树下,热泪盈眶地感恩,今天大自然馈赠给我的追光之旅。 当然,这是2019年10月10日那天的光线变化,仅供大家参考感受。每一天每一秒的光线都不相同,你要观察的,就是光线的奇妙变化,从而利用光线拍好照片。<br><br>2、学取舍——构图之妙<br><br>摄影是减法。在旅行拍照时,你一定要注意,让照片变简单。你要决定,把什么样的画面放进取景框。<br><br>大多数人犯的失误是:贪多,贪全,背景杂乱。<br>比如,对比一下这两张拍树的人像: 看到了吧?<br><br>远远拍一片林,不如离近拍一棵树。 别贪多,一张照片一个主题,做减法!<br><br>尤其是景点人多的时候,你更要学会取舍了。像张掖七彩丹霞这样,必须隔着栏杆欣赏的风景,更要进行取舍了。<br><br>【前期画面取舍】:<br><br>向前一步,占据C位,在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br>镜头向上,给天空更多空间,只拍上半身,尽量少拍到栏杆。 <br>文/图 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