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关于我们</font><br><br>幼儿园由教学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组成。教学区宽敞,设施齐全,2022年秋季我们将开齐大班、中班、小班。多个教学班可容纳 90 余名儿童,同时建设了高标准的多功能活动室;活动区安全设施和游乐设施齐备,配置了大型玩具场,开发了幼儿园兴趣角,能满足幼儿的各种户外活动。 孩子们在户外运动场地开心玩耍,老师们随时在身边守候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课堂上有专业的教师带孩子一起在快乐的气氛里学习和玩耍。 午餐时间,孩子们吃得开心😁 食物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均衡 设施完善的音乐课堂,带孩子们畅游在艺术的海洋🎤🎶 干净整洁的教室,欢快有趣的课堂,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 健康成长的舒适环境🌳 孩子们在新建成的草坪上嬉戏玩耍 师生作品 <font color="#ed2308">学校简介:</font> <p class="ql-block"> (1)、楂树坪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位于楂树坪中心小学校内。学校创建于1963年,地处美丽的康养金地——楂树坪彩色森林腹地,海拔1700多米。2022年,由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成教育帮扶基地。学校服务范围包括楂树坪、二台荒、崔家坪、辽箭坪等9个村,服务半径约15公里,服务人口约7000人。近年来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占地7218.8平方米,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173人,共7个教学班,教师20人。其中本科学历13人,专科学历7人。并有满足幼儿教育的专业师资团队。</p><p class="ql-block"> (2)、 走进全新的楂树坪中心小学,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迎面扑来。校园布局和绿化环境优美。从2018年至今,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成全新的宿舍楼,综合楼,教学楼,全新的美术、音乐(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也高标准建成投入使用。学校还相继成立了美术、绘画、书法、阳光体育——篮球、舞蹈等社团,并且将舞龙作为学校的特色打造。规划中的教师周转房于今年动工,幼儿园综合楼会在今后几年中相继实施。</p> (3)、 近几年,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狠抓教育教学水平,本着“齐心合力办学,五育并举兴校”的办学理念,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着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效果非常明显。先后有三人获得“县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光荣称号。学校先后取得“全县教育质量提升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等荣誉。 招生计划和入学条件 招生计划:小班15人,1个教学班,平均班额15人。<br> 中班24人,1个教学班,平均班额24人。<br> 大班20人,1个教学班,平均班额20人。<br>招生范围:楂树坪村、崔家坪村、二台荒村、辽箭坪村、青林沟村、柳林荒村、金盆淌村。 <p class="ql-block">报名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报名时间:2022年7月4日(上午9:00--12:00),2022年秋季学期上学时间以建始县教育局文件通知为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所需材料:户口簿原件(幼儿和两名监护人户口簿);精准扶贫户提供扶贫手册原件及复印件。现场登记,完善报名手续。</p> <p class="ql-block">3、学生、家长来校报名时做好个人防护,进校门时测温、消毒,自觉登记,学校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且尚在隔离期的人员不得进入校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系人员及电话:</p><p class="ql-block">李艳丽:15571799177</p><p class="ql-block">侯名洋:15571884618</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一颗颗灵动的种子,有着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教育是熏陶和浸润,教育也是倾听和等候,让孩子在探索生活、世界中感受真善美,感受不同时期成长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期待你的到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楂树坪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辑:李艳丽</p><p class="ql-block"> 审稿:侯名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