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兵无常法,水无常态。学习新课标,领悟新理念,是时代所需,是教育强国梦所行。</p> <p class="ql-block"> 每周四我们班主任都会准时参加新课标学习。</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综合与实践的新变化</p><p class="ql-block">2022版新课标的出台意味着什么?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提及新课标相关信息时明确说:新课标将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课程改革?既然分科会继续存在,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跨学科学习?换句话说,跨学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到底能解决当下学校教育中的什么困境?怎样用好跨学科学习?</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综合与实践的新变化 </p><p class="ql-block">新课标中“综合实践”内容变化</p><p class="ql-block">新标准将“实践与综合应用”改成“综合与实践”,不再像过去那样统称为“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学段又具体分为实践活动、综合应用和课题学习)。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教师在整体把握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而富有弹性地组织教学。</p><p class="ql-block">“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实验稿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意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深对其他几个领域内容的理解,三是体会各部分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新标准在阐述“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仔细分析,新标准关于“综合与实践”设置的目的与实验稿在以下三个方面是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第一学段(1-2年级)</p><p class="ql-block">【内容要求】(新增)</p><p class="ql-block">主题活动1:数学游戏分享</p><p class="ql-block">在具体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经历的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尝试运用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词语,逐步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主题活动2:欢乐购物街</p><p class="ql-block">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以此为例(2课时)</p> <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新课标具有下面性质:</p><p class="ql-block">一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整体性。教师不是把课本中本学科的知识技能传给学生,而是要关注到学生的整体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完整性、结构性,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的,要了解本节课在课本中、在这门学科中的地位,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阶段性和衔接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跨学科性。教师的教不只是考虑到自己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关注到其他的学科,要和其他的学科有一个联系,组织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题,让学生探讨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是“新课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对自己提出了持续而更高的要求,学习新课标,掌握前沿思想,为教育争光添彩!做一个博学、善教而快乐的学者型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