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1015]——“高原姑苏”的地标(寻塔记52—云南丽江)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万古楼(塔式)</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沿古道登上丽江万古楼,北眺神奇美丽的玉龙雪山,东观小桥流水人家的大研古城,西瞰多姿多彩的丽江新城,南望如诗如画的山寨田园,好一派“高原姑苏”好风光。<div><br></div>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积淀。历代均为滇西政治和军事重镇,自古为纳西、汉、藏等多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记述丽江为“居庐骈集,荣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div><br></div> 由于古城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代初叶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木里、源盐、永宁、下关、大理、维西及中甸,拉萨等地客商汇集于此,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高原重要集镇。<div><br></div> 万古楼是丽江的标志性建筑。其在东巴文中解释为“千年万代楼”,纳西语称“温古轮”,意为观览畅怀于制高点,因谐其音,名为“万古楼”。“万”者,寓意俯瞰丽江古城及其田园风光,遥望玉龙雪山万年冰川,又寓意丽江恢复重建家园,千古流芳,万古不朽。<div><br></div> 万古楼为塔式五重檐全木结构建筑,高33米,象征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33万各族人民。主体柱子为16根通天木柱,是国内全木结构斗拱建筑一柱通顶不连接的第一楼。柱长22米,反映民间“好事成双”的说法,以及婚嫁选择双日为吉的习俗。采用16根通天柱,也寓意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有开天九兄弟、劈地七姐妹的传说,纳西儿女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div><br></div> 万古楼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米,四面入口安放情态各异的四对石狮。楼内绘有2300个吉祥图案,代表丽江的23个石雕图案,寓意在一年四季的农时节令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div><br></div> 整座楼中雕刻彩绘龙的图案有9999个,加上楼顶藻井之中蟠龙,足有万个,是万龙万古昌盛,寓意丽江是龙的传人的美丽家园。楼顶藻井蟠龙张嘴形态,反映龙能吐水传说,意在有水克火消灾。<div><br></div> 万古楼梁柱等处绘有蓝、绿、红相间的民族风情图纹,部分主要位置还有精细的浮雕作品,这些作品反映的均为祥瑞寓意。梁柱总体艺术风格虽然没有皇家建筑那般大气,但所在细节之处,均透露出贵族气息。<div><br></div> 楼内有还有许多大型彩色绘画,以一楼数量最多,绘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东巴古籍《创世纪》,如《祭天图》、《考验图》、《返回人间图》、《洪水图》、《相恋图》等,组起一部神话故事全集,讲述了丽江这片热土人类繁衍的过程,歌颂美好、淳朴的人性。<div><br></div> 万古楼建造在一个松林高坡之上,伫立于此可以瞭望整个丽江古城。如遇晴好的天气,可以将整个丽江坝尽收眼底,脚踏狮子山漫漫林海,北望玉龙十三峰,东俯丽江古城以及气势辉煌的仿故宫建筑群。神山之下,恢宏壮丽的古镇胜境一直延伸到无尽的天边。(谢谢浏览)<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