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明朝两百多年的倭寇之乱,为什么到了清朝,却销声匿迹了?

中雁山人

<p class="ql-block">来源:历史探秘大全</p> <p class="ql-block">倭寇是明王朝皇帝心中永远的痛,是东南沿海居民的噩梦,政府坚持打击200多年,也没有让倭寇彻底绝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然而到了清朝,倭寇却消失不见了,这又是为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1368年,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终于建立明朝,登上皇帝宝座。这时候的中国饱经战乱,百废待兴,需要处理的事一箩筐一箩筐的,太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元璋登基之后,在外交上推出重大举措,数次派使者到日本去,希望跟日本恢复自元朝时就基本中断的友好关系。可是日本方面不给面子,每次都吃闭门羹,甚至有5次使臣有去无回,丧命异国他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朱元璋不改初心,继续派使示好,先后派去七个使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堂堂的大明王朝受一个蕞尔小国的轻慢与欺负,朱元璋怎么就不着急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来说去,都是因为倭寇。</p> <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倭寇频繁骚扰我东南沿海一带,他们杀人越货,极为嚣张,东南诸省不堪其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倭寇又与被打败的张士诚、方明珍残部勾结,狼狈为奸,扰乱海疆,让明朝政府头疼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才有了朱元璋的忍辱负重,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希望日本当局能配合明朝政府清除倭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朱元璋的不懈努力下,日本足利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曾经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倭寇,收到很好的成效。但是随着日本进入战国时期,日本当局无暇顾及倭寇,倭患再次兴起,给沿海人民带来极大灾难——“自淮扬以南至广海万余里,无地不被其残灭,而闽祸始惨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到了清朝后,倭寇竟然销声匿迹了。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倭寇产生的时代背景。</p> <p class="ql-block">13世纪末,元朝曾经两次发动对日本的战争,日本政府因此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商人是逐利的,越是禁止的生意,必定利润越高,越值得铤而走险。部分不法日本商人为了追求更大利润,仍然千里迢迢前往中国浙江和福建一带,经营中国货物到本国牟取暴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元朝政府禁止这种行为,每次出行都可能遇到政府军,也可能在半道遇到海盗,所以这些商人就开始武装押运,聘请武士随船护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日本社会的手工业进入快车道,但其国内却非常缺乏丝、棉这些原料,而原料的货源就在中国。日本武士通过护航赚了不少钱,但是相比之下日本商人赚的钱更多,于是有不少曾经担任护航任务的日本武士看出门道了,干脆自己经商,造船、买船或者租船到中国沿海进货牟取暴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情况下,经商者就不单纯是商人了,还有不少武士,鱼龙混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日本武士习惯了用拳头和武器说话,在经商时慢慢就学会了抢掠,这样一本万利,比正儿八经花钱进货可划算多了。</p> <p class="ql-block">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一个武士这样做,就有一百个后来者选择了跟进。长此以往,那些商人也开始效仿,当起了强盗,商人化的武士和武士化的商人一多,这倭寇就应运而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明朝前期和中期,日本国内战乱不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世纪后期,日本出现南北朝对峙。后来,足利幕府统一日本,南北朝对峙局面结束。但是1467年开始,日本再度陷入战乱,进入战国时期,足利幕府倒台。</p> <p class="ql-block">而倭寇的兴衰,始终跟日本关内关系息息相关,每当日本国内局势稳定的时候,海防力量强大,倭寇的活动就有所收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之,每当日本国内局势混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了地盘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或者是一个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控制力弱的时候,倭寇活动就非常猖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倭寇的活动也跟明朝政局和国力密切相关,当明朝政局稳定、国力强大,海防建设做得很好的时候,倭寇的活动就有所收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明朝皇帝无能,军队腐败,忽视海防建设,水师战斗力下降的时候,倭寇就非常嚣张。</p> <p class="ql-block">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统治时期,重视海防建设,倭寇活动还没有那么肆无忌惮;之后的明朝皇帝一个比一个软弱或者昏庸,尤其是从明宪宗执政时开始重用宦官,大搞特务政治,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海防也慢慢荒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宪宗皇帝的孙子、明世宗朱厚熜也是个问题皇帝,他迷信道教,不问政事,导致严嵩专权,吏治腐败,沿海士兵大量逃亡,水师战船锐减,海防设施长期被破坏,为倭寇活动猖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候,日本也恰好进入战国时期,倭寇随之猖獗,成为明朝的心腹之患。</p> <p class="ql-block">其实如果仅仅是传统的倭寇本身,是不足为虑的。说白了他们就是一些强盗,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跟规模在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明朝水师根本不能抗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错,日本是个尚武的民族,政府从来不禁止兵器,反而提倡武士道精神,倭寇单兵的技战术水平一度比明军士兵高了许多倍。但是他们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人数上根本站不住脚,跟明军的长期较量中,占不了便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中国人投身倭寇群体后,局面就变了,他们要么是政治目的,要么是出于经济目的,与倭寇狼狈为奸,做倭寇的帮凶和内应,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明朝建立后,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竞争落败的张士诚残部金子隆等人。这群人常年生活在东南沿海,对东南沿海各处的人口,地貌,城镇分布了如指掌。他们为了抵御政府军的围剿,聚合南方残余势力开始与倭寇接触,充当他们的内应,与他们沆瀣一气,祸害自己的同胞,让倭寇如虎添翼,规模和实力大大提升,掠夺范围也从中国沿海扩展到了朝鲜及东南亚海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单凭实力来看,这些倭寇根本不能跟大明军队相抗衡,但是有了这些汉奸与他们合作,为他们充当打手,倭寇就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加大了政府军打击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有人向他们传送情报,倭寇就能采取游击战术,趁着海防空虚时来沿海城市掠夺,得知大明军队前来围剿的时候转身就跑,让明军疲于奔命,对倭寇无可奈何。</p> <p class="ql-block">也正因如此,暴脾气的朱元璋才不得不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日本,希望能恢复两国的关系,保护沿海居民的生活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方面不是不愿管,他们也希望打击倭寇,维护海防稳定,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可当时日本正值南北朝时期,处于严重分裂状态,精力都用在争霸上,根本不可能把明朝放在眼里,也没有心思谈判,就这样,倭寇势力像星火燎原,越来越大,怎么也消灭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明军队与倭寇较量了200多年,只要认真打,几乎每次都能将倭寇打得屁滚尿流,但他们始终像膏药一样甩不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让明朝政府头疼了200多年的倭寇,到了清朝却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了,莫非是大明的军队战斗力差劲,没有清军彪悍,他们将倭寇杀绝或者是打怕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当然不是,倭寇消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政局稳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正十三年(1585年)日本出了个牛气冲天的狠角色——丰臣秀吉,经过无数厮杀,消灭了大小的割据势力,结束了分裂状态,统一了日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他发布八幡船禁止令(海盗行为禁止),倭寇活动开始急剧减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03年,德川家康取代丰臣氏开始统治日本,之后大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加强集权统治,国内局势进入稳定期,政府控制能力大大增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由于此前丰臣秀吉在朝鲜政策的失败,德川政权也不想因倭寇给日本的外交带来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川政权一方面努力安置流浪闲散人员,一方面发布非常严厉的“锁国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这项禁令,日本人不能私自到外国去,发现偷渡者不但要将其船只没收,还要将其处死;即使是那些已经在外国活动并营建居所的,一经发现立即处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倭寇哪有不怕死的,他们去中国劫掠是为了活得更滋润,如果换来的是死亡,就是得不偿失,他们何必要冒这个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书所记载的最后一批倭寇,在1624年7月,曾经侵犯福建沿海。</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迟不早,偏偏在德川家掌权之后,倭寇销声匿迹不再侵犯我沿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绝对不是巧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在此20多年后,明朝灭亡,中国政局也进入稳定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军入关肃清抗清力量后,东南沿海郑成功抗清武装依旧在活动,为了隔绝沿海百姓与台湾郑氏之间的联系,清政府严禁沿海百姓出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闽浙总督屯泰更是奏请对沿海省份实行“无许片帆入海”的严厉海禁,违者严惩不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康熙年间,为了断绝台湾郑氏的补给,清政府更是在沿海地区划定禁区即“濒海范围”(沿海三十里到两三百里不等),在那里设立界碑,甚至修建界墙,将禁区内的居民强制内地,在沿海地区人为制造了出一个个无人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禁海令”和“迁海令”的大力推行,导致东南沿海三十至五十里内荒无人烟,倭寇到来后只能喝西北风,请他们也不会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个原因则是清朝与日本的贸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川家康控制全国政权后,大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长崎一个通商港口,其余港口全部关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商船进行国外贸易是被严格禁止的,而那些偷渡者更是会被严惩,性命不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在长崎,外国船只跟日本进行贸易,也是严格限制的,需要在德川幕府的严密监视下才能进行,对交易额和交易商品也有严格限定。</p> <p class="ql-block">因为日本政府的严格限制,武士们出海的机会变得越来越渺茫,出去掠夺的梦想越来越模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是一些胆大的日本武士能从我国东南沿海抢来布匹、丝织品,也根本卖不出去,因为每次出入都要被严格审查,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日本岛,既如此,那倭寇还不辞辛劳去冒险干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是个岛国,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如果倭寇能如愿贩运过来商品的话,也不愁没有买主,越是防守严密,越是暴利。</p> <p class="ql-block">倭寇的消失,主要还是清政府在沿海制造无人区,对倭寇来了个釜底抽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中日双方虽然少有打击倭寇的官方层面的合作,但是他们是有共同利益的,维护海上安全也是维护自己的家族的统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清朝对日本也有依赖,比如清朝建立之后,需要取代旧制铸新钱以宣示改朝换代,可是当时中国铜资源匮乏,开采刚刚起步,产量只有需求量的三分之一。日本不仅有,而且产量很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治三年,中国还在从日本进口铜。日本对中国货也有需求,比如各种丝织品。</p> <p class="ql-block">如果走私严重了,日本的官方贸易就无法进行,国家税收就会大量流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官方贸易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日本政府不择手段,只能严厉打击海上走私,不管是有浪人还是武士,谁走私就打击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首先是两国政局的稳定,让两国政府采取了诸多严厉措施,而这些措施也得以落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两国统治者有共同的维护政权稳定的诉求,把“闭关锁国”当做江山万年的灵丹妙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保护国家利益打击走私,让两国闭关锁国政策取得成效,这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发展,让中日两国都被世界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是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沿海稳定。</p> <p class="ql-block">正是两国这一系列措施,让倭寇出不来,进不去,从元朝开始,骚扰了我国300多年的倭寇最终彻底消失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闭关锁国是把双刃剑,倭寇绝迹了,比倭寇厉害百倍的西洋帝国主义却来了,坚船利炮要比日本武士刀更加厉害,破坏性更大,这倒是清政府和日本幕府在制定闭关锁国政策的时候,所万万没有想到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