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绽放童真——塘头幼儿园《生活化游戏资源挖掘与利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案例分享

<p class="ql-block">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权力,同时也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技巧,更适宜地支持、指导幼儿游戏与学习的能力,我园组织开展了区级课题:《生活化游戏资源挖掘与利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案例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聚焦幼儿的真实游戏,从游戏源起、过程实录、“哇”“啊”时刻的观察分析、反思总结等方面梳理案例,通过ppt展示、视频记录、文字解读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客观、详细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  小段组《野趣娃娃家》,小一班陈秀随老师和大家交流了《嘻嘻理发店》,在“理发店”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认识了理发店里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分别是做什么的。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认识了理发的程序。小二班曾双珊老师作了题为《哈哈烧烤吧》的分享汇报,鼓励孩子主动寻找游戏中所需要的“食材”,支持孩子在游戏中“以物代物”的假想行为,使其发挥幼儿主动性。小三班陈岚老师用《NONO家小吃店》一题进行展开,引导幼儿了解食物制作过程和售卖流程,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帮助幼儿获得认知的,社会性与情感的,学习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中段组《塘塘小镇》,中一班柯淑媛老师汇报——《塘塘小剧场》充分利用和挖掘家乡资源,让幼儿充分了解乡土文化家乡的剧场,体验表演的过程与学习人际交往,开展塘塘剧场主题活动。中二班黄莉莉老师以《塘塘小街》对幼儿游戏中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在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真劳动,体验劳有所获得幸福感,形成积极得劳动观念和正确地劳动价值观。中三班郑春菁老师则从《塘塘花草间》出发,介绍了自己班孩子自发地进行游戏、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同伴交往,在与幼儿丰富多样而又自主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习得交往技能、掌握交往规则、提高交往策略。</p> <p class="ql-block">  大段组《TT小园丁》,大一班黄志虹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对沙和水充满了探索欲望,于是一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水入渠》</span>拉开了帷幕。将玩沙水活动与科学有机整合,不仅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幼儿的手腕精细动作。在大二班刘小瑛老师的《小小养护队》的分享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非常关心播种、发芽、长高、结果、收获等与植物相关的问题,有着他们朴素的理论。他们也关心挖地、浇水、捉虫这些与养护有关的游戏活动,甚至围绕各种与养护有关的工具产生丰富的探究活动。在大三班陈征老师 《TT小达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自主游戏故事中,</span>让我们看到了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他们对探索大自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管是跳蚤市场还是挂鸟窝、在到园艺坊和花艺坊孩子都积极的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幼儿在观察、操作、表达以及审美体验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感受到了探索活动的乐趣,也萌发了高涨的探究热情。</p> <p class="ql-block">  在基于区级课题《生活化游戏资源挖掘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的生活化自主游戏分享活动之后,各位老师们对于本次进行分享的生活化游戏活动进行评分。</p>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课题游戏案例分享教研,为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让游戏点亮孩子快乐童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供图:邱清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邱清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审:园长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来源:涵江区塘头幼儿园</p>

幼儿

游戏

老师

生活化

分享

活动

孩子

交往

三班

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