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岁月(13)战术集训

望江雪

<p class="ql-block">当兵的岁月(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 术 集 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5年8月15日,我奉命参加师后勤部组织的战术集训,留下了一些难忘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连参加战术集训的有两人,我当时任一班副班长,同行的似是杨德勇或王忠民,记不大清楚了。各连派去参加战术集训的共二十多人,当天到师后勤战勤科报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领队的是战勤科周参谋,正营职,四十多岁,浓眉大眼,精明干练,战术素养高。他带领我们乘解放车翻越燕山山脉,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延庆县的工程兵五七干校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工程兵五七干校旧址位于官厅水库附近,距东花园火车站不远,与工程兵训练场(师级单位)比邻而居。工程兵干校没有院墙,有两排平房,几十套住室相连,可能是文革中五七干校学员自已动手建的。每套采“明三暗五”户型,进门即客厅,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卧室,四间卧室的门均朝向客厅,客厅即过道,客厅北侧为厨房,空间布局比较合理。记得我当时还写信告诉了家中这种户型的优越性,几十年后,弟弟在翻盖住房时,便吸纳了这种户型的优点,此是后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便在这里安顿了下来,开展了两个月的战术集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在干校北侧的空地上开展战术集训。训练内容是步兵共同科目,主要训练单兵战斗动作、班战术,以强化我们的战斗意识,提高战术素养。在刘参谋指导下,我们反复练葡伏前进,利用地形,交替掩护,暗语通信,班进攻,班防御等战斗动作。训练场距中苏边境不远,我们大力强化敌情观念,想象着在战场上与苏军遭遇后可能面临的险情,认真开展兵班战术训练,这种训练持续了两个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通过集训我体会到,工程兵作为技术保障兵种,开展步兵战术训练非常必要,否则就是穿军装的施工队,只会修路架桥,一旦遭遇敌情,在战场上很难生存下来,何以完成工程保障任务?现在看来,当时老部队的战备意识是很強的,抓战术训练是卓有成效的。几十年后,我在工程兵学院辅导研究生学员写论文时,便积极倡导“工兵步兵化”的理念,强调破除“单纯保障”观点,强化战术意识,进而提出“工程兵战术的本质,就是步兵战术加上工程装备技术作战运用”的新观点,就源于这次战术集训的良好体验。这些论文发表后,在工程兵部队引起很大反响,推动了战术训练水平的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工程兵干校的周围,有许多苹果园,这也可能是文革中五七干校学员的劳动成果。只不过当时土地沙化严重,有的地方己变成荒漠了。现在的官厅水库周边,已消除了沙化现象,布满了园博会、湿地公园、山水画廊等园林景点,到处花团锦簇,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训练场附近,还有挖壕机在进行开挖壕沟作业的测试,这是工程兵试验场的实验项目。我们在训练间隙,还跑过去围观。到了星期天,我们还整队到工程兵试验场浴池洗澡,惊诧于大院里的宽敞气派,环境倒是比较荒凉,杨树较多,花草较少。</p><p class="ql-block"> 有天晚上,集训队开展教唱歌活动,刘参谋让我教唱《游击队之歌》。在队部门前,朦胧的月光下,大家放开喉咙,忘情地欢唱。渐渐地,周边聚集了不少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估计是工程兵试验场的子弟。那时文化活动十分匮乏,是我们的歌声把他们吸引了过来。在练唱的间隙,一位女生怯怯地提醒说:“唱露了一句。”我吃了一惊:“哪一句?”她唱了一下,我连说:“对对对,谢谢你!”便按照她的指点,又重新教唱起来。那次唱歌后,再也未能遇见这群同学,工程兵试验场还生活着那么多的中学生,这是未曾想到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那儿集训时,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信息闭塞,报纸、家信几天才能收到一次,感觉与世隔绝了。九月初,战友们悄悄议论,老家遭了水灾,这个消息不径而走。我赶忙写信往家中打听,未婚妻来信说,河南省驻马店山区有几座水库决堤了,洪水淹没了几百公里,我们公社的西南部几个村也被淹了。好在县、公社提前组织沿河加高堤坝,减少了灾情。她作为大队干部,率领村民在大堤上奋了几天几夜,经受了考验。她还说,冯营公社李书记几天几夜不睡觉,掂着手枪在大堤上督战,黑虎着脸吓唬:“谁敢逃跑,就崩了谁,我的枪可不是吃素的!”他这一闹腾,还真把村民镇住了,谁也不敢松懈,最终保住了大提,保住了大部分家园。大家都很感激李书记,说他能镇住场面,有担当,对待乌合之众必须唱黑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听了惊出一身冷汗,家乡出了这么大的灾情,报纸为啥都不报道,实在不合常理!直到今天,这个灾情似仍未公开,成为不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  10月15日,我们结束了两个月的战术集训,乘车返回南口。出发时天比较凉,我们都穿上了绒衣绒裤。到了南口却发现,这里仍温暖如春,姑娘们还穿着薄薄的裙子在街上闲逛。燕山山脉是个巨大的屏障,阻断了冷空气南下,使得山前山后温差相达十几度。若不是这次集训,谁能发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8日于徐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