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品茗怀素

刘东风

  友赠怀素,闲来品之,味特异,有古意;乃赏读《苦笋帖》,怀素果如怀素。<br><br><h1><b>怀素好,<br></b><b>帘外竹吟风。<br></b><b>一叶仙芽龙凤舞,<br></b><b>千年岩骨鬼神疯。<br></b><b>明德苦茶中。</b></h1><br>2018.07.15<br><br><br> 注释:<br>①词牌简介:《忆江南》,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因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声情特点而长盛不衰。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正体为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其主韵律统一是“仄仄平平”双平入韵,五字句是意群的句号结尾。七字句是增韵的气群促韵,用韵密致使作品显得韵密音繁,以收到健捷激袅的艺术效果。以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为代表。宋人多用双调,即单调词加一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故有变体者二,分别以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和冯延巳《忆江南二首》为代表。<br>②怀素(737-799):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人,唐代杰出书法家,擅长草书,史称“草圣”。怀素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br>③一味禅茶:“禅茶一味”是一种参禅境界。“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在相互渗入、相互影响中走向最终融合,便形成了“正、清、和、雅”的中国禅茶文化。<br><br> ④岩骨:指山石,岩石。<br>⑤明德:探究明白并修光明之德。《百茶联》作者在天提出茶有“康、乐、甘、香,和、清、敬、美八德”。<br>⑥苦茶:怀素《苦笋帖》,书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绢本墨迹,两行十四字,译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在怀素眼里,苦笋与苦茶因微苦而成为佳品。另,1934年,周作人50岁做了两首自寿打油诗在《人间世》创刊号上发表,众多文人如刘半农、钱玄同、胡适、蔡元培、沈兼士等就“饮茶”唱和并展开人生大讨论而引发一场历经数月之久的文化事件,沈尹默唱和诗中就有“睁眼何妨也瞎说,苦茶以上更无茶”。“苦茶无茶”本为日语,有“毫无道理”,“一塌糊涂”之意,亦有“格外”,“非常”之意,沈尹默在诗中化用此语,可谓神来之笔。因为人生百味,若有“苦茶”之味,其意已尽,再无所求。 古琴曲《禅茶一味》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94y1Z711?share_source=copy_web<div><br></div> <p class="ql-block">(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