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捎走的青春(开封一中知青兰考下乡插队纪事)选载《篮球的故事》

贵生

<p class="ql-block">作者:韩玉光</p><p class="ql-block">制作:张贵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篮球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韩玉光</p><p class="ql-block">篮球,我兄弟们的至爱,她系着兄弟们的情感,人生的感悟。篮球让我的兄弟们结下一生一世的情谊,让人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一九七四年四月上山下乡时,也是篮球让弟兄们聚到一起,来到兰考县爪营公社魏庄大队。第一生产队有开封一中篮球队的队员朱开元、赵黎明、吴灿、韩玉光;第六生产队有王炳安、吴留祥、杨建民、尹卫东。从此,一条漫长、贫困、难以忘怀的路在我们面前展开。当时兰考农村的生活非常贫穷,我和兄弟们都是带着户口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要扎根农村一辈子。篮球与兄弟们的一世情缘,就是在农村也有故事。记得刚下乡有一个多月,开封地区举行全区的篮球比赛,兰考县隶属开封地区管辖,兰考县组织篮球队准备参赛。县篮球队在县里一枝独秀,苦于没有对手热身,得知魏庄大队下乡知青有几个会打篮球的,想拿我们哥几个练练手。兰考县有关部门通知魏庄大队,大队领导非常重视,把我的兄弟们召集到一起,派了一辆大马车,套上大队最好的骡子,由大队领导王纪礼执鞭,赶着大马车直奔爪营公社第一中学。兄弟几个坐在大马车上别提有多兴奋,好几个月没有摸过篮球,</p> <p class="ql-block">心底的感觉真好。到了爪营中学球场,你瞧那阵势,县篮球队员个个着装整齐,崭新的球衣、球鞋,让我们看得眼馋。再瞧瞧我们哥几个破衣烂衫,连个穿球鞋的都没有。球鞋我们都有,但在开封老家,没想到在农村也能派上用场,谁都没带。篮球比赛比的是技术、体力、整体的配合,双方队员入场,你看这阵容极不相称。县篮球队的衣帽整齐像正规军,再瞧我们兄弟就像《民兵葛二蛋》的队伍,赤膊亮剑。这种景象,实在悲壮的令人神往。比赛结果,使人大跌眼镜,就像喜剧小品《武松打虎》,武松被虎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观众惊叹道:“外(魏)庄咋出了帮这哄货!”人生最深刻的地方是无法用言辞来传递的,只有让你自己去体验。那个场面已过四十年了,可它却在我心中依然很清晰。赢了球,大家都很兴奋,坐在大马车上纵情高唱:长鞭哎,一呀甩,啪啪地响,赶起大车出了庄,劈开重重雾,闯过那道道梁,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哎——</p><p class="ql-block">篮球比赛结束了,但事情还没完。一是县篮球队输了球,觉得很没面子;二是一开始就没把我们看好,找我们只是为了练练手,主力队员也没都参赛,他们需要一场胜利证明自己。于是,就有了兄弟们与兰考县篮球队的第二次交锋。魏庄大队的领导又接到了通知,县篮球队要和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地点是兰考一中。</p> <p class="ql-block">兰考县一中的体育设施是最好的,当时我们都在老家开封,获悉了此事,大家聚在一起商讨比赛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之一:出师要有名,身份很重要,以什么身份出现赛场?以“魏庄大队代表队”,不妥。没有征得大队领导同意,万一“魏庄大队代表队”打败县代表队,这个后果怕大队领导承受不起。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最后一致同意身份定格为“魏庄知青”。问题之二:队服,以什么样的队服与精神面貌展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钱。前面我提过一句,兰考农村生活特别穷,每一次想到那段苦难日子,不禁潸然泪下。在一般丰收年里,我们每人可以分到一百二十斤小麦,平均每天只能吃二两带麦麸的“一风吹”。穷日子穷过,兄弟们精神不屈,不为穷困而折腰,大家对钱,每人一件白背心,并印上“魏庄知青”四个字。壮士兮,身着小背心出征了!这小小的白背心,它是一首催人泪下的诗,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她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象征;她是我们人生长河中的一朵纯洁的小浪花。“魏庄知青”代表队如约来到兰考县一中赛场。兰考县代表队早已严阵以待,调尽兰考的全部篮球精英,他们是志在必得。这场篮球比赛,兄弟们打得异常艰难,最后以微弱优势取得比赛胜利的是“魏庄知青”代表队,是我们兄弟们。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问候。但这场篮球赛的胜利,奠定了当时兰考篮坛“魏庄知青”无冕之王的地位。这时,只有晚霞在等待着我们,看着我们,它那颜色红的似血,映在我们还略带稚气的脸上。“</p><p class="ql-block">我们迎着晚霞迈着坚定而自信的步伐,踏上了新的旅途。</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韩玉光,1955年9月19日出生,1962年9月至1969 年 12 月在开封市包府坑小学上学,1969年12月至 1974 年4月在开封市一中上学,1974年4月在兰考县魏庄下乡,1975 年至1979 年在通许下乡,1979年至 1981年在开封地区房产科工作,1981年至今在开封市检察院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