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点儿什么 军旅生涯 .下. 3.

袁本立 6837583

<p class="ql-block">  1985年8月,我编制好后勤部整党教育文件、领导动员后,离开组织办公室,到疗养院任职,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 疗养院全称海军旅顺疗养院。接收军以上首长、飞行员、常规潜艇、核潜艇人员的疗养,可以决定飞行员的飞行停留。</p><p class="ql-block"> 至91年初,我历经了三任政委,两任院长,期间有一阶段院长空缺,算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作为副政委,算院领导,纪委书记,分管干部工作。作为政治处主任,是部门首长。不管你是什么,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是,处在夹缝中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9年的7月份,我终于来到了海军大连政治学院,成为师团政治部、处主任班近50名学员中的一员,进行为期4个来月的培训。</p><p class="ql-block"> 结业之前,要求每人交一篇1000字左右的结业论文。教研室模拟了近30个题目,供学员选择,我问可不可以自拟?答复可以。我选择了一个就像折磨得我苦不堪言的那个鼾声,作为我的结业论文。题目是:正副班长不一致 其他委员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不足千字的所谓论文,得到了教研室徐向东副主任的赞许,他特别欣赏,他在讲评时说:“高,实在是高,方式可行”。他的批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见地,可操作,继续研究,大有可为”。以唯一的一份优卷向学院政治部贾培铎主任作了推荐,并在教研室进行了讨论。后来徐到基地去讲课时,他还记得我,讲了这篇论文。我转业时,贾主任以基地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和干部处长约我到基地征求我转业安置去向,向市军转办推荐我。十分感谢他!他后来任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学习结束时,我被评为四名优秀学员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1年3月,北海舰队任命我为旅顺37437部队政治委员,我是68年石首入伍的战友中最后一批进入正团职围子的。 </p><p class="ql-block"> 我在疗养院呆了7个年头,5年多时间。我在欢送我的机关会上说:我能从外面空降落地,又能升职平安离开,还是很幸运的。疗养院真的是一所大学校,得到了另一种锤炼,这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当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会说,在这儿没有白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儿值了我最后一个夜班。</p><p class="ql-block">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和机关同志告过别,临上车前医务处的全体同志送了我一双200多元的皮鞋,这在当时就是很高档的了。还有一张他们全处每人都签了名的临别赠言,来不及思索,我站在桌边在同一张纸上草拟和了一首,他们拍成照片后给了我,我一直珍藏着。</p><p class="ql-block"> 他们和我的诗是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赠诗一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双双足迹伴人生,弯弯曲曲路不平,重换新鞋再起步,不到山顶誓不休。1991·3·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和一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路本弯曲不平,只要踏实人生,感怀新鞋起步,不忘努力攀登。1991·3·8</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穿着医务处的战友们送给我的那双新皮鞋,在人们的注视下,坐着疗养院那辆最高级的轿车――上海,一路直奔老虎尾而去。</p><p class="ql-block"> 我和新的一班人见了面,大家都认识的,只是交道少一点儿。主任于子江,原是军械处的副处长,长春人,70年的兵。副主任陈锁生,原一分队的主任,73年的江苏兵。政治处主任肖远可,湖南祁东71 年的兵,我在后勤部组织办公室时他是二分队的副教,后到三分队当教导员。还有就是老主任白俊山,是外贸部长白相国的儿子,我在后勤部政治处时他当时是战勤处的参谋、副处长,部队组建时当了第一任主任,现在他是总工程师,技术7级,拿副师的钱。业务处长史松枝,原是二分队的主任,69年的河南兵;后勤处长刘汉超,73年的湖北兵。下属的三个分队过去是直属分队,早在79年的时候我就都去过,当组织干事时我也去过,还是比较熟悉的。</p><p class="ql-block"> 部队机关设立在原苏军接管旅顺后的马房里,是基地团单位中条件最艰苦的单位,还好,机关办公大楼正在xx修建,年底有望搬进。基层建设抓的好,三个基层两个先进一个标兵,是基地好党委和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我是沾了前几届领导的光,我虽然有基层、机关的工作经验,但要在这样比较高的起点上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并非易事。</p><p class="ql-block"> 过了两天,我本着先远后近的原则,我下到三个基层,每个单位住两天,和他们实行“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学习工作。我先到的是羊头洼二分队,在旅顺的最西端的一座山上,比邻勃海,上次封锁水道演习时我在这呆了好几天。3月初的旅顺还比较冷,临海的这里更是要比市区冷多了。一座孤零零的二层小楼,无遮无挡,食堂里都结了冰,吃饭都是三下两下的快速解决,哨兵们就更辛苦了。下拨的煤不够烧,就不敢猛烧。怪不得我刚报到的第一天,我原来的干事、如今的分队主任王凤军正在找管理处要煤,我真的不敢想象他们的冬天是个什么样子。教导员黄大凡是76年入伍的湖北兵,是后勤部的先进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回市区的家。后勤部政治处的刘桂书主任在工程部合并到后勤部时当过这里的教导员,他随后就到高炮团当副政委去了,虽然时间短,但他们的尊干爱兵活动开展得很好,84年文明月里向后勤部队推广过的。这里的土地贫瘠,他们运土盖了个塑料大棚,但水资源却不丰富。养了一些猪,还不错,靠出租一处小闲房挣了一点儿钱用以改善生活。他们的夜校办得不错,文化生活比较活跃,思想工作比较到位。他们的忍受能力很强,很能吃苦,他们是基层建设的标兵单位。他们最大的苦恼就是志愿兵们的家属来队得排号,这是房子太紧张了。大龄干部、中队长杨步军找了一个中学老师没有房子结不了婚。</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三分队,在……。主任祁洪生,74年入伍的吉林兵,他的爱人是65分队的工人乔玉珍,过去就认识的。教导员刘连兵是75年入伍的湖南兵,他是从疗养院的院务处副处长的位置上调过来的,很了解,说起话来也就放松。他们算是市区,生产经营有门路,生活比较好,部队也比较好带,是先进单位,刘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我就放心多了。问题是副主任家属不愿意随军,他本人想走又得不到批准,这个情况上面掌握,就是没有转业的名额。我主要是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是一分队,和机关只是一路之隔。我在当群众干事时就去了解过他们军民共建的情况,帮助柏岚子的民兵训练有成绩,是个典型。封锁水道演习时我和杨副政委来过。主任张永华,74年的辽宁兵。教导员黄正明,湖北随县76年的兵,和二分队的黄大凡是未出五服的叔侄。我没有住在他们的队里,而是住在我的办公室兼宿舍里,白天参与他们的工作学习,听取汇报,更多的是看。晚上则和机关的值班参谋去查岗。他们的地域很宽松,蔬菜种的好,猪养的也好。我每天都要到他们的菜地猪圈走一趟,或是锄锄草,一如在黑龙江时的习惯,我有这个爱好。他们也是基层建设的先进单位。他们反映的情况是,从基地警卫连下来了一个叫王XX的90年的四川兵,原是警卫基地首长大院的,因他16岁的妹妹被拐卖了下落不明,下到了队里,基地参谋长有指示,要求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也是重点对象。我便嘱咐他们一定要做好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了一圈,看到了部队的现状,心中就有了底,同时也听到了一些反映。回到机关后又分别听了政治处、业务处、管理处的汇报,最后听主任、副主任的介绍,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新的脉络。当年的工作是在我来之前就已经列入了目标管理的,只是抓落实就行了,也用不着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干否定前任抬高自己的事,干点儿实事就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下旬,后勤部政治处的刘桂书(后来是湛江基地正军政委、海军少将)主任来检查工作,为半年工作总结做准备,我向他汇报工作。他对我们的工作做了肯定,也提醒我要注意的事项,他到底是在这个单位呆过,加上他现在的位置,对一些情况还是了如指掌的。他说的这些我心里有数,听到看到过,想着怎么着手。我向领导们通报了这一情况,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勤部党委半年工作总结的文件对勤务船大队黄金生政委和我提出了表扬,只是我的名字写成了袁本利,别人常有这样写的,更多的人将我的名字写成袁立本,可是组织办公室这样写就有点儿那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年的7月,在后勤部第八次党代会上我当选为后勤部党委委员,接着出席了基地第六次党代会,第二年的5月份我上青岛出席了北海舰队第四次党代会。</p><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夕,机关搬进了新盖的五层大楼,主任和政委两大间,外面办公,里屋休憩。这一天等了8年,部队欢欣鼓舞。部队办公条件好了,我却在考虑另一个问题:我们的干部和家属住房也是最差的,也同样在困绕着我,这个问题关系到干部的切身利益、干部队伍的稳定和部队的建设。 </p><p class="ql-block"> 此前,我求工建处的郭树清政委,给二分队的杨步军借了两间小房才结了婚,在半山坡上,比较潮湿,这总比没有要好。婚后小俩口儿上了我家,送了两瓶干红,两罐子乐口福冲饮,说了好些感激的话,我心里就很难受,这本来就是我的责任。我当时给了他爱人80元钱,她说什么也不肯要,我说这钱一定得要,算是给新媳妇的喜钱,不能不要,她才接了。给80元是个喜庆,“发”的意思,我也多给不了,我那时工资也就300多元。后来我转业了,完全靠供应的那点儿大米,他和我住了对门,他一次就送了我200斤盘锦大米。</p><p class="ql-block"> 我还找后勤部管理处的徐忠福处长,他是我同年入伍的湖北老乡,当过这个单位的后勤处长,我找他硬要了一套简易房,给随了军没有房的财务助理胡水平。</p><p class="ql-block"> 我有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一想到我们的干部和家属,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但我知道,后勤部刚给盖了个新办公大楼,由最差的条件一跃飞天,我得寻找最佳时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底的评比,三个基层单位仍是“两先一标”,还是基地好党委、海军先进单位,荣誉一堆。年终检查时,后勤部主管政治工作的郝政权副部长说了,你们组建8年来未发生过等级事故,作为团单位这在全军都是很少的,如果保持10年,我们要给你们请集体功,给你们主官记功。我想,个人的功倒没什么紧要,无非就是退休后多拿个百分之五,集体的荣誉一定得争取,最主要的是不能出上等级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找时任财务处长的张开枝,感谢他拨给了我们5000元,派人将一分队战士王X X被拐卖三年多的妹妹也找回来了,部队一片欢呼声。</p> <p class="ql-block">  1992年4月中旬,基地召开基层建设表彰大会,我因报了4门自学考试课程,请假一个礼拜在家复习,但我写好了发言稿,交于子江主任在后勤部代表团发言。</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大会上,我们部队被评为基地抓基层先进团单位,这是后勤部唯一的团单位。</p><p class="ql-block"> 于的发言反响热烈。当日晚于告诉我说,他在开头说这个发言稿是我们袁政委写的,因他要参加考试,由我来发言。这个稿子不长,但很精炼,没讲成绩,主要是讲还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我们的忧患意识,他说他讲完后,大家给了他有5分钟的掌声,整个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我就想,不会吧,这也太长了点儿吧?我没法去评判,我想,我们至少还是被大家认可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月初,后勤部党委召开八届三次全会,军政主官都参加,这是例会,就是半年工作总结,部署下半年的工作,照例是各团单位的党委书记发言汇报。</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在这样的会上讲成绩什么的已没有什么必要,就那么点儿事,再好的事,话说三遍无人听,用不着翻来覆去的。</p><p class="ql-block"> 我想,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要保持清醒头脑,有自知之明。我的发言和文章向来是开门见山。</p><p class="ql-block"> 我说,基地的大会刚刚开过,我们被评为先进团单位,心里总感到不踏实,还缺了好多什么。再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们现在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欠债感。三感给了所有的人一种莫明其妙,瞪着眼望着我。特别是主席台上的常委们,尤其是基地常委、后勤部长李广志,就是昔日的那个纪委专职李委员,侧过身望着我。</p><p class="ql-block"> 我说,所谓危机感就是,我们的这个先进还能走多远?年年先进究竟有多先进?山外青山楼外楼,各路英雄争上游,其实,兄弟单位并不比我们差,我们明白,我们就那么一点儿东西,很多还不如大家。</p><p class="ql-block"> 所谓紧迫感就是,我们不能守着牌子过日子。我们要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能等靠要,不能去年这样,今年这样,明年还这样。过去你住马棚是艰苦奋斗的典型,可我们现在已经告别了马棚,住进了新楼,不再艰苦了,没有这个骄傲的资本了。</p><p class="ql-block"> 所谓欠债感,就是单位先进了,可我们的干部和他们的家属住房困难,没有一处像样的房子,找了对象结不了婚,随了军进不了城,他们在基层没日没夜,他们还指望什么呢?这是什么样的先进?我作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一班之长愧对他们呀!我看到后勤部大橱窗里我的那张大彩照,我就觉无地自容。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会场里一片沉寂,李部长对我翻了翻眼。我讲完了,大家给了我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休息时,徐忠福对我说,老袁,你讲得太好了,我都流泪了。我想,后勤部领导会支持你们的,要我们出力时,我们一定出!我向他表示了感谢!多少年后我还记着他的话。</p><p class="ql-block"> 会后,后勤部首长决定,后勤部管理处出地,后勤部和业务处出钱,为我们盖一套800平米的五层家属楼,一梯两户,五团五营,团职76平米,营职64平米,底层仓库煤房不算个人面积。</p><p class="ql-block"> 随即,后勤处长刘汉超到地方规划部门申报,一个礼拜后便得到了批准。</p><p class="ql-block"> 主任于子江拿着后勤部的请示公文,赴北京海军后勤部,一个礼拜后便拿着批文回来。搬用综合仓库家属楼的图纸稍作改动,一个月后便开始施工。</p><p class="ql-block"> 一路绿灯!办事效率之高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 干部和家属们终于有了盼头,看到了希望!</p><p class="ql-block"> 我真的很感谢以李广志为首的后勤部领导,他们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功德无量!</p><p class="ql-block"> 我如释重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一晃过去了半个世纪。选择当兵,成就了我们无怨无悔的人生。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图:医务处、政治处部分人员和院领导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海军大连政治学院师团政治部、处主任和院领导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图:和基地参谋长、副司令、海军王参谋长(中)在溥仪楼内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海军旅顺疗养院溥仪楼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旅顺基地后勤部三任部长: 一任部长張总之、二任部长李广志 、三任部长孙永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前排右一院长李凤岐、左一政委王德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后排右一袁本立 右二副院长姜再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左一战勤处处长刘丰、左二医务处主任赵俊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袁本立,50后,大学文化。当过农民、民办小学教师。1968年入伍,旅顺海军某部团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1993年10月转业大连新闻媒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业余爱好文学,发表、连载、入编、出版有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有小说集《零点》,长篇小说《失声疼痛》 《鸭母队长》《我只告诉你》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