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家庭的高考故事

波波老师

<p class="ql-block">  6月23日晚,对于闫旭峰老师一家来说,注定是一个彻夜难眠的时刻,因为儿子闫珂豪的高考成绩马上就要揭晓了。平时一贯优秀的孩子究竟结果会怎样?全家人一人一部手机,时刻关注、焦急等待着······</p> <p class="ql-block"> 语文117、数学119、综合228、外语144、总分608,凌晨三点当成绩出现在屏幕上时,一家人激动万分、相拥庆贺。老师、朋友、班主任、校领导,成绩截图连夜传递······608分,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数字、一个全省排名1864的成绩、一个近年来最好位次的名次、一个大多数985名校都可以进入的分数,全家人、全校老师都在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6月26日,我们走进了闫老师家。当我们进入浸润着浓郁的书香之气的客厅兼书房时,闫老师一家早早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闫旭峰老师在交口一中已经工作了将近三十年,为交口一中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也成为我们这次探秘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闫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便是“静待花开”,孩子的教育不能违背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闫老师给我们讲了闫珂豪同学小时候的一些事情,他说,珂豪小时候动手能力比较弱,骑自行车要比其他孩子笨拙,学骑自行车的时间花费不少。还有其他的一些操作上的动作,总是要比同龄人慢很多。在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靠后,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引导,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初高中的时候,孩子的自律性就慢慢养成了,省去了家长不少心思。</p> <p class="ql-block">  当谈起孩子在高中择校的问题时,闫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他说,让孩子回来报考交口一中,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中的教师,更重要的是源于对交口一中教育的信任。当时,有很多家长都将孩子送到外地学习,抱着一种“送孩子到名校,就相当于成功”的心理,这既是对教育的认识误区,更是对交口教育极大的不了解。他说,我县教育如今已是蒸蒸日上,特别是在县委县政府“优质教育”战略的指引下,交口教育正发生着跨越性变化。就以交口一中为例,他说,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真切体会到了学校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超越的显著变化,无论是19年考入四川大学的赵子硕、20考入南开大学的任亮、21年考入吉林大学的郭鑫基,还是本校教师子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硕士的武卓远和武汉大学博士的张沛远都是学校老师精心培养的佼佼者。他说,我家孩子的成功不是偶然因素,而是交口教育崛起的重要见证,“我们学校也能考出高分,我们交口也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他还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能抛弃我的教育情怀;作为一名交口人,更要拥护和信赖交口教育的不断改进和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聊天过程中,闫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他难忘的事情。这件事发生在高考前夕,闫珂豪同学出现了严重的考前焦虑反应,这样的突发情况,让一家人急得手足无措。郭亮平校长知道后,当即连夜联系太原的专家,第二天一大早学校派车载着闫老师和孩子去了省城,做了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回来后孩子的情况好转了许多。在临近高考的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学校联系省城学科专家为高三学子精准把脉、精细辅导,为孩子们迎接高考铺好“最后一公里”。闫老师总是说,如果将孩子放在外边,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我们也鞭长莫及,幸亏在本地有学校这个强大的“后盾”,为小孩“保驾护航”,有这样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咱们不愁教育不出好学生来,我们一家特别要感谢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精心培养。</p> <p class="ql-block">  如今,闫老师家的孩子高考成功了,也打破了社会上认为交口培养不出名校的误区,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也是一个学校的成功,更是交口教育的成功。我坚信,交口一中有底气、有实力将交口的学子推进名牌大学的门槛;我坚信,交口百姓能够在不断反思和改进中觉醒,对交口教育的信赖,就是最大的情怀;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交口教育将会在不断改革和崛起中迈步前行,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p>

交口

孩子

老师

教育

一中

高考

学校

成功

一个

闫珂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