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郭建设</p> <p class="ql-block"> 我又登上了那片栗林的顶峰。这座山峰,虽然算不上高耸,登上之后的心情,却如当年登上八面峰一样激动。我的思绪,也如当年一样似脱缰野马,在湛蓝的天空,在我所知晓的历史和自然的风云中狂奔。由于思绪的狂奔,我便有了想用“狂”字作为文章题目的冲动。于是,《山野狂想》几个字便在我的指下敲出。</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这个“狂”字。因为,狂妄、狂徒、狂暴、狂热、狂笑、狂言之类的词汇,总是让我的脑际出现种种不良的形象,有时还会把这些词汇同生活中有这些劣迹的人联系在一起,在脑子里偷偷地让他们对号入座。尤其是,还有一个词汇叫“狂犬病”,更让我闻而远之。这种种不良形象的反作用力,让我对这个“狂”字产生了抵触。后来,当我知道了《狂想曲》这个具有英雄气概与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演奏之后,对这个“狂”字才有了些新的认识。特别是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书法——狂草,狂的是那么潇洒飘逸,那么遒劲有力,这才让我彻底颠覆了原来对“狂”字的偏见,觉得“狂”有时还挺可爱。好多的字都有两面性,既可以组成贬义词,也可以组成褒义词。就像这个“狂”字,我列举了那么多贬义词,其实也有狂澜、狂飙、狂草、狂喜、狂欢这类褒义词和中性词,不能因这个字能组成一个你所反感的词汇就仇视这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都是我们文字宝库、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因为,当你需要用这个字或词汇之意来表述一种状态或意境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个字或这个词汇,就不可能准确地把你想要表述的状态和意境表述出来。</p> <p class="ql-block"> “狂”也是需要资本的。没有资本,就狂不起来,即使狂,也干瘪无力。或力大无穷,或财大气粗,或背后势力,或才气过人等,都可成为“狂”的资本。当然,每一类型的狂,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我喜欢才气过人的狂。这类人的狂,狂得恰到好处,狂得有品位,狂得令人敬服。不像其他带有市井气的狂,狂起来令人可笑,令人作呕。由此,我想到了李白的豪迈乐观和狂傲不羁。李白追求自由,蔑视世间一切,在政治上遭受打击,抑郁不得志,想放情山水之时,还能狂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可见他有多么狂傲?李白虽然狂傲,但他的诗仙形象,一千三百多年来,却牢牢地矗立在中华民族的心中。究其原因,是因为李白狂的资本实在是太雄厚!</p><p class="ql-block"> 我又想到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我读的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因此我知道鲁迅似乎很喜欢这个“狂”字。不然,他老人家也不会塑造一个狂人形象,并赋予他揭露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社会本质的艺术使命</p> <p class="ql-block"> 相对“狂”字,我还是喜欢山野更多些。提到山野,会让人联想到“山野村夫”这个蔑视乡村人的贬称。我并不介意这个贬称。出生在山野,又在山野里长大,对这个贬称虽不赞同,但也不反感。山野代表自然界,是一片氧气充足,空气新鲜的净土。山野里有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禽野兽,盛产风味独特的板栗、榛子、木耳、蘑菇等山珍;有传承使用了几千年、被称为国家瑰宝的中草药。</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曾多次在山脚下见到结伴而行的狼婆狼爸;上山打柴,经常惊起兔窜鸡(野鸡)飞!一次上山打柴,还捉到一只可爱的刺猬,招惹得伙伴们都来观赏。小时候,上山刨药材卖钱,曾是我周末或闲暇时间最喜欢干的事。春天,山中的蕨菜、马山菜、架架菜等野菜,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曾帮助人们在青黄不接时节充饥度命;就是在今天,餐桌上摆上两道鲜嫩的野菜,也仍是就餐者的挚爱!</p> <p class="ql-block"> 山野中蕴藏着古老的仙人洞府传说,有令人神往的名山美景。广阔的山野,妆点了如诗如画的中国版图;迷人的山野,赋予了中华大地独特的民族风韵。隐居山中,自古以来是名人异士的癖好;出山建功,又是各代民族英雄的传奇风范。诸葛亮每每以山人自称;聘请能人,往往称之请其出山!</p><p class="ql-block"> 如你心情郁闷,站在高山顶上,面对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浩瀚无垠的苍穹,放开喉咙高喊数声,胸中淤积的闷气,定会迅即得到释放,从而让你精神如初!山野还会给那些文人墨客许多灵感,让他们在山野美景的触动下,从喉咙里流出美妙的旋律,从笔下跳出千古不朽的诗章!</p><p class="ql-block"> 山河壮丽,山水秀美。我们的祖国因山而壮丽,因山而秀美!山,是中华大地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真是狂想!切莫怪我思绪肆意泛滥,切莫怪我想的不着边际。我想,如果你面对诗意山野,也会触景生情,狂想一番,只是会比我想的更深远,更令人感动罢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黄山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