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原谅,一个都不宽恕

知秋

<div><br></div>行走红尘,不得不放弃许多本真,磨去棱角修炼得越来越圆润。愿看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始终独善其身。深情都在字里,仔细研磨。繁忙的日子里,拨开柳丝一般千万缕的迷乱,我终于又执起了笔,温柔又深情地询问自己的灵魂,讨要半途丢弃的恒心,锤炼半生不熟的哲理。<div><br></div><div>嬉笑怒骂的人,其实才是真正安静的人,因坦荡的笑里不留宿物,不设高深城府,可揽日月入怀,磊落直通天地。脸上故作矜持,难平心底翻江倒海,道貌粉墨岸然,或许恰是欲壑难填。</div><div><br><div>诸多真相始料未及,你或陋于洞察,鲜衣怒马于红尘客梦中春风满面,但人前强颜之欢笑,游弋清澈见底的夜里,却悲伤得不能自已。</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题记</b></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br></div>鲁迅先生临终时曾说过一段话: “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div><br>他说这话的姿态像是桀骜不驯,很是负气。他不稀罕他人的宽恕,自己也不宽恕别人。核心不是不宽恕,而是我不在乎。这么一看,他的做派,很是有魏晋之风:就因为太不羁,偶尔被人觉得不友好,不温淡——大概就当得起说魏晋名士所谓的,狷介了。</div><div><br>眼光超越时代的人,很容易寂寞。这种寂寞有时体现为萧散淡然,被伤害多了,就会体现为偏执乖戾。所谓“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看起来,像是到处找人撕咬,其实,他是拧着性子到死,给所有人白眼,倔强地不肯松一口气。我的理解,其实是他的信任被辜负太多次后,一种痛楚的坚定。</div><div><br>他到最后还狠狠地扮出十分冷淡心肠,也许是因为先前,或者一直到最后,他的心都挺热,还来得及负气,跟熊孩子们一指:才不要你们宽恕理解呢,我也不宽恕你们!<br></div><div><br></div> <div><br></div>鲁迅先生一开始其实不是就这样的。<div><br>曾记得在1925年5月的《京报》副刊,孙福熙先生说了一件事。鲁迅先生从日本回国时,不到三十岁,一度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老师。某一天,他正做氢气点燃实验,忘了带火柴,就出去拿,还叮嘱学生千万别碰氢气瓶,漏进空气有危险。</div><div><br>回来了,点燃火柴。氢气瓶显然混进了空气,爆炸。鲁迅先生双手被严重炸伤。</div><div><br>抬头看,学生们早避开前两排了:是一帮捣乱孩子,故意放了空气进去,朝后躲,看热闹的。</div><div><br>真是怀着点好心,却被熊孩子们折腾作弄惨了。<br></div><div><br></div> <div><br></div>鲁迅先生的前半生,在日本与中国,遭遇类此恶意,举不胜举。他37岁那年写的《狂人日记》,还是在说“救救孩子”。他是相信年轻一代还是有救的。到43岁,他除了主编《莽原》,还翻译文章。他写小说,哀叹农村的苍莽麻木,嘲弄城市里装腔作势的文化人,但对年轻人,还是笔下留情。<div><br>他的小说集,先是《呐喊》,里头有我们熟悉的《药》,有《孔乙己》,有《阿Q正传》。然后是《彷徨》,调子就低沉一点了。里面是《祝福》,是《在酒楼上》,是《伤逝》。但在四十五岁他成名后,开始被一堆年轻作者攻击,包括他一度帮助过的年轻作者高长虹,也回过头来攻击他。</div><div><br>那时鲁迅先生开始大概意识到这帮熊孩子的问题。他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先前种种不客气,大抵施之于同年辈或地位相同者,而对于青年,则必退让,或默然甘受损失。”大概这就是他所谓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了。</div><div><br>但是:“不料他们竟以为可欺,或纠缠,或奴役,或责骂,或污蔑,得步进步,闹个不完。”从那以后,鲁迅先生的确对年轻一代开始以牙还牙,笔下不留情的有来有往了。这大概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鲁迅先生战斗的姿态:文学家、思想家、批评家、“一个都不原谅,一个都不宽恕”。<br></div><div><br></div> <div><br></div>据当时与鲁迅先生有过接触的人,比如唐弢先生,比如李长之先生,都聊起过他为人幽默,肯帮助年轻人。当时的说法是:“当然易怒而且多疑,但诚实无违,甚至于单纯质朴。”<div><br>鲁迅先生自己也跟许广平信里说,因为他敏感,所以痛苦多。如是,不妨说,鲁迅先生是个敏感易动感情的人。由此推论,他的许多滑稽嘲讽、冷硬甚至狠辣,可看做是一种自我保护吧。<div><br>这么一想,他的倔强姿态,其实应该是信任被辜负,尤其是被他支持的年轻人,辜负太多次后,一种痛楚的坚定吧!就像许多年前,他信赖的那些自己的学生孩子,然后被他们故意作弄炸伤手的时刻。</div><div><br>就算如此,他还是想救所有的孩子,但不想流露出自己的心软与敏感来,再继续被人攻击。<br></div><div><br></div></div> <div><br></div>他的第一个小说集《呐喊》,是深刻揭露旧社会的问题。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描绘了知识分子的苦闷。到了他的最后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有别于之前的现实主义,已经不写呐喊,不写彷徨了。他写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命运,共同点是:统统都寂寞。<div><br>这本小说集基本来自于历史与神话故事。一方面,这些有趣的故事,是解构了历来的神圣。一方面,顺便嘲讽了当时形形色色,或迂腐,或市侩,或奸险的各色人等——其中许多是鲁迅先生笔仗的对手。另一方面,这份滑稽背后的苍凉孤独,多少是鲁迅先生自况。</div><div><br>当然,如果只是托古言志,借古人抒情浇自己块垒,那境界也不算最高。鲁迅先生很可爱的一点在于,《故事新编》这样的知音少,没人听,这样的英雄寂寞之外,他还给读者留了一点点温柔。</div><div><br>比方说,《奔月》。后羿陷入了中年危机,嫦娥抛下后羿后,自己偷了灵药去奔月了。当时后羿震怒,露出当年的神威,三箭射月,没成功。到这时本来很悲壮的,名气还不如自己的学生来得大,还要被自己的学生后辈攻击。</div><div><br>但后羿无可奈何的感叹就很出戏了:"那么,你们的太太就永远一个人快乐了。她竟忍心撇了我独自飞升?莫非看得我老起来了?但她上月还说:并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堕落。"“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其实这是讽刺之前攻击过他的高长虹!<br></div><div><br></div> <div><br></div>《故事新编》里大多数故事都有出典,主角也都是名垂青史的伟人。鲁迅先生的妙处在于,用他自己的标准来看,是用颇油滑的文笔,把这些大人物的境遇写得,又荒诞,又滑稽,又孤独。就是这种伟大的人物,做了伟大的事业,却还是得不到理解。<div><br>这些黑色幽默的孤独故事,最后总会结合一点鲁迅先生自己的经历,让大家出戏。比如说墨子的救国募捐队,就是上海当时的搞法;比如说老子遇到的什么老作家优惠政策。让大家不用那么沉溺于悲剧本身,能跳出来,不至于太沉重:“哦,这个不是真故事。” 莞尔一笑,又过去了。</div><div><br>大概到最后,鲁迅先生也是挺孤独的。他在那个时代目穷千里,洞察力可谓贯天彻地。但对读者,终于还是没有虐到底。嘲讽着,自嘲着,孤独着,但也让读者们微有点慰藉,不至于太难受,不至于沉溺那么深!大概他的许多滑稽嘲讽、冷硬甚至狠辣,都是一个敏感又易动感情的人,漫长斗争岁月中,习惯的自我保护。</div><div><br>所以他才要愤然写有缺陷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依然是苍蝇;才要写要恨由他们去,我也一个都不饶恕。跟人笔战的时候,永远放狠话;也做出一副心肠很硬的姿态。</div><div><br>比起《呐喊》和《彷徨》里面,孔乙己、祥林嫂、闰土们那些很惨烈的悲剧,《故事新编》已经很轻了:像一个作者在幻化各种古人,在跟自己的读者温柔自嘲。在不需要自我保护的时刻,嘴里一直说着不在乎,但对自己的读者,还是留了一份轻盈与温柔。</div><div><br></div> <div><b><br></b></div><b>后记:</b><div><br><div>我是一个理工类的野生品种,不是学院派和性灵的写作者。性灵除了天赐的才华,还要有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情感。才华加底蕴是一个写作者的最高配置了。这些我都没有。虽然不能走笔落花,驾轻就熟地任思想在纸上划出电光火石的文字,但也自认为有些许驾驭文字的能力,在古典文学的优美里时常带着些许忧郁和江湖草莽气,其实是在阳春白雪地点了一把烟火,清绝也有人情味。</div><div><br>我时常用浪漫的笔调虚写现实,挖掘内心居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玩味文字风格。我想以文学之心去修补我残破的内心世界。虽然有匠气但也有悲悯和温度在其中。有人曾多次公开或私信批判我文字雕琢的美,或许是没有欣赏美的度量,美是多元的。</div><div><br>读书、写作,都不是为了彰显而是为了蕴藏,这是我的傲娇。有时,写不写得出于我一点都不重要,我只要享受读的过程就受益了。使灵魂不坠的是爱,使爱发出烈焰的是冰雪人格。</div><div><br>拈墨做胭脂,稿纸当归宿。吊唁一个有文字温度的时代,纸与笔,那是纯情,我决意用不受时潮欢迎的书写方式,不借用情欲色身,以温情饱含古典文学风情的文字逆风而行,干干净净地书写“缱绻”与“惆怅”。<br></div></div><div><br></div> <div><br></div>有时读书是因为关注人品才关注作品,有时是因为关注作品才关注人品。文中自然流露着作者的处事态度。好的作品时时传达着美好。我比较认可的视角是尊重与欣赏,不会低到尘埃里去仰视,那样会丢掉自己,文学凝炼生活,从文字里能吸纳多少要看自己的悟性。<div><br>时光如诗,落笔成信,夏至以后,伏热冗长,夏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漫……这个年岁,我依然在不断感叹,时间真的过的好快,七月的流火,就要向我们扑面而来。走自己的路,食自己的果,种自己的因,释怀一些,放下一些,我们啊,都要在自己的人生里,想明白如何去活。</div><div><br>我知道,时间识人,岁月识心,不经一事,不懂一人,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岁月是最真的分辨仪。绕过长长的岁月,绕过尘世的藩篱,绕过风烟漫卷,我们终究会明白,生命里最温暖的一页印证于此,你依旧是我笔尖下的草木清风,在我文字里轻轻唱和,我依旧是你画作下的雁语流云,素念似月,清简安然。其实认真阅读和体会文字的人最懂珍惜这份情怀。</div><div><br>回头看看那些曾经走过的日子,回头看看那颗曾经的初心,审视之后发现,不敢说自己还有一颗如少年般纯净柔软的赤子之心,但至少还有几分可以悲天,可以悯人,还有天良尚未丧尽,还保持着人之初,善之本性。也没做过任何伤天害理天怒人怨的事情,对朋友真诚,对家人爱护,也清楚地明白做不了完人,只是,尽力多做好一点。最后只想说花开花落,且随他去。然后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句:世界虽然是你们的,但我不认怂。<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