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水城加快修建恢复梗阳古城原貌老城墙窑洞县衙门

高申恩

<p class="ql-block">  清徐县长丶县委书记王剑锋,上任县长口号:“一年初见成效丶三年大变样丶五年进入全国百强县”。王剑锋书记上任后,清徐县城镇建设最快,老百姓夸奖他是解放后清徐县建设最快最好的好县长。</p><p class="ql-block"> 清徐县加快恢复梗阳水城建设,修建梗阳古代城墙丶西城门,古代文庙丶武庙丶中山公园丶清源县衙门丶古城墙二层窑洞丶龙王庙丶乔万选财主大院。抢拍几张照片分享给朋友们欣赏,为庆祝“七一”建党节做贡献。</p> <p class="ql-block">  梗阳古城,是春秋时期建成,有二千多年历史,后改成清源县,1952年7月清源县丶徐沟县两县合并改称《清徐县》。</p><p class="ql-block"> 从清源县光绪七年县志地图看,当时县城不大,有五百多亩地的东湖丶二百多亩地的莲花池,在北方小县城有七百多亩地的湖水城较少见。</p> <p class="ql-block">  徐沟县是山西省一百零八县丶唯一全是平川县,1952年7月两县合并后丶山西省所有县都有山区。</p> <p class="ql-block">  1965年航拍清源地图,当时东湖有多大,原来东湖玉皇阁在湖中央,前几年重修东湖公园,扩大东湖西岸公园,东湖水面又缩小了一百多亩地。</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1937年11月8日侵占省城太原,几天后战领清源县城,日寇侵占清源县城门楼照片,日寇汽车停车场照片丶后是清源城墙。</p> <p class="ql-block">  清源县西城门,梗阳古城建城较早,发展不快,古代清源县有七十二村,后划归周边县城管辖,最后清源县留下四十三村,几度降成清源乡归徐沟县管辖。</p><p class="ql-block"> 民间留传:古代官道太原府到汾阳府交界处是旱码头高白古镇,交城县想要高白镇,后太原府把清源县郑村丶段村丶连家寨三村划归交城县,解放后1958年又把王明寨划归交城管辖。民间留传“宁舍郑丶段丶连三村,不舍高白古镇”。</p> <p class="ql-block">西城门城墙顶丶开始维修城门洞。</p> <p class="ql-block">  梗阳古城城墙,年久失修,看古城墙砖,就知道梗阳古城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  修旧如旧,尽量保护原貌。</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徐县1983年地图,清徐县政府开始从古代清源县衙门迁移东湖东岸新城办公,老城清徐中学周边还是莲花池,比我们七十年代初期在清中上学,莲花池小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  清徐中学西城门,老百姓说:是清徐中学保护了西城门丶西城墙。解放初期,清源县在城隍庙丶中山公园丶清源书院创办清源县初级中学,在古代西城墙上建成二层窑洞,当时是住校学生丶老师宿舍,1988年高中班迁移白石河北岸新校区,老校改成清徐县城中学,办初中班丶主要是清源市民学生。窑洞宿舍使用近七十年,现在开始维修建设,准备建成水城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西城门五六十年代,西关村民进城丶上学还是走西城门洞,六十年代后期清徐中学扩大建设,堵住西城门洞,成为清中学生食堂库房,储存蔬菜丶保鲜丶冬暖夏凉是天然库房,当时食堂对面是学校礼堂兼饭厅。</p> <p class="ql-block">  维修前的清中二层窑洞,2022年春节前,县政府要求占用窑洞的老师在十天内全部搬迁,准备维修。</p> <p class="ql-block">  清徐中学高中班丶1988年迁移新校区,老校改成县城中学初中班。</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七十年代初期在清中上学,当时三面是莲花池,后迎宪村民盖房占用莲花池,校园区前是进修校占用,西是建老师宿舍院占用,教学楼丶学生宿舍后移丶占用莲花池建成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古代是清源城隍庙丶东是清源书院,前是清源文庙。民国初期为纪念孙中山大总统,把城隍庙改成中山公园,古庙门面改成西洋风格。</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前办过贺龙流动中学,为八路军游击队培养了很多青年革命干部。解放前办过简易师范班,解放初创办清源初级中学,1959年开始办高中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1971年恢复招生,当时有初中班丶高中班,为农村培养拖拉机丶电工技术人才的机电班,为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五七讲话精神”为农村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清徐中学在城隍庙中山公园创办五七校办工厂。</p> <p class="ql-block">  1955年清中第一届初中毕业班合影留念,是在城隍庙大殿前,这个大殿正在重修,基本是原貌。</p> <p class="ql-block">  1956年清中第二届毕业班是在城隍庙西厢房前合影留念,清徐中学七十年代初期创办五七校办工厂,拆掉东西厢房建成机械车间丶铸造车间丶木工车间丶铁匠铺。</p> <p class="ql-block">修旧如旧,尽量用原料丶保护原貌。</p> <p class="ql-block">  恢复古代水城莲花池,城隍庙中山公园后是清徐县城中学教学楼,上面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清徐中学老校区除保护城隍庙中山公园丶古城墙丶西城门洞丶古城墙二层窑洞。其他清徐中学丶县城中学旧址丶进修学校丶老师宿舍,全部搬家丶拆掉,恢复古代水城莲花池原貌。</p> <p class="ql-block">  清源文庙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文庙是清源较早的小学,创办于清朝光绪年,1906年清源县衙创办清源小学,解放后改成清源县第一完小学,后改成迎宪小学,九十年代迁移新城东湖北岸东湖公园对面,后改成清徐县子弟二校,近年改成紫林路小学。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在清中上学,经过文庙小学,当时雄伟壮观的古代木雕牌坊楼,近年恢复修建古代文庙,古代木雕牌坊楼留下几块木柱大石!</p> <p class="ql-block">  恢复水城莲花池,湖水西是文庙,湖东是清徐县党校,准备拆掉党校。</p> <p class="ql-block">文庙对面是武庙,古代称火神庙。</p> <p class="ql-block">火神庙是两进大院,现在先修复后院。</p> <p class="ql-block">  文庙对面是清徐县子弟小学,当时是市民学校,近年改成清徐文源路小学,准备迁移拆掉。</p> <p class="ql-block">  清徐职工幼儿园,是市民幼儿园,八十年代县政府迁移新城后,在古代清源县衙门建成职工幼儿园,近年改成清源幼儿园,准备迁移拆掉,恢复古代县衙门。</p> <p class="ql-block">恢复古代清源县衙门,两面是莲花池。</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清源县衙门遗址重修建衙门。</p> <p class="ql-block">  清源县衙门后街,是迎宪旧村,衙后街当地人称:梁后街,传说是岀过梁进士丶清源梁县长在后街住过,因何称呼梁后街,年代久远无法考证;现在迎宪老村大部分被拆掉,留下少数人家还没拆掉。衙门后街43号老院丶是清朝进士丶清源县长梁成泽老院。对门是清徐友谊旅行社老板梁耀宏祖传老院,他老爷爷是清朝进士。</p> <p class="ql-block">  衙门后街43号院,是清朝进士丶清源县长梁成泽财主院。</p> <p class="ql-block">  清源西关市楼,太原市保护文物,是西关标志性建筑,在梗阳西城门外对面不到百米,周边西关旧村全部被拆掉,就留下几处古代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今年六月份清徐县在西关老爷庙前丶隆重举行全面起动梗阳水城建设开工仪式!</p> <p class="ql-block">  五道将军庙,古代农村大部分村庄在十字路口都有五道将军庙,但都很小丶大部分在居民墙上修建,保护地方平安。可能和现在大街上的警务室是同样。</p> <p class="ql-block">  西关玉皇阁,一层是窑洞丶供奉龙王丶关老爷,二层供奉玉皇大帝。文革后拆掉二层玉皇阁丶建成配电室。</p><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在古代白石河堰上建成,道路通往市楼,下雨时插上木板,防止河水进村,清源古城外西北是白石河,有高大的城墙防止洪水进城,城内外相差一丈多高,城内莲花池丶东湖水占古城三分之一。1958年改道白石河,清源县城才安全。</p> <p class="ql-block">  清源西关市楼北街是龙王庙,解放后清源粮食局占用多年,拆掉庙前面山门丶钟鼓楼,建成清源粮食局门市部,供应清徐县市民领粮门市部,后院龙王大殿丶厢房是粮食仓库。</p><p class="ql-block"> 后粮食局建成新仓库丶粮油门市部迁移多年。龙王庙年久失修,近日开始重修。</p> <p class="ql-block">  清源西关市楼西旁边是乔万选财主大院,传说乔万选是徐沟县大财主,民国初期在清源西关市楼旁边建成财主大院;乔万选是民国时期文化名人丶任过清华大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过汪精卫南京伪政府的汉奸高官,所以清徐县没有人敢宣传汉奸乔万选。</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是乔财主家酒房丶醋房,1956年公私合营,成为清徐县粮食局烧酒房,当时粮食局烧酒厂生产的酒质量很好,是当地名酒。</p><p class="ql-block"> 后成粮食局办公室。六七十年代各大队都有电磨房,粮食局建成电磨辊修洗厂,我七十年代经常去乔万选财主院给大队拉送电磨辊,当时车工师傅是东高白张四货。</p> <p class="ql-block">  乔万选财主大院正房是二层楼房,木雕丶砖雕丶石雕精致。后清徐县粮食局把二层办公楼门面修建成水刷石,破坏了原砖雕丶木雕古代风格。</p><p class="ql-block"> 乔万选财主大院二层楼丶目前是清徐县保护较好的二层洋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深挖洞丶广积粮丶不称霸。国家大搞粮食储备,清徐县粮食局在西关城壕街丶建成粮食局城关仓库丶城关粮站,粮食局面粉厂。从古代龙王庙粮食门市部丶乔万选财主大院粮食局办公室迁移。</p><p class="ql-block"> 近年清徐县粮食局城关仓库,粮食局面粉厂早以人去楼空。近几年成为太原高绍民三兄弟创办的山西会馆丶占用清徐县粮食局城关粮食仓库丶面粉厂成为储存收藏山西省各县拆迁的古代房屋仓库。</p> <p class="ql-block">  谢谢朋友们关注:我昨天发布清源水城加快恢复梗阳水城原貌,一天时间有二千多人关注点赞,特别是老清中同学们有深厚感情。有朋友们问梗阳水城几年能建成,有朋友们问:县城中学丶文源路小学丶紫林路小学丶清源幼儿园迁移何处?老百姓传说:清徐县粮食局面粉厂丶城关粮库是老城区黄金地段丶准备建成每年级九个班小学,清徐初中学校每年级是六个班。现在是开发商与学校抢地盘,粮食局粮库墙上写拆掉,以后是否建学校?</p><p class="ql-block">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要让红旗飘万代,关键是教育下一代。山西省忻州古城保护完好的明朝秀容县书院,是山西省目前保护较好的明朝书院。高白书院是清朝道光二十年,举人王锡伦任高白镇书院先生,详细记载高白书院有:高白镇龙天庙道光七年建成高白书院,当时有清源县丶交城县丶文水县书生在高白镇书院学习,先辈们创办高白书院,为高白镇培养岀武状元丶进士丶举人丶秀才多名做岀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