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川西,人间天堂

舒延川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川西这是一辈子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刘哥说,这是人生必须要有的一次旅行。这一次我们一路向西,走入黄河发源地的巴颜喀拉山南麓,走到雅砻江的源头,走到横断山川西藏区中国真正的腹地。</p><p class="ql-block">川西除了著名的色达,仍有一些极少游客涉足的纯净而虔诚之地值得慢慢品味,我们去的就是最本色的四川藏区,这一程,是真正朝圣之旅。这个初夏我们走过四川最美的雪山🏔️、四川最辽阔的草原、最出名的寺院、世界上最美的高寒湿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等等。</p><p class="ql-block">这些雪山、江河、湖泊、草原、森林、峡谷、花海、藏传佛教、藏族文化、藏族风情,一起成就由无数美景和风情构成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的元通古镇,古朴、典雅、宁静,历史悠久,文井江、味江、泊江三江汇合,贯穿元通全境。这是一座拥有1600年历史始于东汉繁于明清的古镇,随着后来不断发展,就逐渐演变成文井江上极其重要的码头了,曾经繁华一时,清代时为四大集镇之一,用“古老”来概括元通古镇再合适不过了。在半边街尽头的老石拱桥边的吊脚楼小憩,看江水从身边流过,想象着1600年前元通的繁华,让人感叹“逝者如斯夫”。</p> <p class="ql-block">映秀镇距成都80公里,地处阿坝州南大门,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汉族与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居住。14年前的一场无情的灾难将震中映秀镇夷为平地。风风雨雨十四年,倾斜倒塌的漩口中学建筑废墟上已绿草如茵,学生们的身躯依然长眠在废墟下面,但是他们的灵魂一定在天堂里朗朗的读书、尽情的欢笑、放声的歌唱。</p> <p class="ql-block">而今,已经过去了14年,这里已经恢复它俊秀的面貌,小镇子发展的也越来越好,成为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旅游景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一个全新的未来。</p><p class="ql-block">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人生无处不青山,史书万卷皆家国。中国人民历来抱有家国情怀,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再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爱心与仁义,使命与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自古至今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有一条唯一以熊猫命名的国道——中国熊猫大道,也叫G350,从四川炉霍县至汶川县映秀镇,全程500多公里。这是一条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堪比川藏公路的国道,号称摄影家的天堂。</p><p class="ql-block">一路层峦叠翠,阡陌纵横,路上常有观景台供停车休息拍照,像我这样热爱大自然的人,反而觉得路上的风景比景区更胜一筹。下雨天云雾弥漫缭绕,青山万重,流水潺潺,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丹巴,川西的一个绝美之地。那里以墨尔多神山为尊,世代居住着最神秘的嘉绒藏族。那里的碉楼数不胜数,素有“千碉古国”的美誉。那些藏寨浑然天成,仿佛世外之所,天然的点缀在山川之间。</p> <p class="ql-block">相比甲居藏寨的名声在外,中路藏寨更显宁静一些,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庄丽迷人的山水美景,置身其中让人有漫步世外桃源的感觉。刺破天空的碉楼,就像大地的守护神,孤寂而又执著地看遍沧海桑田,花开花落。中路在藏语的意思就是人、神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知道川西丹巴,这里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藏寨,但绝少有人知道,在丹巴海拔4500米的高山牧场上,有个隐秘的原生态村庄叫“莫斯卡村”。</p><p class="ql-block">彩色的经幡随风舞动,远处的雪山绵延起伏,守候着莫斯卡这个宁静而亘古的村庄。生活在这里的牧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高山草甸的秀美和莫斯卡城寨的庄严都太过于安静,那么这个可爱的草地的精灵土拨鼠是莫斯卡最灵动的一笔,最为神奇的是野生土拨鼠,见人就立身而行,拱掌相拜,藏族人亲切称它为"雪猪子"。</p><p class="ql-block">在阳光洒满村落的时候,逗逗土拨鼠,在开满了烂漫野花的草地上打个滚,撒个欢。是这个与世独立的天堂小村里独特的一种惬意、一种外世人向往而又难以企及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在超然物外的胜境中,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无意识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p> <p class="ql-block">从莫斯卡村经党岭到道孚,是一条穿越线路,路窄、弯道多、人少,车少,一路上山,过党岭,翻海拨4550米弥勒佛垭口,经玉科草原到甲宗乡,在甲宗乡过河左转,一路为沙石路,缓坡上行40公里,经七美,翻海拔4520米白日山垭口,过垭口一路陡下坡一直到道孚县城,一共106公里,我们开了6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甘孜州道孚县在康巴藏式民居建筑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享有“康巴第一藏房”的美誉。道孚民居以石材、木质结构或石木混合结构为主的干阑式藏房,外观颜色多彩绚烂。道孚县也有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墨石公园是中国唯一的高原石林景观,因奇幻的出奇故被称为异域星球,远眺石林,群峰汇聚,重峦叠嶂,它主体是糜棱岩,经过累年的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象形石林被雕饰成千姿百态,看起来嶙峋硬朗的样子,罕见于世界的它,默默地等待你去发现它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在塔公与八美之间的雅拉雪山下,有一块隐世之处。这是一个由觉姆庙,喇嘛寺,佛学院组成的寺庙群。一千多僧人在此修行,它就是木雅大寺。各日马村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藏式民居精美,藏民生活朴素,很少有外人涉足。而雪山下的木雅大寺更是气势雄浑,神圣庄严,众多红色袈裟僧侣、虔诚的信徒穿梭其中。这里有偌大的经幡林、金碧辉煌的寺庙、高大的玛尼堆、虔诚的僧人漫步诵经,被当地人誉为“草原上的小色达”。</p> <p class="ql-block">去木雅大寺,心里是忐忑的,带着激动欢喜,又有着一丝将要面对它的不安。怕那不经意间泛起的涟漪,惊扰了这片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画面,一切显得宁静又安好。静坐石阶之上,感受人生百态内心慢慢地被这种安宁所治愈。红房子、寺庙、喇嘛、觉姆、白塔、尼玛堆……一切都是虔诚修行该有的样子。村子里生活着数千户的觉姆和藏民,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虔诚的信徒拥护者。山坡上的小路蜿蜒起伏,通向每一户人家,迎面而来的藏民总是会友善地跟游人说着“扎西德勒”,笑容真挚而灿烂。</p> <p class="ql-block">雅拉雪山在藏语中的全称为“东方的白牦牛山”,是《格萨尔王传》所记载的四大神山之一,主峰海拔5820米,由于地形陡峭,至今无人登顶。夕阳流转出绚丽的柔光,金辉之下的雪峰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寺院和神山遥相呼应,禅意悠悠,自然奇妙,仿佛一种理想境界照进了现实人间。</p><p class="ql-block">回头仰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雅拉雪山映衬下的寺院,</span>满山的红房子,那夕阳下的诵经声,那虔诚的信仰,那份宁静,那份安详,那份清苦,就是我喜欢这里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塔公在藏语里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这里山势缓和,牧草肥美,与沿线的河流、森林、寺庙、藏房建筑等构成了浓郁的藏乡风情。遥望不远处的雅拉神山,巍峨壮观,终年银装披挂,群云缭绕,与广袤的绿色草原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相衬托,展示了一幅秀丽的高原风光。</p><p class="ql-block">塔公草原到新都桥40公里,新都桥不是桥,是进藏路上值得停留的驿站。这里有雪山、河流、草甸、藏家、经幡、寺庙……每一幕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踏进它,你可以欣赏到景色各异的绝美世界。</p> <p class="ql-block">从新都桥到康定机场是一条户外线路,全程56公里,人少,景美。在这里才感受到了草原的宽广和壮美,无边无际,沿山势而绵延,从车窗望去,满眼的翠绿,一尘不染。多次想停车观赏、拍照,但一直下着中雨,只好无奈地慢慢而行,隔着车窗欣赏雨中的景象。随着车辆的攀升,海拔也在一点一点的升高,温度也在一点一点的降低,从之前的18度降到了零下2度。外面的雨变成了飘洒的雪花❄️,这两年的冬天我都是在海南度过的,久违的雪花让我很是兴奋和激动。</p> <p class="ql-block">在摄影天堂新都桥镇附近有一个新小众网红景点——鱼子西,它是一个360度观景平台,海拔约4200m,天气好时可看见雅拉雪山、青绕神山,四姑娘山、跑马山、贡嘎群山,早晨看云海、晚上览星空、运气好还可以看见震撼的日照金山等奇景。​由于天气特别的给力,我们看到了所有的雪山🏔️,太开心了!</p> <p class="ql-block">措卡湖,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麻日乡境内,距县城32公里,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措卡湖不是很大,可它那碧玉般的湖水晶莹剔透,万花筒般地收集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红寺庙的身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她揽入怀里,一番加工这后,又以更加迷人的姿态释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我和刘哥一起坐在措卡湖边,看水中美丽的倒影。看水中的蓝天,水中的藏寨,还有水中的你我。一起感受,“九天瑶池,人间仙境”的风情和魅力。这里没有喧嚣的游客,只有水中快乐游鱼;没有高楼车流,只有朴质的小山村;没有刻意装饰的景点,只有纯粹的宁静。措卡湖让我想起了盛名在外的九寨沟、稻城依旧美如当初,但神秘与静谧却不复再有。而深藏在群山之中的措卡湖,依然神秘、静谧、纯粹。</p> <p class="ql-block">佛塔作为一种象征宝物,供信徒顶礼膜拜;同时又具有威慑力量能够压制一切邪恶力量的神圣之物,供八方信徒祈祷平安吉祥!<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塔又</span>叫“白塔”,因为白色是藏民族最崇敬的颜色,世代生活在巍峨的白色雪山下,蓝天上漂浮着白色的云朵,草地上白色的羊群,山头上飘动这白色的经幡,喝的是乳白的酥油茶,穿的是白衬衫,敬献给客人的是纯白的哈达,无处不在的白色成了光明、正义、美好、真实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从新龙县到石板藏寨扎宗村,路挺好走,就是需要翻越几座大山,沿途景色特别美,尤其是到达山顶垭口的位置,一览众山小,雪山群超美!</p><p class="ql-block">在去石板藏寨的路上,沿途不时有藏民在搞活动,或三两成群聊天,或几人围坐聚餐。</p> <p class="ql-block">拉日马所在的地方三面环山,水草丰茂,神山耸立,拉日马草原是一座地域辽阔的天然牧场。牛羊成群的拉日马草原风光旖旎,一望无际的草地开满了各色野花,淡淡的花香萦绕不绝,沁人心脾。蓝天白云下宽阔的草原,五彩斑斓的小花和蜿蜒清澈的拉曲河,从拉日马还能看到日巴雪山的身姿。拉日马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老原始的石板藏寨位于拉日马大草原上,既有阿尔卑斯的风情,又有些天山牧场的韵味。这里虽然牛羊🐑遍地,却渺无人烟。有着天堂般的草原美景,却无人驻足。清晨,☀️阳光打在石板上,慢慢唤醒了小镇,寨子上空炊烟袅袅,寨子上空笼罩着一层蓝色的光影,给人如梦如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藏区许多地方有石板盖的房屋,但像拉日马这样集中、形成一个庞大整体的藏寨却不多见。石板给拉日马牧民遮风避雨,惠及牧民整个一生;石板的冷峻、刚毅造就了男儿的英勇和豪迈;而草原的艳丽热情濡染了女人的温柔、贤惠。于是,数百年以来石板在牧民的心中逐步升华,犹如有灵光的神一般供奉在自己的生命之中、供奉于草草原如海的鲜花丛中。今天拉日马那用数以亿计的石板垒起的经塔,用石板雕刻的线条流畅的佛像和充满虔诚的经文,无不证明当地牧民千百年来对石板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在甘孜州,有一个我国最大的尼姑庵——亚青寺。它远离尘嚣,在雪山和草原的包围之下,生活在这里的尼姑其实并不叫“尼姑”,而把她们称为“觉姆”。</p><p class="ql-block">亚青寺是世界上女僧人觉姆集体修行人数最多的地方,所以亚青寺也被誉为女人一辈子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觉姆们在自己建立的小盒子房中修行,从数千间到二万多间,铺就出那片动人的红色,向往来的人们展示着信仰的力量。这些房屋全部搭建在中心的小岛上,河水环绕四周,只有两座桥通往外界,从远处看它们就像建立在水上,所以亚青寺也被称作“水上佛国”。</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沿途遇到一位搭车的觉姆,她的汉语也只能用连猜带蒙来沟通,她今年32岁,由于个子矮小,看着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在亚青寺修行12年了。在这12年间从来没有回过家,家里的人也是隔个两三年来看看她,我问她打算在亚青寺待多久,她笑着说愿意就这么待下去。既让我震撼,又让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甘孜县是甘孜州最大的一个县,天气晴朗的日子,县城很美,在街口,在酒店房间,就可以看到远处连绵的卓达拉雪山。</p><p class="ql-block">白塔公园是那仓活佛的家庙,恢宏的寺庙加上圣洁的白塔,简直让人太震撼了。夕阳西下,在这里和当地藏民一起转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探寻千年史诗,体验格萨尔文化。《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而四川省甘孜州的甘孜县正是其发源和传承地。格萨尔王城为4A景区,免费游览,是以格萨尔文化为主题,一条主道,一座王宫,依照格萨尔的传奇人生,勾勒出最完整的一条生平序线。</p> <p class="ql-block">卡萨湖位于炉霍县卡萨村,是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是当地有名的圣湖。每当藏历羊年,数以千计的信徒不畏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转湖。夏季,鲜花盛开、水草丰茂,雨过天晴七彩长虹飞架湖面,倒映着群峰白云的卡萨湖,将湖光、山色、天景融为晶莹的一体,巧织人间美景于一湖。</p> <p class="ql-block">曾克寺地处偏僻的阿坝州壤塘县,1954年由名叫尼生的喇嘛创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它依山而建,规模不小。在当地很有名气,被誉为“被遗忘的圣地”,这里最出名的是佛塔林,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一千多座佛塔,5座米拉塔及特色民居为主要景观,整座寺庙宛若庞大的转经之路,一间连着一间的转经房好像走也走不完。这是一个游人极少涉足的寺庙,显得更加清净和原始,给人更加感觉厚重。</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惊艳的是寺庙的石刻,色彩斑斓的玛尼石在能工巧匠手中从一块普通的石头诞生,整齐而又错落有致地堆砌着遍布全寺的各个角落……除了赞叹还是赞叹👍</p> <p class="ql-block">距马尔康县城8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卓克基土司官寨,是最具嘉绒藏族文化底蕴的藏寨村落。卓克基在藏语的意思是至高无上。这里房屋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寨子中直来竖往、弯弯绕绕的青石板小道,脚步踏上去仿佛能听见石壁间的回响,给人一种惬意、放松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始封于元朝,至1951年马尔康解放时,共传承世袭17代,土司官寨成为管辖境内的政治权利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石头建造的嘉绒藏式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此居住一周,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长征期间红军先后在马尔康及卓克基驻留一年。</p><p class="ql-block">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使这座藏式官寨被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称赞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p><p class="ql-block">走进仿汉式四合院的天井式建筑,最先看到的是画有祥兽的照壁,照壁之后则是北部假6层、东西各为5层的楼群,共有大小63间房。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功能,每个房间里都有着主题展品,仿佛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示着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沿着窄窄的木质楼梯走到楼房的各层,参观展品,仿佛看到了流逝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阿坝县城西北部的各莫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古寺,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为阿坝州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连体佛殿建筑,同时保持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曾克寺是静谧的,那么距离阿坝县半小时车程的“各莫寺”则是大气而恢弘的。各莫寺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修炼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走进各莫寺法喜苑的大佛殿,宏伟的一楼大厅内,有上千位穿着红色袈裟的僧人坐在蒲团上打坐诵经。从空中吊下各色布条制作的法幢,闪烁的酥油灯光在巨大的法幢间摇曳。站在一楼大厅内,抬头就可以望见大殿中心那座巨大无比的弥勒佛坐像,它有37米高,黄铜铸造。巨佛巍然而坐,神态极其端庄安详。站在大殿内,诵经声在耳边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围绕在几大坐佛四周的楼阁更是装饰得金碧辉煌。从一楼大殿至顶楼,壁上都装龛着数以万计的金、银、铜、玉等材质的精美小佛像,在每一处回廊和厅壁上都绘制了宗教故事壁画,这里既是藏族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理念的完美结合,也是藏族宗教艺术的奢华呈现,给人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细沙构架出的建筑,在佛教被叫做坛城,它是佛的居所、佛的城市、佛的宇宙。据说当年佛陀也是这样与弟子一同作画。眼前色彩斑斓的世界却是由彩色沙粒构成。做好的坛城等待着萨嘎达瓦节的开始。</p><p class="ql-block">我们所看到的这幅坛城,是各莫寺的5位高僧用了7天时间完成的,能亲自见到彩沙坛城者,宿世皆须具有深厚的福德因缘。</p><p class="ql-block">庄严、神圣、慈悲、洁净,是各莫寺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好奇心让我总想去探索人世间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被誉为“天神后花园”的青海境内的年保玉则景区永久性关闭后,它的另一侧,同属一片区域的莲宝叶则展露出原生态,玉石般的圣洁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在四川与青海交界的阿坝县,有一处让人望而生畏的神秘之地,被称为神的守望者。也被誉为川西魔兽世界。莲宝叶则,藏语翻译过来的意思为尊严、圣洁的玉石之峰。同时它还是藏区著名的八大神山之一,且为安多地区众神山之首。</p> <p class="ql-block">莲宝叶则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它曾经是格萨尔王征战的古战场,莲宝叶则既是一个充满幻想、变幻莫测的奇峰异石世界,更是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大自然杰作。</p><p class="ql-block">这里,艺术就是石头,石头就是艺术。漫步其中,每一块石头组成的每一座山,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特异气质,让人心生敬畏,也让人感慨万千。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充满了阳刚之气。光影下的莲宝叶则众山,怪、奇、雄、险在大地上蔓延。无数杰出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品或远、或近,或密集、或独立地展现出铿锵魅力。行走其间,被万千形态迥异、规模宏大的奇峰怪石所包围,不由得产生“莲宝叶则归来再无奇山”之感。</p> <p class="ql-block">扎尕尔湖是莲宝叶则景区三个湖泊中海拔最高的一个,不需要徒步,也不需要骑马,就能远观和近距离接触的。低头,山峰、云朵倒映在湖面;抬头,云舒云卷重重玉山望天边。它既有莲宝叶则刚毅雄浑、肃穆悲壮的一面,又包含了女性版的圆润细腻与阴柔的一面。是集雄险、悲壮、秀丽于一身的高原湖泊。</p><p class="ql-block">山无水不灵,水无山不转,这里山水相兼共同形成了动静相容,刚柔并济的美景,这里就是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向往《指环王》《霍比特人》的魔界仙境,那你一定会爱上莲宝叶则,这里的山绮丽魔幻棱角分明,这里的水澄澈碧蓝宛若仙镜,这里是神灵庇佑的石头山,是藏人灵魂的后花园。</p><p class="ql-block">夏风吹过,在神山的怀抱里,看流云辽阔,感受清风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神座村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它是一座隐在深闺人未识,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这座沿热曲河而建的藏式村落与对岸茂密的原始森林隔河相望。</p><p class="ql-block">神座村就坐落在这条河流的西侧。这里远离俗世纷扰,时光翩然;这里车不加锁,门不闭户;这里水满溪流草满坡,山衔落日炊烟起.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世外桃源的一切幻想。</p> <p class="ql-block">在阿坝县,一座座气势不凡、鎏金红瓦的寺院建筑,陪伴着古老的村庄,点缀在宽广的草原之上、宛转的河流之岸、繁茂的森林之解、率饶的草丘深处。寺院里法号声声、经声朗朗,呈现出一种阿坝县独有的宗教景观。</p> <p class="ql-block">格尔登寺,位于阿坝县城西北角,建于同治九年 ,已有150年的历史,是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其中的经堂也是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经堂。为郎木寺的分寺,有僧人1000余人,大小活佛14人。当年红军长征经过阿坝,格尔登寺曾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那些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红墙白墙、黄帘褐窗、金瓦,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光,颇具威严。</p><p class="ql-block">行走在格尔登寺中,不时听见传来雄浑又抑扬顿错的颂经声,不禁让人心生肃穆。</p> <p class="ql-block">在阿坝县,走进任何一座寺院,都会遇见络绎不绝的转经人,他们推动着数不清的转经轮。每天清晨,当人们睁开睡眼,便匆匆赶到寺院,用心和手一起推动隆隆响动的经轮,这经轮从天蒙蒙亮一直转动到傍晚。转经时以手推动或摇动经轮,口里念诵着真言。他们相信,随着经轮的转动,诵经声会飘上遥远的天国,这永不停歇的经声将为人们求得福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从阿坝县出发,经过红原大草原,它是高原草原,地形相对比较立体。这是一片有故事的草原,它饱含深情诉说昔日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宏伟壮举,因为历经沧桑,也见证奇迹,红原草原是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这里是草的世界、也是花的海洋,草原上有溪流穿过,水边还能遇到羊、牦牛、马,白天骑马驰骋草原,夜晚唱歌跳舞,来一场草原音乐会狂欢,用露营打开生活新方式。</p> <p class="ql-block">麦洼寺有350年的历史,是红原草原上最有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也叫万象大慈法轮林,是草地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中最大的寺院。如今的麦洼寺,金轮映日,红宫映彩,经幡如林,香雾如云。众多珍贵殊胜的佛像、经典、法器在殿内如法供养,来自四面八方渴求佛法真谛的僧人在这里修行、学习。</p> <p class="ql-block">麦洼寺和平塔是世界上最高的菩提塔,耗时15年建成,塔高127米,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规模宏阔,造型优美,是川西红原草原上一道圣洁辉煌的风景。只有亲自身处白塔下,才能感受到世界第一大白塔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更为震撼的是在麦洼寺里,有一个很大的收养院,这些孩子中大多数是来自周边地区的贫困家庭。比起没有条件读书的贫困孩子,收养院里的孩子又是幸运的,生活上有人照顾,最可贵的是可以闻听世间最珍贵的法门,学习最高的智慧,修行自己的心念,体会寺庙大家庭的温暖生活。麦洼寺的收养院是开放式的,寺院不强迫每一名孩子必须出家,更不反对他们在学成之后离开寺庙,走入社会,回报社会。</p><p class="ql-block">用爱铺路,笃定前行。</p> <p class="ql-block">瓦切塔林是开车路过的,说实话并没有对它抱有太多的期待,在藏区白塔是十分常见的,而瓦切塔林确实有点惊艳,无数经幡围绕着数百转经筒,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蔚为壮观,上世纪的1982、1986年,十世班禅大师先后两次到瓦切举办诵经祈福佛事活动,为当地百姓信众摸顶加持。当地百姓就在班禅大师举办佛事之地修建了佛塔——从最初的几座到如今规模,塔林之名便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瓦切塔林在藏语中意为“大帐篷”,入口处瓦切塔林的主塔,是一座金字塔形状的佛塔,由众多小塔组成。最高处是一座鎏金铜制小塔,这种塔构成塔的建筑模式,是藏传佛教佛塔一大特色。整座佛塔加上构成塔身的小塔,一共是108座。佛教理论认为,人应该有108种烦恼,因此,佛珠、新年的钟声,念诵经文的遍数、乃至塔的数量都采用108这个数字,意为清除这108种烦恼。</p> <p class="ql-block">如果去不了新疆的喀拉峻空中花园,那就来川西去诺尔盖草原花海吧。这里是花的王国,每年6月—7月是草原野花盛开的季节,数十公里的花海美不胜收,蓝天白云,日月星辰,草原露营,这里是你不能错过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川西游览下来,一路走过了横断山、川藏南线、川藏中线、川藏北线。行程五千多公里,历时18天,好似“上天入地”,高海拔、低河谷、山路、雪山、隧道……路况在变,景色更替,山高水远,一路变幻,心情也跟着起起伏伏,忽而狂喜,忽而开心,忽而平静。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旅行就像是一场修行,山水之间的风景在陶冶内心的同时,也在悄悄的改变自己。旅行的意义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p> <p class="ql-block">用《次第花开》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的一段话来做结尾吧!</p><p class="ql-block">我常在傍晚时分,顺山间小径转绕。</p><p class="ql-block">时有虔诚的牧民等在路边献上灿烂笑容和问候,又听见不知何处有转山者在欢快地歌唱。</p><p class="ql-block">宁静山岭上,圆圆的太阳白白的月亮,升起落下。日复一日。岁月静好,天地空阔。</p><p class="ql-block">愿睿智柔和的文字、慈悲智慧的光芒,帮我们面对本性,解脱困惑,重塑心灵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