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中考开始了,看着考点学校门前车来车往,父母陪伴的孩子们走向学校,突然想起自己的人生转折就是通过这样的中考,从那次中考之后,命运从此改变,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离开了贫穷的家乡,进入了城市求学,毕业后开始了城市生活,工作后,又开始了在城市和乡村的往返奔波...</p><p class="ql-block"> 大庆农校,没有什么华丽的标语,也没有隆重的彩旗飘扬,以她的朴实无华,接纳了来自农村的这群贫寒的学生,接纳了面对城市还有些新奇有些胆怯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大庆农校拆除后,只有这个假山残存,周边的建筑如今孤零零立在路边,记忆,从这些建筑中扩散出来,弥漫在历史的记忆中,食堂、图书馆、宿舍、大棚...早已无影无踪,当年操场上的蝴蝶蜻蜓可能依旧飞在原址上,老师、同学的书声笑声依旧在记忆里回响,只是,老师们一定不再年轻,同学们的孩子早已超过了当年我们求学时的年龄,如今他们都去了哪里,他们还好吧?</p> <p class="ql-block">这些学校周边存留的建筑,提醒我们,学校的过去,已经再也看不到,完全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化作了尘埃,连同我们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学校原址对面的运输技校...那里有一个食杂店,油花豆、三鲜伊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校原址的北门,如今已是创业城小区...</p> <p class="ql-block">俱往矣,看看大同区如今的快速发展,有多少农校毕业生的辛勤汗水...</p> <p class="ql-block">大同镇太安村的芍药园</p> <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中央干渠...从采油六厂蜿蜒曲折直下肇源松花江...</p> <p class="ql-block">无论城市如何发展,这种农贸市场因为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热闹、新鲜、随意,总让人流连忘返......有多少同学,和我一样摆过地摊,卖过青菜?</p> <p class="ql-block">不怕风吹日晒,只要家人、亲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快乐的...</p> <p class="ql-block">拍一个路边广告,国富村原是庆阳山乡,后来合并到八井子乡...被合并的一定弱于合并者——如今八井子乡风生水起</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个企业如今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年好端端的一个企业,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一个企业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和家庭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不说多少父辈在这里劳作,炎热的夏天脱坯、码坯、烧窑、拉砖...只说多少哥哥姐姐自己为缓解家里经济压力自己放弃求学,为了弟弟妹妹上学,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用汗水浇灌的如此心酸、枯萎...</p> <p class="ql-block">难能看到制砖机器在这里留存...</p> <p class="ql-block">这种板车改成了电动的,原来都是人像牛马一样,肩上跨着绳套,双手把着两个车辕,弓着腰,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样,在烈日下往返奔波...</p><p class="ql-block">为了抵御炎热,砖厂的工人都是带着咸菜疙瘩,不时的吃上几口,因为咸,所以才会不停的喝水,然后起到降温的作用——这就是那个时代,辛劳、辛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窑没有烧的砖坯,一定是突然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中止在了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定格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又是麦田青青时,这看似美丽风景,谁又记得三伏天人工挥舞镰刀割麦子的暴晒和劳苦...</p> <p class="ql-block">祝三乡的棚室香瓜,每栋年收入可达1万元,虽然辛苦,毕竟劳有所获,不似当年</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不会认识这是什么作物了...</p> <p class="ql-block">希望的田野,曾经是劳累的源头...如今机械化科技化让种地成为了一种轻松,感谢时代,感谢发展。</p> <p class="ql-block">记得毕业之后第三年,给家里买了一台这样的四轮车,解放了很多的人力,提高了很大的种地秋收的效率...但日子并没有什么改变——</p> <p class="ql-block">肇州烈士陵园,缅怀一下当年的英雄事迹,李祝三,哈尔滨人,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地区抗日,后任哈西地区组织部长,在1946年肇州革命时,被伪县长蓬世隆杀害,为纪念李祝三烈士,改肇州县第五区为祝三乡(原肇州县管辖,现大同区)。</p> <p class="ql-block">每个时代都有奋斗者的光辉足迹,每个时代都有被后代所传颂的传奇故事。大庆农校校园虽然已经消失,遍布全市的师生同学,在大庆这片热土上,书写的历史篇章,铸就的繁荣发展,创造的新生事业,呵护的家庭幸福,都是新时代的缩影和代表,见证着改革开放历史的成功印记!</p><p class="ql-block">青春虽老,记忆永存。人生半百已到,感慨万千无穷。祝福时代发展进步,祝福同龄相惜珍重,祝福后辈乘风破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愿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丰碑,矗立在人生长河流淌的最后一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