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帧视频和一篇有关“贫民窟”问题的文章说起

梁培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了巴西环球在线网站6月21日刊登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历史学家伊丽丝·帕里斯·马亚、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经济学家安娜·卡罗琳·桑帕约合写的文章,题为《中国为什么没有贫民窟问题?》。全文摘编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已经在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在40年时间里,中国使约8.5亿人摆脱了这种社会脆弱状况。与此同时,该国发生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并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城镇化:从1980年到2021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约20%增加到近65%。</p><p class="ql-block">从人口问题的角度来看,中国管理其城镇化进程的能力更加令人惊叹。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仅1.7亿,城镇化率18%左右;到2021年底,中国已有9.1亿人长期居住在城市,城镇化率接近65%。</p><p class="ql-block">在此期间(1978-2021年),中国有7.4亿新的城镇居民,催生了近百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和十多个特大城市。举例来说,重庆人口超过3200万,上海接近2500万,北京2200万,成都2000万。深圳在成为经济特区时,还是一个仅有3万多人的小城,如今人口已突破1300万。</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人口背景下推动城镇化面临众多挑战,当局需要向人们提供各种城镇设施和服务,包括住房、交通、休闲、卫生、固体废物收集等。中国的经验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首先就是由于中国并未像很多国家那样长期存在贫民窟问题。因此,有必要了解中国当局使用的公共政策工具“户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西方总是强调中国户籍制度的“强制”特征,但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真正的强制总是通过资本强加的剥削和非人性化的逻辑来表达,贫民窟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存在着大量贫民窟,它们在住房、卫生、安全、交通、垃圾收集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造成了悲惨的后果。</p><p class="ql-block">巴西的例子具有象征意义:约1710万人生活在贫民窟中,占总人口的8%。巴西未能保持其在人民福祉方面取得的为数不多的进展,目前正陷入巨大的困境:3300万巴西人处于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态,大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越来越多,失业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户籍制度在城镇化进程的地域管理和行政管理中至关重要。在中国的领土和人口条件下,这是一项公共政策,尽管面临挑战,但它能够应对和克服更重大的问题。随着中国人口转型的完成以及权利范围随着福利国家建设而扩大,这一点将变得更加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今天分别看了以上的视频和文章,心绪一时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放眼环球 ,哪个国家没有贫民窟?而拥有14多亿众多人口的中国,不仅消除了绝对贫困,而且让人人有饭吃,有房住。其中原因除了巴西朋友认为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因素外,更重要、更主要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p><p class="ql-block">我坚信这句话: “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