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

江上笛声远

<p class="ql-block">寻梦江南——扬州</p> <p class="ql-block"> 旅游车刚入扬州,就有人吟出:“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扬州,这座静谧的小城,许多人认识它,往往都是从古诗词开始的。比如:“二十四桥明月夜”,“春风十里扬州路”,“两三星火是瓜洲”等等,说的是广陵,是维扬,是瓜州,即扬州。</p> <p class="ql-block">  扬州,在古代之所以名闻遐迩,大多是籍于舟楫之力。由于过去陆路交通不便,水路发达,而扬州府辖的瓜州,在当时就是一个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著名码头,因此,使扬州名扬天下。现今,似乎时间和扬州开了一个玩笑,这座江北重镇的名声,似乎并没有江南的苏州,杭州响亮,而且,大有被掩盖之势!聪明的扬州人并不甘心:这座古代名城,就这样默默地被淡忘。于是,他们千方百计,运用历史的丝绸,拭亮这颗长江珠串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来到蜀冈,游瘦西湖。</p> <p class="ql-block">  导游并没有急着领我们看景物,而是在一颗树前停了下来。年轻的女导游小奚,指着树上的花儿说:</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扬州的市花——琼花。</p> <p class="ql-block"> 关于琼花,她讲了个凄美的传说:相传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命令宫女们拉纤,用船载他,下扬州游玩。</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运河的风景秀美如画,他下令:在两岸广植柳树,并赐杨为姓。所以后来,才有了“杨柳”一说,为了满足其荒淫无度的生活,隋炀帝下令,征集天下美女,充盈后宫供自己享乐。谁知这隋炀帝却偏偏又喜欢上了,自己的亲妹妹——琼花。这种扰乱纲常的举动,令其妹气愤之极,奋然以死抗争。其妹死后,一点魂灵不灭,幻化成一朵朵洁白地琼花,怒放在扬州,伴随着人们劳作。</p> <p class="ql-block">  聆听着凄美的传说,看着漂亮的花朵,你渐渐觉得那一朵朵,一簇簇玉树琼花,在神话赋予的灵光中,慢慢鲜活起来,仿佛这位琼花女子,正面对着你,讲述着扬州的前世以往……</p> <p class="ql-block">  烟花三月下扬州,看起来,江南的三月天,并不是那么可人。一阵阵的牛毛细雨令眼前的景物,呈现出雾蒙蒙的样子;近观岸柳依水,远望树隐楼台。虽然,对观景来说,另有一番意境,不过,此情此景令我们初来扬州的游人,实实在在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扬州的独特韵味吧!</p> <p class="ql-block"> 扬州西湖,长四千米,宽一百米,名副其实的以一个瘦,异于诸西湖。在烟雨空濛中,我们游览瘦西湖,感觉这湖心岛,钓鱼台诸景,恰如一个个的水上盆景,玲珑小巧。湖中岸畔的亭楼,清秀婉丽,象素面的美女,彰显着扬州的自然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一路行来,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这造型独特的“五亭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不过,唐时的二十四桥,并不包括这五亭桥。</p> <p class="ql-block">  关于二十四桥,有一种说法称:扬州 城有桥二十四座。</p><p class="ql-block"> 据“梦溪笔谈”载:“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记者有二十四桥。(茶园桥,大名桥,九曲桥,次当帅牙南门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次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明桥,太平桥,利国桥,万岁桥,青园桥,自驿桥,参伍桥,山光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由南至北,南三桥,中三桥,北三桥,因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内”。由此可见,扬州唐时的二十四桥,绝非虚言,桥梁之多也远非二十四座。</p> <p class="ql-block">  另一种说法是:盛唐时,某个月朗风清的夜晚,天宫中的二十四位仙女,手持洞萧,飘然而至,聚在这座桥上吹奏。于是乎,那舒缓深沉,余音绕梁的袅袅仙乐,从二十四支洞箫中缓缓流出,真真是观之悦目,闻之赏心。为此,仙女驻足的小桥,便被后人称作二十四桥。</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二十四桥。</p> <p class="ql-block">  总之,时过境迁,往日的辉煌,已随着历史的烟尘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五亭桥!</p><p class="ql-block"> 清人黄惺庵诗赞: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玉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p> <p class="ql-block">  这桥,在外形上就别具一格,从正面看,这是座五亭廊桥,廊桥中间是两层飞檐高翘的长廊亭(大亭),这个长廊亭的四个翘角端,各有一座单层飞檐的小亭与之错落开来;这四个小亭,又各自坐落在,前、后、左、右互通的小拱上,呈“器“字型,以“四星捧月”的姿态,分别对称在大桥拱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不论从任何角度观赏,这桥都是飞檐挺翘,错落有致,美不胜收。如今,它已是扬州的地标性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四楼烟雨。</p> <p class="ql-block">凫庄。</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p> <p class="ql-block">林香榭。</p> <p class="ql-block">  扬州在古代,就以桥多而闻名天下。在走进新时代的今天,扬州又以桥梁,增加了新的名人轶事。</p><p class="ql-block"> 在江泽民主政时期,为了改善扬州的投资环境,政府投资,在扬州与镇江之间建了一座江桥。可在桥落成起名时,却犯了难,叫什么名字好呢?由于此桥在扬州与镇江之间,取名:镇杨桥,报到江总书记那里。总书记说:“我是扬州人,这桥名,在我这里就通不过,镇扬桥,把扬州镇住了,还怎么发展?叫扬镇桥也不行啊!镇江是扬了名了,有扬州什么事。又有人说:扬州渡,古名叫瓜洲渡;镇江渡,古名叫西津渡,不如就叫西瓜桥。哈哈哈,这都是什么呀!最后,有秘书引经据典,查出镇江古时叫润州,于是最终上报获批,定名:润扬大桥。</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只不过是个传闻,但这口口相传的名人轶事,却让扬州这颗江南明珠,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三月扬州,烟雨迷蒙,我们慕名而来,乘兴而去。</p> <p class="ql-block">图 网络,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