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我们一行12人相约大湘西行摄,10.2日我们分乘3台车迎着黎明的曙光经由杭瑞高速一路向西挻进,黄昏时分顺利抵达此行的等一站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镇,落地后大家兵分二路一边订住宿,一边找吃的,由于正值假日,小镇一下涌入了较多的游客,而小镇的接待能力较差,我们找了多家客店才东拼西揍勉强安顿,但一个晚饭却让我们等待煎熬了2个多小时,从餐馆走出来已是晚上十点钟了,小镇上已经静悄悄的,街道上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喧哗和拥挤,人们开始洗去一天的尘埃和倦怠渐渐进入了梦乡。只有我们走在青石板铺筑的悠长的巷道上发出的清脆的脚步声,远去依稀传来一、二声低沉的吠鸣,不经意间抬头却见皓月当空,繁星点点,夜色皎洁静美,大家一时竟忘了一天长途的疲倦和困意,几乎雀跃兴奋地喊着去拍星轨,当我望着他们背着长枪短炮的身影消失在万籁俱静的茫茫黑夜中,我心中不禁直骂这是一群疯子,因为我们明天黎明前还要赶到山顶拍日出呢。 天不亮,我们摸黑上山寻找机位,等待黎明的曙光,不一会天空渐渐呈现出瑰丽缤纷的色彩,一轮红日从大山背后愤喷而出,远望层峰叠嶂,群山秀岭,蔚为壮丽。再看高椅村寨在群山环抱中像一位婀娜多姿的睡美人静静地躺在山谷里,一条我叫不出名字的河流在村前绕过,恰似她舞动飘逸的绿色腰带。 我们退到半山腰近距离拍摄高椅村全貌,但见炊烟袅袅,薄雾蒙蒙,曙光映照,若隐若现的她在一派宁静瑞祥的气氛中渐渐苏醒。据说整个高椅村外型分布呈梅花形状,唉、我是没这个眼力欣赏出她美丽的所谓梅花形状啦,我想那可能只是爱漂亮的风水大师眼光下的奇异景象了!不过我在前面对她冠以“婀娜多姿的睡美人”,也许你会更加为之心动吧😂。
简单早餐后,我们这些背上长枪短炮的“摄影大师‘’😁😁们(有梦想应该得到尊重嘛)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走街穿巷,挨家挨户的“扫街‘行动’。这是我和周彩拍到的第一张照片,当时我看到这一桌一椅很有点味道,一束阳光从巷子口斜射进来,刚好打在古色古香的桌椅上,构成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我们赶紧请旁边的这位阳光帅气的大叔级模特过来进行了一次摆拍(也是古椅村扫街唯一的一次摆拍)。 这位大妈倚在门框上,她望着远方发呆的神情有些黯淡,也透出一丝忧伤,一份期盼,我不禁心头一紧,我脑海里一下子涌出一个“空巢老人”的概念。 这个衣衫不整,面容有点龌龊的老人站在巷子那头,神态有些佝紧地望着巷子这头,他好像在等待什么,他是在等待远方的亲人吗?还是在等待归家的儿女们?他那孤独无助的形态,让我心头由生出一丝怜悯之情。 一个独自发呆,难掩寂寞的男人。 迎面走过来一位挑着柴禾满头汗珠低头回家的大哥,但看不出他脸上有一丝笑意,我也感受不到他劳动归家的快乐。但他却是我在高椅村拍到的最年轻的一位劳动者。 无意中抬头望见这位在台阶上拄着拐杖蹒跚移步的老人,当我把镜头举向她的时候,她正好回头睨视着我,但眏入我眼帘的却是一位病态倦容,蓬头垢面的女人,我迟疑地放下了镜头,我想这应该是一位生活起居需要照料却无助的孤寡老人,望着她脚下杂乱而有些肮脏的屋门口,我想她过着的是一种多么艰辛困苦的生活啊,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竟冲我露出了友好的笑容,这笑容让我感觉到了她的坚韧与和善,我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这张笑脸。 这个老人是周彩拍到后给我看的,我感觉他镜头里的这位老人浓眉大眼,气宇不凡,于是我们拽着他带我们去再拍一次。当我们走进屋子里时,老人正低头在看书,我们大声和他说话,他却似乎听不到,再大声点,他也反应很迟缓,我才发现老人听力很差。但在我眼里这位老人与开始周彩镜头里的感觉判若两人,我发现老人面目和善,有些迟钝,眼睛里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坐在巷子里望着脚下有些心事的婆婆。 她给我的感觉有些凶巴巴的,但依然不能掩饰岁月镌刻在她脸上的沧桑和患难,我想她的人生是不是充满辛酸艰苦?那么她现在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吗?我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和祈祷她了! 这位老人走路时有些步履蹒跚,但她挺直着腰板,双手倒扣在背后,目光犀利,似乎是一位钢铁战士,我想只有经受过艰苦的岁月洗礼,才能造就了她的钢性与坚韧吧。 劳动者永远是伟大的 看着她背后静坐一旁的老伴,我询问到是一位失去行动能力的病人,他们虽然儿孙满堂,有的一家在外地工作并成家立业;有的在外打工做生意,所以他们也成了一对空巢老人,她不仅要照顾老伴,屋里屋外家务,地里田间农活,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这样一个已经70多岁高龄的女人肩上。 这对晒谷的老人,已经87岁了,这是中国农民的生活真实写照,生命不息,劳动不止。 她们把自己种的多余的一点蔬菜农作物,拿到街上兑换一点零花钱,维持生计。 这个场景,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她要把稻谷一担一担挑到阁楼上去晒,你看她气喘吁吁的,累得直不起腰来。我想,像她这样年龄的老人,养儿育女,劳累了一生,本应该是憇息一下,享受天伦之乐的,但她们依然要担当年轻人一样的劳动力。 走完整个高椅村,我几乎没看到几个青壮年男子,坐着站着和动着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这也许就是目前中国农村的生活场景,所谓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种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带给的是亲人的分离,父母的孤独,孩子教养的缺失,妻子的思念,家庭的无助等等问题,而这些表面的家庭问题走出来就成了系统庞大的社会问题。 难得清闲时,兄弟们一起抽上几口,唠嗑几句。 为了生存,很多还在襁褓里的农村孩子,他们的父母就双双出外打工了,扔给家里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都是带大儿子再带大孙子,还要承担起他们自己种田种菜的农活,这就是中国空巢老人繁重的劳动和生活重担,而他们心里还要时时担忧和牵挂着在外打工的儿女们。 下面是我们拍到的另一个古寨,从村口到村尾,进入我的视野里的也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和城市完全不同的是:这里做买卖的,站柜台的几乎全是年迈的妇女,我心存疑惑:此时她们的男人,她们的儿女都在哪里呢,但我不敢问她们,我怕惊扰她们内心的苦楚。 一对老人把晒好的稻谷一勺一勺小心翼翼装进袋子里包扎封存起来,一部分是留给自己的口粮,其余的全部上交给国家。 买自家特产的阿婆。我感觉她们非常纯朴、诚恳、热心、善良。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些老人并不是在闲坐,她们都是十分敬业的‘’售货员‘’。 她一直从那里探出头来默默地望着窗外,似乎非常向往窗外的世界,我想探寻她内心的向往,莫非她站不起来?抑或是她没法走出来? 短短的5天行摄,回来也已半个多月了,种种原因我没能来得及及时整理这些照片,但这些我所拍到的老人、妇女、孩子们,他们一张张的面孔至今历历在目,似曾相识,令我不能忘怀。无论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些中国式的社会现象,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但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们完全无能为力,我只希望这些现象少些,更少些,我们寄希望于天下每个老人健康幸福,每个孩子快乐成长,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天伦之乐!我还希望每个离乡背景在外漂泊的儿女们心里时刻装着父母的那份牵挂,那份孤独,也承担起你的那份责任,让我们更努力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