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8日,在钟卫民,李培超,安学喜等校友的策划组织下,原农七师一管处中学居住乌鲁木齐市的部分校友与住在石河子的校友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从乌鲁木齐市专程来石河子市参加聚会联欢活动的校友有,62一1班王树峰。66一2班孙秀英。66一4班徐辉荣。67一1班吴怀宝。68一1班程佰仁,张吉庆,高晓生,郭建新,屈全国。69一1班马曼华。69一2班来强,滕玖玲。69一3班窦晓群。还有山东威海市68一1班校友马桂梅。奎屯市68一1班校友王庆华等15人。</p><p class="ql-block">62届张志峰。63届陈永芳,刘文洲。64届张学铭,李书侬,李长才,沈卫东,王继江,许平英。65届邓良芳,陈燕明等11人。</p><p class="ql-block">66届参加聚会活动的校友,66一1班刘锡寿。66一2班袁永林,毛玉军。66一3班李中岳。66一4班叶新南。</p><p class="ql-block">67届参加聚会活动的校友,67一1班王国华。67一2班刘中山,李为民,李祥,杨茹芹。67一3班田富柏。67一4班李修森。</p><p class="ql-block">68届参加参加聚会活动的校友,68一1班安学喜,王文元,贾德立,孔令颖,何淑敏,刘月琴。68一2班陈先侠,许剑勤,王德禄,毛东光,钟卫民。68一3班李玎蔷,高久占。</p><p class="ql-block">69届参加聚会活动的校友有,69一1班李培超。69一2班张景芝,段海英,黄启英,陶志刚,高久超,董文新,未强,滕久玲。69一3班仵明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第一排从左至右,马曼华,叶新南,陶志刚,毛东光,董文新,来强,仵明祥,滕玖玲。</p><p class="ql-block">第二排从左至右,王庆华,邓良芳,王继江,李长才,刘文洲,张志峰,王树峰,陈永芳,张学铭,沈卫东,许平英。</p><p class="ql-block">第三排从左至右,陈燕明,杨茹芹,刘锡寿,孙秀英,张景芝,黄启英,李玎蔷,何淑敏,马桂梅,刘月琴,李书侬,徐辉荣,李卫民。</p><p class="ql-block">第四排从左至右,李中岳,王国华,孔令颖,屈全国,程佰仁,郭建新,吴怀宝,王德录,钟卫民,张吉庆,李修森,李祥。</p><p class="ql-block">第五排从左至右,王文元,高晓生,安学喜,毛玉军,贾德立,许剑勤,袁永林,刘中山,田富柏,李培超,陈先侠。</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张吉庆,李玎蔷</p> <p class="ql-block">安学喜致欢迎辞。</p> <p class="ql-block">安学喜致欢迎辞。</p> <p class="ql-block">64一1班张学铭讲话。</p> <p class="ql-block">李培超介绍原处中学62届,63届,64届,65届参加聚会活动的校友。</p> <p class="ql-block">钟卫民校友致祝酒词</p> <p class="ql-block">女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演唱者,邓良芳,沈卫东,刘锡寿,叶新南,李玎蔷,段海英等。指挥,王文元。伴奏,陈先侠,李书侬,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女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演唱者,邓良芳,沈卫东,刘锡寿,叶新南,李玎蔷,段海英等。指挥,王文元。伴奏,陈先侠,李书侬,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女声独唱,《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演唱者,段海英。</p> <p class="ql-block">女声独唱,《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演唱者,段海英。</p> <p class="ql-block">女声独唱,《我们新疆好地方》。演唱者,段海英。</p> <p class="ql-block">小号独奏,《骑兵进行曲》。演奏者,陈先侠。伴奏,高晓生,王文元。</p> <p class="ql-block">小号独奏,《骑兵进行曲》。演奏者,陈先侠。伴奏,高晓生,王文元。</p> <p class="ql-block">小号独奏,《骑兵进行曲》。演奏者,陈先侠。伴奏,高晓生,王文元。</p> <p class="ql-block">男独唱,《把一切献给党》,《我们这一辈》。演唱者,马曼华。伴奏,陈先侠,李书侬,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男独唱,《把一切献给党》,《我们这一辈》。演唱者,马曼华。伴奏,陈先侠,李书侬,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四重奏,《赛马》,《瑶族舞曲》。演奏者,李书侬等四人。</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塔里木河》。演唱者,李卫民。伴奏,陈先侠,高晓生,李书侬。</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塔里木河》。演唱者,李卫民。伴奏,陈先侠,高晓生,李书侬。</p> <p class="ql-block">独舞《心在路程》。表演者,叶新南。</p> <p class="ql-block">独舞《心在路程》。表演者,叶新南。</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骏马奔驰保边疆》。演唱者,刘中山。伴奏,陈先侠,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骏马奔驰保边疆》。演唱者,刘中山。伴奏,陈先侠,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二胡独奏《奔驰在千里草原》。演奏者,王文元。</p> <p class="ql-block">热瓦甫弹奏,《新疆民歌》。演奏者,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热瓦甫弹奏,《新疆民歌》。演奏者,高晓生。</p> <p class="ql-block">维族群舞,《今天又是个好日子》。表演者,叶新南,马桂梅,李长才,李玎蔷,张吉庆,何淑敏,李卫民等。</p> <p class="ql-block">维族群舞,《今天又是个好日子》。表演者,叶新南,马桂梅,李长才,李玎蔷,张吉庆,何淑敏,李卫民等。</p> <p class="ql-block">维族群舞,《今天又是个好日子》。表演者,叶新南,马桂梅,李长才,李玎蔷,张吉庆,何淑敏,李卫民等。</p> <p class="ql-block">维族群舞,《今天又是个好日子》。表演者,叶新南,马桂梅,李长才,李玎蔷,张吉庆,何淑敏,李卫民等。</p> <p class="ql-block">川德缘”酒店续情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6.18原一管处中学部分校友聚会侧记</p><p class="ql-block"> 李修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仲夏的戈壁明珠一一石河子,经过前两天连降淅淅沥沥小雨的洗礼,一改前些日子的闷热干燥,空气变得清新自然、凉爽怡人……只见公路上车水马龙,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人流如织,公园里花红草绿,绿树成荫;悠闲的人们徜徉在大街小巷。林荫树下,或群集频频起舞,或结对成双;公园里,或席地而坐,畅谈甚欢,或一群棋迷、牌友围拢一起,切搓棋艺,”斗”得酣畅……</p><p class="ql-block"> 6月18日,是个好日子。谐音云:“6.18,侬要发”,表示吉祥如意、适逢发财之意。</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一派祥和神清气爽的日子里,原农七师一管处中学居住乌鲁木齐市的部分校友与住在石河子的校友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聚会。 </p><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的原因,聚会的时间不断地更改延续,从5月18号改到5月28号,又从5月28号改到6月11号,最后从6月11号改到6月18号。聚会地点的选择也颇为费心,经钟卫民、安学喜、李培超、王文远和陈先侠等同学反复商议并实地考察,认真斟酌,最后选择在“川德缘”酒店二楼举办聚会联欢,作为答谢的晚宴设在“老纪家宴” 二楼“齐天乐厅”。 </p><p class="ql-block"> 居住在乌鲁木齐市的大部分同学6月17号有的坐火车、有的自驾小车就提前来到石河子,居住在团场的李修森同学也应邀于18号早上乘坐班车来到聚会地一一“川德缘”酒店。</p><p class="ql-block"> “川德缘”酒店,位于石河子市的南端,坐42路公交车到“石河子镇站”下车,往回走几十米,对面便是。这个酒店原来名称“筷子花”,才刚装修完成并改其名,美名其曰“川德缘”。故当地很多人并不知情由,要问到”筷子花”酒店在哪里,他便指示给你,但要问“川德缘”酒店何在,便会摇头答道:“不知!”</p><p class="ql-block"> 大约上午12时许,居住在石河子各个小区的和住在”东来宾馆”的同学陆续来到</p><p class="ql-block">聚会现场。提前到宾馆的李培超在大门前招呼接待着来宾,上得二楼进入“泰和凉厅”,只见大厅摆放着六个大圆桌,每个桌面早已摆上了用原珠笔按年级班次、写好的就餐人名单座签。上楼参加聚会的老同学鱼贯而入,按名单安排相继找到自己的餐桌,坐在大圆桌周围喝着茶水叙旧漫谈,观赏着前面舞台上方大屏幕滚动播放的由胡玲莉同学制作的“小年糕”,使大家了解到曾经教过我们的恩师,他们的经历过往和今生,了解到我们同窗校友的过去、现在和处境。感谢有心人胡玲莉,她给我们重现了当年的校园生活,使我们重新燃起对恩师的怀念和崇敬,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起我们对更多校园生活的记忆和回顾!</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们熟悉的、陌生的面孔相对而视,认识的不认识的相互打着招呼,或握手寒喧,或嘻笑颜开拉着家常……</p><p class="ql-block"> 大约1点40分,应邀参加聚会的同学到齐了,大家在舞台上或席地而坐、或蹲、或立,排成几行,面向摄影师准备拍摄合影照。摄影师窦晓群和助理摄影师王庆华在队列前一边架起摄相机,一边指挥着大家排队。调整好角度,聚焦好视角,按下快门、调换相机,再用手机频频拍照,一幅幅、一组组记录瞬间的照片呈现在相机里、手机里,转发在各个微信群里、朋友圈里。感谢摄影师,是你记录了瞬间,是你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时针指向了中午两点,聚会联欢主持人张吉庆、李玎嫱宣布聚会正式开始,首先由主持念到名字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手致意,然后由安学喜同学代表筹备组致贺词。他在贺词中对大家前来参加此次活动,表示热列的欢迎,并在致词最后预祝此次聚会联欢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接着,李培超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撰写校史《校园记忆》的进展情况以及构想,并一一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六二届、六三届、六四届、六五届及六六届初次参加同学聚会的老校友。这些老校友们有的离校几十年来他们之间都未曾联系,有的虽然之间有联系,但是与后面进校的师弟师妹根本不曾相识。是李培超同学经过不懈努力,牵线搭桥,终于使这些老校友们重新回到了印象中的一管理中学,聚拢在了《校园记忆》的怀抱。为此,我们不但要热烈欢迎这些老校友,更要感谢李培超作出的艰苦努力! </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张学铭老校友代表六二届至六六届的同学发言。他在发言中一是对受邀参加此次聚会表示感谢,二是对参与此次活动的老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三是对撰写校史《校园记忆》表示大力支持。他的讲话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两点三十分,聚餐开始。等各色菜肴上满每个圆桌,美酒斟满酒杯,钟卫民同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然后,大家开始饮酒用餐。“酒逢知己千杯少,相逢情谊在杯中。”大家推杯换盏,豪饮言欢。钟卫民同学是每次聚会的发起人、组织者和策划者,这次也不例外。他不断地巡回在每个圆桌前,向大家敬酒;他频频举杯,向他的校友,向他的师兄师姐恭献美言,欢迎的言语,祝福的美言送达到每个人的耳畔。钟卫民</p><p class="ql-block">同学,我们向你道</p><p class="ql-block">一声“你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在聚餐活动行将结束时,大家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舞台上,联欢活动开始。参加演出的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吹拉弹唱加舞蹈,精彩纷呈;引亢高歌,歌声嘹亮;娉婷袅娜的身姿频频起舞,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艺,说明我们校友中不乏艺术人才。在独唱的表演中,有刘中山、李为民等熟悉的歌手,还有马曼华,更有特邀的段海英,他们用自己张力的歌喉,洪亮的歌声讴歌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大美新疆。更值得称道点赞的是马桂梅、叶新南的维族舞,把节目的表演推到了高潮。开始二人对舞,而后李长才、李玎嫱、张吉庆等一对对一双双男女成双成对上舞场,翩翩起舞兴致盎,你拉我舞叮叮锵!</p><p class="ql-block"> 聚会、聚餐、联欢活动到下午三点半左右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参加活动的校友共61人,其中从乌鲁木齐赶来的校友就有15人,居住在石河子市的校有4O多人,特别值得一提是六八(1)的马桂梅同学专程从山东威海赶回来参加此次活动,并给大家献上她最拿手的维族舞蹈。更令人感叹的是六八(1)班的校友竟有十四五个人参加。正像程百仁群主所戏称的“我们班同学是召之即来,来则能聚,聚之能喝!”此言不虚矣。每次同学聚会,六八(1)总是来的人最多,并且表现最突出、最活跃,为校友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不由得给他们点个大大的赞!</p><p class="ql-block"> “川德缘”里续情缘,</p><p class="ql-block">乌石两地聚得欢。</p><p class="ql-block">不为饮酒不为食,‘</p><p class="ql-block">只为友情一线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