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几乎很少关注了解过相关高三以及高考的信息,今天一个高三家长朋友打来电话简单聊了几句,勾起了我对过往的种种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想到了高中三年孩子的不易:巨大的心理压力,经常性病痛的折磨,想到了我自己三年的奔波…,特别是高三那一年的种种不易,我和孩子的不离不弃…,高考当天孩子再一次出现不适,看着孩子服了药奔赴考场,我强忍着泪水回到房间,上午语文结束回到住地看到孩子汗水浸透的后背心中万分郁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终于熬到了高考结束,等待放榜的过程是令人煎熬的,尽管所有的人都在说,高考不是终点,没什么大不了,但十年寒窗苦读,书海里一路拼搏,对高考成绩还是有万分希冀,我们不是彼此怎能感同身受?24号晚上,由于查分人太多,网络拥堵,直到凌晨2点,全家围在电脑前,摁一下鼠标的那一刻,636,我们并没有欢呼,并没有拥抱,但觉甚慰,我们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这个分数足可以平复太多人的内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就是高考志愿填报,坦诚的说,作为一名老师,真正面对高考志愿也是第1次,也曾向别人了解过,但感觉都是皮毛,于是我们父女两个决定自己钻研,经过数日的煎熬,列数据,做对比,网络数据结合报考指南,一遍遍的草稿,一个个学校的选择、对比,放弃,取舍,考虑到性别的劣势,地区的差异,我们两个人曾一度走火入魔!竟然对某些院校录取办法某些专业的线差限制了如指掌!圈子在一步一步缩小,学校在一步一步放弃,最终我们锁定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当提交志愿的那一刻,我们父女两个人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才彻底放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录取的结果,再一次给我们两个人带来了无比的自信:2020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河南投档的最低控制线为635.5,孩子以636分压线进校!实现了不浪费一分的奇迹!以相对较低的分数搭上了985的末班车!此结果不足以扬眉吐气 ,但一定是最好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忆过往感觉仍在咋天。伴随孩子一路走来的过程,其实也是我更加丰富的过程:我们本就平凡,干就完了!我想对高三的孩子和家长说:只要竭尽全力过就已经足够!</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此刻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家长,回头再看高考,“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不过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持续努力奋斗,持续向上成长,才是人一生的课题;只要持续发力,也只有持续发力,才能真正获得幸福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谨以此篇献给高三家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