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体味人间真情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i>《背影》片段视频</i></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将朱自清的《背影》从八年级语文课本中删除的消息,成了2022年6月继“唐山烧烤”和“毒教材”之后的又一个热议话题。</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被删的原因据说有三点:</p><p class="ql-block">一是“父亲”不符合孩子心中父亲的光辉形象;</p><p class="ql-block">二是买橘子情节乃人之常情,作者属于无病呻吟,且感情不够真挚;</p><p class="ql-block">三是父亲爬铁道栏杆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且不说这三条理由是否合理,笔者认为从这三个方面恰恰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复杂感情,包含却不限于对父爱的赞美。</span></p> 父爱如山需多高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说,父爱如山深沉有力,母爱如水温柔隽永。在孩子的心中父亲是伟岸高大的代名词;父亲是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象征;父亲是奥特曼的化身。但是高大仅仅指的是身材高大魁梧吗,无坚不摧仅仅指的是抗打击能力强吗?显然答案并非如此。</p> <p class="ql-block"> 江苏徐州沛县的“水果哥”——刘新,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右手无力,日常生活只能依靠左手。他的爱人因病去世两年多,留下了一双刚过七周岁的儿女。为了让孩子正常上学,他每天“开”着三轮车靠卖水果维持生计,街头小车上时常能看见他们淳朴乐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这位父亲不仅给了孩子读书求学的机会,也根植了孩子积极乐观向阳而生的人生态度。这位父亲在身材上谈不上高大,在能力上谈不上无坚不摧,但是他的爱比山高比海深,他不向命运低头的样子就是孩子心中最光辉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背影》中的父亲——朱鸿钧,虽然没有魁梧的身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他为了孩子,愿意拖着笨重的身体,不顾所谓的“交规”和危险,攀上月台买橘子的举动就融汇着含蓄不言的父爱,<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一刻他的形象就是光辉的、伟岸的,高大的。他的高度刻在心上,融在情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父爱习常何为常 <p class="ql-block"> 有人出生在罗马,也有人生来就是牛马;有人香车宝马挥金如土,也有人家徒四壁更无长物。只能说这世界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经济条件,便有不同生活和情感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孩子都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的掌中宝,被呵护被疼爱对他们来说天经地义。他们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幸福,是衣食无忧的温馨,是人人平等的和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由于父母离异或者变故,缺少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在他们的世界不是多了母性的柔肠就是少了父性的阳刚;也许还有来自生活拮据的窘迫和困苦,终归他们也还被爱着哪怕是残缺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那一小部分一出生便是被流浪的人,“孤儿”成为刻在他骨髓里的印记。他们注定忍受饥寒交迫里的卑微,和流言蜚语中的孤单,即使成年后事业有成,但是童年里缺失的呵护成为烙在他心上的伤疤,那是敏感的孤傲和另类的清高。</p> <p class="ql-block">  朱自清世界里的父亲,不苟言笑甚至冷漠寡淡,很少和朱自清进行交流,更谈不上陪伴和谈心,俨然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严父”形象;</p><p class="ql-block"> 秀才出身的朱鸿钧,脑子里都是“父为子纲”这样的老论调,古板又不懂得变通,但在提倡“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他却变通地奉行了“三妻四妾”,最终因姨太太在单位闹事被罢免官职,朱自清的祖母也一病不起,彼时朱自清眼里的父亲是迂腐的、罪恶的、可憎的、卑贱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父亲,有一天他也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心底的爱,哪怕是惭愧、是赎罪、是醒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终究是把爱表达了出来,这是多少人的习以为常天经地义的生活细节,却是朱自清世界里难能可贵的父子生活,是父亲对他放弃了“父为子纲”的改变,也是他对父亲的原谅和对过往的释怀,亦或是他已为人父后对艰辛生活的感同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  初读《背影》时,脑海里留下的是一个不善言辞的“粗布胖马褂”攀越月台的笨拙,还有“我”作为读书人,在父亲面前的自命清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细读《背影》时,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内敛,还有“我”欲言又止的矛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再读《背影》时,看到一个倔强而深情的父亲,在饱经沧桑后对生活的妥协,对亲情的弥补和期待,还有“我”对这份迟来的“爱”的不知所措和5 年后提笔再想起时的历久弥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如朱自清所言“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没有《背影》我到死都不会原谅他”。</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个或者几个难忘的“背影”, 它不论是照进生命里的一道光,还是封上心门的一把锁,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给了我们五味杂陈的生命体味,和跌宕起伏的生活体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目送温暖的背影,我们将感激藏于心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目送冰冷的背影,我们将宽容留给彼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