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的局限误导了孩子的成长

包慧心理

<h3> 经常看到网络上出现这样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爱学习的父母”。每每看到这样的字眼我都会变得焦虑,原来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全在于自己。<br> 于是会向那些优秀的家长请教,要怎样教导孩子。记得我有个同行,我们是一个系统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一时美名远播,成为当地茶余饭后众多父母谈论和羡慕的焦点。当时正好我出差去了他所在的地方,赶紧向他虚心请教为人父母的养育之道。同行哈哈大笑,那有什么道不道的,我根本不懂,我和老婆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打麻将,工作之余经常去打麻将,这孩子自己很爱学习,经常一个人窝在家里看书学习。我当时的理解是同行为了突出孩子的优秀,故意这样说的,不死心又向其他同事打听,同事们笑着说他家夫妻俩确实就是这个样子的。<br> 后来又看到这样的话:“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这样的人”,又让我觉得压力山大,我希望孩子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人,是不是我首先得让自己成为比尔盖茨,这个目标只怕我此生无望了。但从此开启了在育儿路上的一路狂奔,不管怎么样,首先自己得学好了,才知道怎么教孩子。但是越学越觉得如履薄冰,越不知道该怎样对孩子说话,怎样引导孩子了,担心自己一个不小心把孩子拉坑里。<br> 到现在,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日积月累的育儿点滴中也悟到了一些东西,很多时候教育不在于你学会了多少先进的育儿知识,用多少大咖教授的技巧来教导孩子,其实真正的教育早已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一粥一饭,一茶一饮、一言一行时润物细无声的渗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并从这些琐碎日常的无声之处,日积月累塑造成了孩子内在的品格。<br> 曾记得教孩子刷牙这件事情,带大宝时完全是照书上,真的就是站在旁边教孩子刷,刷完再把孩子抱了斜躺在腿上给她刷一道,结果孩子很抗拒,每次刷牙像是在打仗。四岁时,我已经带着女儿往牙医那儿跑了。后来我就在想,专家为什么要教大人把在孩子斜躺在腿上帮孩子刷牙,到底有没有常识,这样刷牙感觉像是在杀猪,而且口腔里的水还会倒流到孩子的喉咙里。带二宝时,在刷牙这件事情上我完全放松了,二宝一岁多时,每天晚上刷牙我都会带着孩子一起,让他站在洗漱台前面的小凳子上,给他一个小杯子和一枝小牙刷,然后我就自顾自的刷牙,从来不教他怎么刷牙,孩子自然会看到镜子里的我怎么刷。用这样的方式,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已经学会了吐水,然后就开始给他用无色无味的牙膏,通过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毫无抗拒的学会了刷牙。如今四岁了,刷牙刷得很好,我不在家的晚上,会自己去刷了牙睡觉。<br> 记得有一次带着女儿去加油,因为我的一个动作,女儿发出了一声叹息。那一声叹息里饱含着不满和指责,让我如芒刺在背,内心变得很烦躁。我跟女儿说你知道你这一声叹息带给我的感受吗,女儿说你也是这样子对我的。我瞬间沉默,非常震动,回想了一下,这确实是我的一个性格特点,只是当时的我压根不知道当女儿做事情不合我意时,我一声叹息带给她内心的是怎样的感受,这一次女儿像镜子一般把我无意识传递给她的东西回照给我,让我有了一次深刻的反观自我的机会。<br> 我时常带孩子在小区花园里玩耍,有时候会观察不同的妈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曾经看到两位妈妈在同一件事情上教育孩子,虽然导向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传递出的观念完全不一样。两个小孩摘了小区花园里的花,其中一个妈妈跑过来跟孩子说:“花园里的花不能摘,不然保安叔叔看到了会罚款” 。另一个孩子的妈妈跟孩子说:“花是有生命的,你把它摘下来,过不了多久吧,花就会枯萎了。你看这些花让我们的花园多美丽呀,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因为自己喜欢就摘一朵的话,我们小区那么多小朋友,花岂不是都被摘完了,你觉得我们的小区还会漂亮吗?” <br> 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位妈妈的谈话背后隐藏着的观念是什么。花不能摘,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这是通过他律来形成自律。那么孩子是否会理解成当保安叔叔不在的时候,我就可以趁机摘花了。后一种教法传递给孩子的观念是通过理解生命来尊重生命,通过感受环境的美好而形成对环境的热爱所形成的自律。这些琐碎日常中传递给孩子的观念像一粒火种,在不经意间植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并在他未来的人生路上对孩子的人生产生不同的作用,这些观念的传递看似有声其实无声。<br> 道德经说:“圣人行不言之教”,虽然我们离圣人很远,但教育真正起作用的就是“无言之教”。所谓无言,是指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背后所呈现出来而你意识不到的观念。这些观念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经由家庭、社会、个人经历一点点渗透进意识深处,就像一台电脑的后台程序,虽然看不见,但这些程序却在悄然运行,不管一台电脑的界面被设置的多么好看,但决定一台电脑性能是否优良的却是这些后台的程序。<br> 所以作为父母的局限,不是你掌握知识的局限,而是观念的局限。学了再多的知识,如果这些知识没有证悟内化践行成为你日常生活中一部分,那么知识只是存在于你头脑之中的认知,并不是你内在品格的一部分,所以并不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真正的作用。我们的观念就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这个认知系统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决定了我们怎样和自己、和他人、和这个世界相处,同时,在这个观念系统之下成长的孩子,会承袭这个认知系统,因此父母的局限会成为孩子的局限。<br>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自己的局限。有时候想到因为自己的局限给孩子带来很多误导,会感到自责。所以我总是忍不住思索,造物主既然造就了这么灵性的人类,为何又让人类的心灵蒙上尘垢,让人来承受这世间许多的无明之苦。现在想来,如果人人生来都是智慧通透,这世界便如天堂一般,处处都是完美的,处处都是顺心如意的,都没有要改变的动力了,时间长了岂不无聊无趣至极。这个世间难道不是因为不完美,所以才有了改变的动力,因为改变所以才有了希望,才有了生机勃勃的生活。由此看来,造物主让人类的心灵蒙上尘垢,是对人类心灵的另一种救赎,让人在局限中不断寻求改变之路,借由改变的动力活出充满生机的人生,并由此体验由一个境界到达另一个境界的快乐,不完美是为了完美而存在的。<br> 所以,我们学习其实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我们自己。不断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升级自己的认知系统,并践行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自己受益,孩子也会受益。真正的教育并没有那么高大上,更多的体现在行走坐卧,一粥一饭,一茶一饮,一言一行之中父母的格局和修养。<br>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去成为那样的人,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你不快乐,那么去修通自己,让自己快乐起来,孩子才会快乐。如果你脾气暴躁,那么请先学会做一个内心平和的人,你的孩子才会平和。只要你是阳光快乐勤劳的人,就算你的孩子不能取得世俗的成功,他也会活成普通人群里的一道阳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