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h5><b>1.集体教研</b></h5><h5> 教研重要的不是什么都研,而是慢慢地学会选择;重要的不是记住答案,而是提出有价值问题;重要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自我协作中突破;重要的不是填满内容,而是留有余地地规划;重要的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热爱地专研。本学年主要采用了基于主题的教研形式,学期初制定教研主题,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以问题为导向,以高效课堂模式、单元教学、问题化教学、思维导图教学、学科工具辅助教学、初高中知识衔接等为主题,开展全组集体教研,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研能力。</h5> <h5></h5><h5><b>2.同课异构,相互学习</b><br>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开展课堂打磨活动,组内一位老师先上课,其他老师听课。课后马上进行即时教研,听课老师评价交流,授课老师整理好改进方案,其他老师根据改进方案进行上课。促进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听课不局限于知识上的融会贯通,更多的是教学方法的沉淀和积累。通过听课我们能学习到不同老师在课堂管理和学生习惯养成等方面好的做法,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听课的做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h5> <h5><b>3.青蓝工程</b><br> 青年教师队伍是支撑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一所学校形成品牌的关键所在。我们组的张航琪老师每节课基本都是先听再上,只要想听大家都欢迎。我们的听不是任务,不是安排是自发的,通过听找到知识传授的最佳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管理措施,对听课老师提出的问题组内老师利用利用三五分钟的即时教研进行研讨达成共识,这种深入课堂的教研能让新老师快速把握学校教学节奏和课堂管理,让原有教师吸收到别的老师的好的点子。</h5> 二、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高效课堂模式助力学生发展 <h5> 为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物理信息组全体老师努力践行我校高效课堂模式——5+20+15+5(5分钟的复习预习检查,20分钟重难点知识精讲,15分钟重难点知识精练,5分钟知识梳理及固化),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作业。</h5> 四、新学期任重道远,更上一层楼 <h5><p></p></h5><h5> 1.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真正做到数量重于质量,形式大于内容。每次的教研活动中,除了主持者带领全组共同完成已经制定的教研内容外,我们还要拿出时间共同讨论教学中及时发现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每位教师在活动中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br> 2.加强物理组精细化管理。落实责任到人,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每位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领取适合自己的任务。把每项具体的工作都用心做好,在细节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抓好不落实的事,落实不落实的人。</h5> <h5><b> 物理信息组秉承“抓细节、抓环节、抓节点、求精心、求精细、求精致”理念,力争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齐抓共管,以推动物理信息组团队建设,促进物理信息高质量发展。</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