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问答·情满盛夏】,西江月里读盛夏

雨燕江南

<p class="ql-block">描写夏天的文学作品浩若星海,今天和大家探讨的是辛弃疾的一首颇有生活气息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不知道能否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先请看原文 </b></p><p class="ql-block"><b>[ 宋 ] 辛弃疾</b></p><p class="ql-block">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p><p class="ql-block">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再读译文</b></p><p class="ql-block">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的年景。</p><p class="ql-block">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辛弃疾小介</b></p><p class="ql-block">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卒于1207年10月,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p><p class="ql-block">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p><p class="ql-block">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小介</p><p class="ql-block">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卒于1207年10月,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p><p class="ql-block">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p><p class="ql-block">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来解读</b></p><p class="ql-block">本文介绍的这首词是辛弃疾描写夏天的作品之一,我从小就耳熟能详,非常喜欢,百读不厌。这首词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和饱满的爱国情怀。词中描写的景色真实而灵动,彰显了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农人对丰收的向往与喜悦跃然纸上,读来十分有趣,颇值得玩味。</p><p class="ql-block">您对这首词还有什么新的见解?欢迎在留言区交流探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