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七一”

双木成林跳芭蕾

<p class="ql-block"> 2022年第14期(总第89期)</p> <p class="ql-block">  ——泉城老年记者团章丘站记者“七一”采访老党员纪实</p> <p class="ql-block">  盛夏,是火热的季节,在这万物葱郁茂盛之时,我们即将迎来党的第101个生日,我们的心情也如同这盛夏一般火热。</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伟大的党栉风沐雨,英才辈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为了心中的信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书写着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铸就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应该忘记老一辈的党员同志,今天,章丘记者站一行四人,在站长孙其章、副站长赵纪国的带领下,顶着炎热,冒着酷暑,走进普集街道办,走访老党员,记录挖掘他们的动人事迹,致敬前辈,致敬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永葆党员本色,为党的101岁华诞献上一份走心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p> 第一站    常坡村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我们先来到常坡村,采访104岁的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兵常太玉老人,村支书常宪宝早早在村委等候我们的到来。老支书常建茂听说我们要来采访,也赶到村委,和我们一起去拜访老人家。</p> <p class="ql-block">  昨晚的一场大雨,道路还有很多积水,太阳一出,天气更加闷热,即便这样,也没能阻挡我们采访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条小巷,便来到常太玉老人家,老人家正在门厅纳凉,看到我们,抑制不住地欣喜,高兴得跟我们打招呼。老人家精神矍铄,满面红光,自己很麻利地起身站立,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老人家起身,热情邀请我们进屋,104岁了,推着他的座椅行走自如。</p> <p class="ql-block">  小院也是情趣横生,花花草草添了几份诗意和温馨,看得出,主人也是爱生活的人。</p> <p class="ql-block">  老人家一直跟着大女儿常慎玲一家生活,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常大姐性格开朗,性情随和,对老人家照顾的无微不至。</p> <p class="ql-block">  常老与大女儿、女婿李龙坦。</p> <p class="ql-block">  常老生于1919年8月,1948年12月23日参加张家口解放时入伍,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荣立三等功一次,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支书常建茂、常宪忠也一直陪同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常老非常关心国家大事,能自己熟练地用手机看新闻,还经常刷抖音放松心情。</p><p class="ql-block">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共产党好,是共产党给了我们今天的好生活,啥时候咱都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  采访临近结束,常大姐大声唱起《社会主义好》,用歌声表达对党无限感恩的激动心情。</p> <p class="ql-block">  走出常老家,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村民在树下聊天乘凉,一派祥和安然的乡村景象。</p> 第二站  东城华都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我们走访原普集西村支书、全国劳动模范、老党员刘志汇同志。</p><p class="ql-block"> 刘老现居住在东城华都小区,我们从常坡村一路奔波返回明水,赶去采访刘老。</p> <p class="ql-block">  墙上一张长幅的照片特别醒目,这是1995年4月29日,刘志汇同志参加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打开书橱,整整一层都是刘老的获奖荣誉证书和奖章,无不彰显着他在工作中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的岁月记忆!</p> <p class="ql-block">  赵纪国站长曾在普集工作多年,工作中没少和刘老共事打交道,今天见面,互诉想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刘老家庭幸福美满,老伴儿对他照顾周到细致,孩子们孝顺懂事,其乐融融的大家庭。</p> 第三站  博平村 <p class="ql-block">  采访完刘老,我们马不停蹄地又赶往普集博平村,前去采访老党员、省农业劳动模范刘清蒲同志。</p><p class="ql-block"> 博平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文化底蕴深厚,古典、雅致的门楼、建筑繁多,正所谓:地杰人灵,刘清蒲多才多艺,博学多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刘老的家里,墙上的四扇屏、众多葫芦烙画皆出自他手,一株文竹层叠翠绿,攀缘至房顶,这居室称之为“雅居”再贴切不过。</p> <p class="ql-block">  老伴儿说从垃圾堆捡回的木板,经刘老的一番妙手烙刻,便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花开富贵。</p> <p class="ql-block">  刘老的 “十大农业科技之星”头衔可真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她从年轻就致力研究农业科学种植,科技成果不断。看看他院里的香蕉树,已经挂果了,还有那惹人喜爱的小菜园,各种蔬菜青枝绿叶,煞是可爱,那可是绝对无公害纯绿色食品。</p> <p class="ql-block">  刘老还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村史非常有研究。现在,他依然老当益壮地为村里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奔波忙碌着,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p> 小花絮 <p class="ql-block">  采访中,看到村委被大风吹倒的展板,几位记者不约而同地帮忙扶起来,这点滴小事,映射出了老干部志愿者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和胸襟。</p> <p class="ql-block">  中午,怕影响被采访老党员的午休,我们吃口饭,找个水库边的树荫处,坐在石块上稍作休息,等到了约定的时间,再去继续下午的采访,说不累是假的,可是:我们累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采访,我们一直在路上,发挥余热,服务社会,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策划 孙其章</p><p class="ql-block">编审 赵纪国</p><p class="ql-block">组稿 李百芳</p><p class="ql-block">编辑 柴林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