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最大的纯铜建筑"金殿",位于昆明城东北郊约7公里的鸣凤山上。遍山松柏,茂林叠翠。</p> <p class="ql-block">从山下迎仙桥起步,沿天梯般的石阶拾级而上,经第一天门、第二天门、第三天门,便可以穿越气宇轩昂的棂星门和太和宫,到达一座铜铸造的“真武殿”,俗称玉阶金殿。</p> <p class="ql-block">金殿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军门巡抚陈用宾曾仿照武当山中峰太和宫的样式建铜殿,明崇祯十年(1637)原殿被移往鸡足山,然后清康熙十年(1672年)由平西王吴三桂重建这座重檐歇山式的铜殿。殿梁上还留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门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等字样。因大殿用黄铜铸成,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而得名“金殿”(又称为铜瓦寺)。</p> <p class="ql-block">金殿属于道教太和宫的一部分,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总重250吨,是中国最大的纯铜建筑。大殿之内,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以及殿内供案、帏幔、真武帝君造像、匾额以及楹联,皆为铜铸。殿内的真武帝君坐像,刻画精细,丰姿魁伟,面向庄严。旁边持剑肃立两旁的水火二将,形象威武,性格勇猛,其铠甲衣纹,精雕细镂,铸工精美。</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的大门上有一块大匾,匾上写着四个字:“鹦鹉春深”,意为这里一年四季春意盎然。寺庙的大门叫“棂星门”,门的两边有对联赞美此地风光和道家思想。金殿不仅是中国四大铜殿之一,而且还是最重、保存最好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金殿之外还筑有城墙、城门、城垛,城上有楼。在殿后另有山茶一株、紫薇两株,相传为明代所种。太和宫内还有一把重20公斤的七星宝剑,是真武伏魔制怪的镇山法宝,另有一把重12公斤的木柄大刀,相传是吴三桂用过的战刀。</p> <p class="ql-block">金殿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小径穿林而过,苍翠树木遮天蔽日,阳光由树叶之间的缝隙洒下,呈于地上斑驳可见。路途静谧,偶有鸟鸣,深得道家文化之精粹,紫气东来,飘渺氤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金殿后山上还建有三层36翼角29米高的钟楼,三楼穹顶下,悬挂明永乐二十一年(1432)所铸的大铜钟,钟高3.5米,口径周长6.7米,重达14吨,为云南省最大的古钟。</p> <p class="ql-block">金殿名胜区是融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景点,三十六年前曾与黄先生(子胜)草草一游,留下些许记忆,今天携妻雨雾中再次造访,深感历史十分厚重、人文氛围较浓,风景秀丽优美,空气格外清新。我想,来昆明游玩的人若没有游过西山龙门和北郊鸣凤山金殿,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到过昆明。</p> <p class="ql-block">——老梁旅摄并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