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陆平(1914-2002),男,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57年10月至1960年3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7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3月至1966年6月,兼任校长。</p><p class="ql-block">1933年2月 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2月底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2月 历任共青团永吉市(现吉林市)委员会宣传委员,中共吉林市西区区委书记,河北省互济会秘书,北京大学学生会执委,北平市学联常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华北队部队长,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察冀分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冀察热辽区党委秘书长,晋察冀平西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平北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军区政治部主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三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至1952年 先后任中共中央华北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委、青工部部长、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兼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铁道工委书记、部党委委员,国家机关党委委员。1952年12月 任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原中长铁路管辖范围)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共松江省委常委、黑龙江省委委员。1954年10月 任铁道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1957年10月 调北京大学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校长,中共北京市委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诬陷和迫害,被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1975年7月 重新工作,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后改为航天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1983年6月 历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 离职休养。</p><p class="ql-block">2002年11月28日逝世。</p> <p class="ql-block">陆莹:父亲陆平,时任北大校长,谈“文革”之火为何从北大点燃<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dx-vqTfGa0JuRjk8fAOs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闫晓怀:</p><p class="ql-block">70年12月参军后,我穿一身崭新的军装去北大陆微家看看她,与其告别。一进北大南门,就见到陆平伯伯穿一身几乎洗得掉色的蓝色中山装,双手拿着把大竹扫帚在扫马路,眼睛只盯着地,并不向左右张望。我走到他身边叫了声“陆伯伯”。他抬头看着我,似不认识眼前的军人。我马上说“我是閆晓怀呀!”他立刻反应过来“你是来看陆微吧?”我点点头。“在家呢!去吧。”。 等我走进燕南园陆校长家,见到陆微,也见到石坚阿姨,石阿姨在铁科研工作,受陆校长牵连挨斗,摔坏了腿,她躺在床上用皮筋拴住脚踝处,吊于房梁上,用力拉扯下来,再由皮筋拽上去地锻练着。真的坚强。正说着话,陆平校长怀里抱着个西瓜回来了。大冬天吃西瓜,也是稀罕物了。只见他高大的身躯,削瘦的脸庞,肥大的中山装,一脸的高兴,我却想哭,忍了半天,把泪水憋在眼眶里。“你爸爸怎么样了?”他如此处境还惦记着我父亲。让我更加感动。“刚刚解放,军管会任命他官复原职,去武汉修焦枝线。”“太好了,太好了。”陆校长放下西瓜拿刀过来,边切瓜边问“关了几年,身体还好吧?”我告之除心脏有些毛病外还便秘。他放下手中的菜刀,在抽屜里翻找什么,一会找出几粒大个豆子交我手上说“这是五粒巴豆,回去交给你爸爸用,不能多吃啊!”看着他一脸的真诚与对当年部下的关心,我的泪水终于滚落下来。</p><p class="ql-block">陆平50年代初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副部长,是我父亲的上级。</p> <p class="ql-block">北大前校长陆平忆文革:左的人后来都很惨<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Mx7HlYB-n0TarKAqfbUKg"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