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理良心》 悟人生智慧

吃亏是福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靠种地为生的普通农民,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读诵经典,各类书籍都有涉猎,但很少去读小说,因为凭我浅陋的认知,总觉得小说篇幅大,浪费时间,阅读了对人生也不一定有多大的启发意义。</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7日,在朋友圈看到“钟天珑——逐梦文学著芳华”的报道消息,眼前一亮,“钟天珑”,这个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响亮名字,吸引着我去认真了解,原来《天理良心》竟然是他的力作,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早就看见过“《天理良心》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长篇小说《天理良心》首发仪式举行”的消息,认为只是普通小说而已就没去详细了解。</p> <p class="ql-block">  在几年前的“书香黔江”电视访谈中,作者介绍了他的作品《永远的完美》的创作情况以及荣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的感想,我积极参与互动后,竟然成为幸运者,免费得到了作者的签名本。通过认真阅读,被其中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特别是作者那伟大无私、善良智慧的母亲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对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崇敬不已。所以当我知道《天理良心》是他的精品力作之后,马上购买一本,怀着虔诚恭敬之心,如饥似渴地开始阅读起来,全书331页,33万9千多字,我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读完,并且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希望更多的人都能读到此书,领悟书中的哲理和智慧,享受幸福美满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这本小说非比寻常,是一本学习宝典,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值得认认真真去用心品读。作者把他自己的处世哲学、人生智慧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最合适的地方,充分体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高超的写作水平。书中对渝东南古镇濯河坝李、龚、汪、余、徐、樊六大家族兴衰沉浮的鲜活描述,他们以“天理良心”为座右铭,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各展风流,他们的家国情怀、道德观念、奋斗与追求,共同演绎了荡气回肠的悲歌与传奇,简直就是一部现代版的《红楼梦》!</p><p class="ql-block"> 书中有关花文、情歌、哭嫁、福事、祭文,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记录,对于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传承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古镇人遵循“天理良心”,演绎绵绵不断的家国情怀,令人热血沸腾。李家“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精忠报国,文武皆习;孝亲敬老,包容仁慈;励志耕读,和睦邻里;诚信厚道,乐善好施”;龚家“天理良心家兴旺,乐善好施子孙昌”;汪家“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诚信可赢天下,守信方得人心”“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余家“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诚以修身,信以立业,诗书传家,敬宗睦族,父慈子孝,尊老爱幼,济世救人,乐善好施”;徐家“忠孝仁义为本,淳朴善良传家”;樊家“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些家规族训,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催人向善向上向美,无不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和践行。</p><p class="ql-block"> 汪子文秉承“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积德无虽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的真理,出钱救人反而让自己躲过灾难;徐朝宣拾金不昧,一个善举挽救两条人命的故事告诉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p><p class="ql-block"> 第十四章“情天恨海泪难干”中朝鸿和雨虹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第三十一章“将军回乡安妻小”中将军与父母妻儿道别,一步一回头的难舍之情,都让我读得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是一部内涵丰富,传播满满正能量的精品小说,无论是陶冶情操,丰富学养,还是开阔眼界,增长智慧都大有益处,是一本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文学的扛鼎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