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2日的扫村计划经过反复的激烈讨论,最终成形:能出行的社员伙伴于傍晚四点半去往黄山东庄,目标是看百合花海。临行前,伙伴们各种忙乱,有搽粉的、有换装的、有急于送客的、有拖家带口的,不过扫村队的社员都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守时。大家准时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往东庄走的路上,乌云压顶,快碰到车盖子了,有迷蒙蒙的水雾沙笼上窗玻璃,天空泫然欲泣。我们有点儿担心也有点儿开心,强撑着说:下吧下吧,我们有油纸伞呢,不怕不怕啦。油纸伞是喃喃的道。喃喃是个云南姑娘,却因为爱情勇敢地跑到离家千里的东夷部落嫁给一位痴情的军人。她和微笑、莲花一样喜欢古典的、闲雅的东西,比如棉麻、比如旗袍、比如品茶、比如园艺、比如年近半百依然在心里坚持着一种与物质无关的浪漫情怀。</p> <p class="ql-block">沿省道201向南直行,在路边的胡家村往西约一里即可到达东庄村。黄山东庄村位于虎山镇中部,东边是胡家村,西边是黄山村,北边有道山叫虎山,南边是东庄水库,是原来的黄山河东支流扩建而成的,水库西南孤立一峰叫孤山。</p> <p class="ql-block">东庄的百合种植已经有些年头了。村里的宋修全夫妇喜爱种花,妻子无意间引种几棵食用百合,本来只是觉得百合花形大、花色艳丽、易于成活,便在房前屋后和自家菜园里种了几垄。后来宋修全夫妇发现食用百合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便开始规模种植,由原来一两亩扩种到七亩。随着不断开发百合的产能,宋修全夫妇带领全村种百合致富,他们无偿提供技术和种子。目前为止,全村种植百合22亩,年年花开时成为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兄和霞、丽早已到百合园多时了。我们还来不及跟她们汇合,便遇到百合园主宋修全,他热情邀请我们进他的院子。但见小院跳脱着灿灿的橘黄,被采摘分捡的百合花在宽径一米多的大浅圆竹簸箩里一堆一簇的,竹簸箩一格一格地摆放在架子上,仿佛流淌的落日熔金。一位大妈坐在地上的花朵堆儿里心无旁骛地分拣着,对我们的惊呼和疯狂拍照熟视无睹。</p> <p class="ql-block">老宋指给我们看他的烘烤设备和炒茶机。巨大的炒筒匀速翻转着,已烘干的百合花收缩着,散发着烤地瓜的焦香味儿。焙烤好的百合茶茶色熟黄,香气四溢。老宋告诉我们他们种植的百合药食同源,具有润肺止咳、安神清心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我们赶紧向村北的百合园跟兄她们汇合。这片百合园依山势、呈梯田状种植,层层花田递进式向高处延伸,与青翠的山、远方的树林和高高的阴云涌动的天空构成清峻、辽阔却极秀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老宋的妻子带着村民们在花丛间小心采摘花朵,她柔声却坚决地拒绝参观者进入花田,怕踩踏了花影响采摘。这个时节正是百合花产量旺季,这一季采摘的品质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园子的经济效益。她说百合种植很辛苦,最让人累得欲哭无泪的就是拔草,因为二十多亩地不能打农药、不能使用除草剂,所以只能采用人工除草。闷热的夏天在大太阳底下蹲着或弯腰拔草这滋味,凡在农村田里干过农活的都深有体会,那个罪真难遭。她又讲起近些年,有些来村子拍照打卡的人的行为惹起村民们的反感。不少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随意进花田踩踏、摧折花朵,有的人甚至摘下一大把拍完照后又随意扔掉;有的人在村子里游逛时摘村民们院墙外或园子里的杏子、黄瓜、西红杮;有的人把自己拍的美美的,却任意丢弃垃圾,走后村子路上一片狼籍。怪不得村民们现在看我们的眼光里有戒备和质疑呢。老宋妻子是个温柔、慈眉善目但很有主意的女人,她说这种低素质的游客我们实在不欢迎他们来。对此,经常逛村的我们也深有同感,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城里人,一到村子就不拿人家的东西当回事儿,觉着农村人老实厚道就管不住自己贱兮兮的手,实在是太可恶。</p> <p class="ql-block">身着旗袍的微笑和喃喃各有气质,镜头里的喃喃象民国时的女大学生,微笑则很有点儿《京华烟云》里木兰的味道。一把油纸伞、一片花田、一林子油绿的白蜡树、一道碎石围墙与出墙的火红石榴花、一株斜伸出院子的红杏、一栋石墙、海草帽的老屋子,都是我们镜头里最好的布景。东庄村的人实在热爱种花种树,年轻的楸树随处可见,杮树和杏树几乎每家院墙外、门口旁都有。至于漫出墙里墙外的金银花、蔷薇、各种颜色的月季、还有村子的主角—百合,更是俯拾皆是。</p> <p class="ql-block">在村北著名书法家赵泮馨的旧居门口,我们遇到一只好看的小花猫,尖尖的小脸上有着清澈的纯净的眼睛,依恋地跟着我们,对每只伸向它的手都信任地迎上去蹭蹭,轻轻摸它瘦瘦的脊背,它便舒服地打着呼噜,特别让人心疼,也有种易碎感。</p> <p class="ql-block">东庄水库在村子南头,地势低,也很平阔,有种江阔云低的感觉。水库边也有一大片百合花田,百合花已采摘完毕,只留有花芯和残瓣在茎叶间。林泉幽深,在水之湄,顿时有生在诗经时代的感觉。喃喃撑油纸伞在水边轻轻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呷呷的水声应和着歌声,洗尽尘烟,漫生苍凉。不尽贪恋间回到老宋门口,大家一人买了一大包百合花准备回家包饺子吃,据说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在老宋家房子后面、主路北是一排高大的青砖建筑,虽已颓圯,却依稀可见它们的华丽和气派。这原是宋氏先祖敬恕堂、敬德堂、济行堂、勤德堂的宅第,分别建于清朝中晚期,距今有130多年历史了。建宅子的青砖、筒瓦非常精致严整,门前高台阶的条石古朴端正。据说因为参照文登万家庄梁氏庄园建造,有着非常鲜明的晋中建筑特点,尤其它的屋顶是典型的晋中弓背式屋项结构。这么个小村落居然有着这么富庶的时代真是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在家庙的东边我们跟莲花汇合,微笑说莲花平时腿不舒服,这会儿却健步如飞了,一出来玩儿确实有治愈的疗效。莲花加入“古屋与人物“拍摄队伍,寂静的小路上迸发出阵阵欢笑来,此时天色已晚,而摄影痴艳玲依然待在山坡的百合园中不倦地拍摄着。不知不觉间,我们居然在东庄村流连了三个多小时。暮色四合,扫村大队终于打马回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