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致远,不负芳华 ——“守正与创新”美育沙龙活动体会

周静

<p class="ql-block">  6月15-19日,在大家的翘首以待中开展了工作室本年度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守正与创新”美术教育沙龙活动。大家庭每一次的相聚都充斥着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苹果肌都提到了最高点。向施琼英老师赠予我们的卡片上写的那样,我们真的是在热爱中享受教育,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享受幸福。</p> <p class="ql-block">  参观工作坊展示时,我被这些可爱的小玩偶带回到儿时的记忆,这些可爱的“小东西”都是出自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中心小学生们的手,肆意绽放的想象力中透露着儿童天真的视角。</p> <p class="ql-block">  色彩绚丽的黎族纹样除了体现在传统黎族织锦上,还融入到精美的包袋、服饰、摆件等文创产品当中。走进县城的大街小巷都能随处可见黎族图腾,白沙是有着人文情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配色高级,富有张力的套色版画,让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那一段可能是白沙人民不想提及的历史,但那也体现着白沙人民的勇敢,不甘压迫的民众伴随着声声呼喊,举起最原始最简陋的武器,去争取生存和自由,这份坚毅是渗透到白沙人骨子里自豪。</p> <p class="ql-block">  2005年,黎族骨簪技艺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们探访了黎族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朴实简陋的工作坊中堆砌着大量的牛骨,从门面里落满灰尘的骨雕工艺品中不难看出,购买量已经寥寥无几,古老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险境</p> <p class="ql-block">  骨雕的艺术价值不能被无视,上面精美的纹样,是黎族文化的记录,我特意查询了骨簪纹样背后的意义 “人形骨簪因外形有一侧身人头像而得名,分为单人骨簪与双人骨簪,结构图案有三段,上段雕刻人头顶的高帽或发结,边沿打上小孔,系有珠串、铃铛、红穗等装饰物;中段雕刻人脸,是一位男子,生得浓眉厉眼,鼻似弯钩,器宇轩昂;下半部分则雕刻各类图案、花纹,如水波纹、植物、动物、几何形等。相传,人头像是古代的“雷神”或是名叫“总管三”的黎族部落首领,英勇善战,后世族人将其雕刻于骨簪,日夜佩戴,以表思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听传承人讲述制作的过程,都能感受到制作骨簪的繁琐复杂,历经数万年传承下来更是不容易,这些民族的技艺,是我们需要关注并传承与创新的题材,用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的方式把这些民族文化带到我们的课堂当中,这一趟来的,给我带来了灵感和惊喜。</p> <p class="ql-block">  我与这位大姐交流时,发现传统黎锦刺绣如今已被高产的工业纺织品所替代,由于时间成本和工艺复杂,传统黎族纺织品售价颇高,购买人群少之又少。我问她:那您为什么还在坚持织?她告诉我是热爱!我不禁想起“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热爱,不畏世间无常”。</p> <p class="ql-block">  白沙给我的感觉是,这里有明媚的日出和日落、这里的黎族、苗族人民勇敢坚毅、这里的茶园翠绿欲滴、这里的非遗传承技艺多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愿与志同道合者为伴,做有意义之事!</p>

黎族

骨簪

白沙

传承

骨雕

热爱

技艺

雕刻

纹样

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