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口琐记》/甘永蟾

驼铃

<h3>《峡口琐记》/ 甘永蟾<br><br>(一)如今已享有旅游胜地盛名的青石峡——峡口,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东南约三、四公里处黄峁山脚下,原属固原县南郊公社田洼大队。当年出固原县城门,向东过南河滩清水河大桥,行“平银公路”再往南经过三里铺,由小路偏向东南插过去,即至峡口。青石峡乃是一条小小的山峡,也可称为山沟,从峡口再向东南进入约十余里,即到沟底。两旁一路皆见青绿,山路曲折,溪水潺潺,山亦不高,水也不多,虽名“青石峡”,却不见嶙峋巉岩,只是可见梯田数片,时闻鸟鸣两三,更添幽静。当时峡口有一“劳改队”,1965年时,“劳改队”搬迁至固原县“黑城子”,留下东面山坡上看管干部办公室若干间,看管战士宿舍若干间,“劳改犯”所居住的几所大院,山下有食堂大院等设施。溪水西畔,面向东坡尚有一山,与黄茆山形成夹角,此山不知其名,五十年后山上有信徒自资建起道观等,名曰“白云观”,已成道教胜地。故暂借“白云”二字为名。此山倒是向西面临“平银公路”。山后与黄茆山相对,有一大院,约是“劳改队”领导所在地(因与其他院落相比,略显档次高些),南侧比邻一大院,也是“劳改犯”们所居住的。进场部后,登山路口,还有一道曲折的“之字形”路,再上一层,两旁便是“劳改犯”们居住的院落。第三层即是“看管干部”们的办公地点和“看管战士”们的居所,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左侧另有小坡,一小园子,设有“医务室”,(也是“劳改队”留下来的),我们固原知青到时,还有一位“赵大夫”(男)看病治疗,大概也有点什么问题的,后随“劳改队”迁往“黑城子”。“黄峁山青年林场”成立后,就来了一位女大夫,姓“付”,人称“付大夫”其夫“老张”,固原县公路段技术员,二人为人都很好,皆是四川人。1965年七月时分,由固原县民政局出面招收了四十多名青年到峡口进驻此地,被命名为“黄茆山青年林场”。场长:赵元孝,指导员:程秀兰(女)、民政局所派驻场干部:海文举、王高魁、何子珍,还有一位民政局派来的驻场干部,女性,姓金,南方人,后来不知去向。再就是从峡口大队指派来教授农活的夫妻两位:男名张满仓,女名杨凤英。都是农村“大队干部”的级别。另有车把式:张子杰夫妻,木工:韩师傅、刘忠、刘世俊夫妻,刚成立时,每人由民政局供给一床新的被褥,然后每月津贴3元,仅可购买洗漱用品。在第三层中间有一条小路能够攀上黄茆山,继续再走,到达几间房屋,周围一片农田,此处便是林场的“前山点”,还能看见公路与黄茆山的主峰;从沟里往南,沿着溪水前行,又能看见几间房屋,同时也有几片农田,这里就称“后沟点”;再就是“田洼点”了。田洼的位置有些特殊:前可见“平银公路”,后靠的就是如今香火繁茂的“白云山”。1965年九月十六日,由银川市民政厅领导赵自强(女)、干部“老李”及担任街道负责人的孙书记(女)带领少数知青代表的部分人来到固原考察,参加者中有王宝琴、熊赛辉、涂泽麓等,王宝琴回去后还由街道上安排作报告,介绍考察情况。“十一”过后,银川青年第一批银川知青,多为高、初中毕业生将近百人到达黄峁山,与固原知青合计有67人,送知青前来的老师名叫“刘玉书”,(银川三中老师);1966年3月份,又有第二批近二百名银川知青来到黄峁山,由当时大队人马大概有二百五、六十人,即从银川浩浩荡荡前来黄茆山。规模已达四百多人,那时节,列队进城,前路已到县城门口,后队尚未起步,声势浩大,县城人众无不咋舌。当时“黄茆山青年林场”的编制采用“半军事化管理制”<br> 男一排:政工员高征;排长郭洁芳,副排长吴志远;一班班长:李云峰;副班长郭长海(有甘永蟾等),驻点田洼。男二排:政工员司蕴亮;排长冯瑞昌;副排长孙国柱;(有张培丰、张国威、陶涛、邱宁生、白占宝等),驻点“后沟点”。男三排:政工员马达;排长张兆虎;副排长(忘)(有侯利军、乔慧生、薛恒利等),驻点“前山点”。女一排:政工员方冠玉;排长蔡晶;副排长涂泽麓;女二排:政工员康艳玲;排长沙玉兰;副排长孟凤兰;女三排:政工员谭小冬;排长马木英;副排长宋玉琴;(有刘月兰等)女四排:政工员程秀兰(兼);排长陈淑珍;副排长陶玉玲;(有吕艺君、马凤兰、熊赛辉等)女五排:政工员纳季芳;排长郭秀珍;副排长马应香;女六排:政工员李元凤;排长高静;副排长梁连玉;此时大概津贴已改为23.92元(因为当时一张邮票价格为0.08元,还曾笑谈“差一张邮票就24元了”)。(有些人和事已记不清了,多亏马达、李云峰二位老兄及刘月兰、熊赛辉等提供史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