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甄嬛</b><b>和纯元皇上大概太像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却在许多地方都有着共同点。</b></p><p class="ql-block"><b> 譬如娇而不媚的容貌,温婉多情的性格,对“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一诗的推崇……</b></p><p class="ql-block"><b> 槿汐说:“五分相似,五分性情,足矣让皇上情动了。”</b></p> <p class="ql-block"><b> 所以从看见甄嬛的脸那刻,皇上便自动带入了当年乌拉那拉纯元的样子,不仅亲赐“菀”字做封号,更是迫不及待地将甄嬛冠以“菀菀”之名。</b></p><p class="ql-block"><b> 尤其是甄嬛封妃的时候,错将纯元皇后初入王府的衣裳代替吉服,刹那间令皇上恍惚不已,登时放下身为帝王的戒心,只当是寻常公子重得莞莞爱妻。</b></p> <p class="ql-block"><b> 然而,当“臣妾甄嬛”几个字传进耳朵里,便如同惊雷震碎了皇上难得的欢喜,此菀菀非彼莞莞,一旦涉及到纯元皇后,皇上对甄嬛的温情便不复存在了,无论甄嬛如何解释,皇上只觉得她狂悖放肆。</b></p><p class="ql-block"><b> 不过,甄嬛最悲哀的事情,恐怕不是在景仁宫被皇上误认作莞莞,而是被遣回碎玉轩幽禁期间,突然晕倒而不得就医皇上的愤怒。</b></p> <p class="ql-block"><b> 在“纯元故衣”事件中,皇上因着甄嬛在御书房曾两次震怒。</b></p><p class="ql-block"><b> 第一次自然是发现甄嬛竟穿着纯元的衣服,堂而皇之地站在自己面前,为着甄嬛对纯元皇后不敬,以及自己内心那份不愿公之于众的隐秘,而暗自愤恨,即便幽禁了甄嬛,处置了姜总管一干人等,仍然觉得不顾宣泄。</b></p><p class="ql-block"><b> 这一次其实可以理解,毕竟甄嬛有错在先,前朝又有祺贵人的阿玛做了不少功夫,皇上早就恼了甄嬛,发泄心中早已郁结的火气自然而然。</b></p> <p class="ql-block"><b> 第二次是碎玉轩来人向皇上禀报,甄嬛突然晕倒,监守侍卫与碎玉轩来冲出来请太医的人发生冲突,皇上听闻也是大动肝火。</b></p><p class="ql-block"><b> 命领班的侍卫到慎刑司令罚后,接连下了三道口谕,“宣太医给莞嫔救治”、“有什么情况马上禀报”、“要温太医”,苏培盛在跟前都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只能连不迭地道“嗻”。</b></p> <p class="ql-block"><b> 看上去这都是紧张甄嬛的表现,但细想听闻甄嬛突然昏倒后,皇上情绪高涨的原因,就会明白这时候皇上越是紧张,反而显得越是分讽刺。</b></p><p class="ql-block"><b> 因为甄嬛情绪起伏过大,气血不稳以致昏倒,完全是皇上一手造成的,如果没有纯元故衣这档子事儿,如果皇上没有下令封禁碎玉轩,如果皇上没有一时恼怒只给甄嬛答应的份例,可能碎玉轩就不会因为求医受阻,造成本没必要的人员伤亡。</b></p> <p class="ql-block"><b> 也正因为纯元这个由头,皇上才更不愿意甄嬛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b></p><p class="ql-block"><b> 毕竟甄嬛是皇上手中不可多得的纯元周边,让甄嬛禁足碎玉轩更多的是要教训她,而并非是真得要了她的性命;</b></p><p class="ql-block"><b> 而且当初纯元也是年纪轻轻骤然离世,真挚的爱情截然而止,才让皇上追忆经年之久难以忘怀,这样脱离掌控的离别,皇上当然不愿意在甄嬛身上再上演一遍。</b></p> <p class="ql-block"><b> 另外,皇上做事讲究缓缓而至,才刚处置了年氏一族,甄家作为有功之臣便一时动不得,兔死狗烹虽然是事实,但皇上不会留给世人这样的话柄,所以非得将甄嬛搁置一段时间,才能将甄家连根拔起。</b></p><p class="ql-block"><b> 皇上对甄嬛其实是有感情的,但前提是甄嬛得接受在这个男人心中,她只是他深爱的纯元的影子,在这个共识达成之前,皇上是不可能妥协的。</b></p> <p class="ql-block"><b> 所以虽然皇上惩戒了刁奴,也派了太医去救治,但仍然没有免去甄嬛的罪过,甚至还谋划着在前朝将甄远道一并拉下马,即便是知晓了甄嬛怀有身孕,也没有只言片语的宽慰之词。</b></p><p class="ql-block"><b> 所有的一切,都为了纯元、为了声名、为了皇嗣,从来不是因为甄嬛,因为甄嬛这个人,这才是甄嬛真正悲哀的所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