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十年前的家</p><p class="ql-block">父亲生于一九三六年,今年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了。每每陪伴在父亲身边,我总想了解一些我们家过去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问父亲,“解放前,富人为什么那么富,穷人为什么那么穷?为什么你小时候咱们家里那么穷,连饭都吃不上?”</p><p class="ql-block">父亲说,“我没念过一天书,我不知道富人为什么那么富,但我知道咱们家里为什么那么穷。你太爷手里咱们家里的光景还是不错的,几十口人,一座大院子,前庭房,后楼房,槽上有骡马,田里有庄稼。但从我记事起,好像已经不行了,粮食接不上,全家人常常为吃饭发愁。</p><p class="ql-block">你爷爷兄弟几个都是抽大烟的,那时一斗麦换一个大烟泡,家里大部分粮食都拿去换烟泡了。有粮食了拿粮食去换,没有粮食了先欠下,麦上场了还账。我五岁那年庄稼不错,场上打了一大堆麦子。村西头贩烟的秉魁吆着马车,到咱们场上装麦子还账。你爷蹲在场边不说话,你婆放大声哭,也没有人管。后来人家装了大半车不装了,说按欠下账就把一场麦子装完了,留下点口粮给咱吃,剩下的秋后再还。</p><p class="ql-block">你爷那时还年轻,没烟吃了就发脾气骂人,抽了烟神轻气爽,就找他们那一伙人耍去了,也不知道去做点啥。</p><p class="ql-block">有一年,你爷秋后去杨凌那边给人扛了几个月活,年底回来,除了把一身衣服磨烂了,还是两手空空,把挣的粮食都换烟抽了。年过不下场,就夹着口袋领着我去杨家庄你舅爷家借粮。到了村口,羞脸大不进去,打发我一个六七岁娃娃去借。杨家庄你舅爷家是个大户,又爱人,我一进去,就知道怎么回事,把我抱炕上,给我舀榛子喝。让他儿子上楼装了二斗麦,扛着送到村口。你爷接住,也不说啥,就回去了。</p><p class="ql-block">四八年,你爷把你二伯卖了壮丁,换了十六石麦。那时你二伯还小,站在门槛上,头顶离门框还有半尺高。这十六石麦,你爷把十石换了烟抽,留下六石,人吃了一部分,剩下拿去市上买了个牛犊看着。时间不长,你大伯牵了牛犊饮了凉水,把肺激炸了,牛犊死了。把你婆难过的哭了三天三夜,说这是拿她二儿换下的,舍不得。从那时起,你婆就得了大病,过了几年就没了……”</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父亲哽咽起来,眼里闪动着泪花。</p><p class="ql-block">父亲接着说,“多亏解放了,共产D来了,把卖了的地又分回来。人家工作组让人戒烟,你爷他们就都戒了。要不是这,你爸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p><p class="ql-block">你爸我告诉你两句老人传下来的话:没钱胡花是冷怂,有钱不花是冷怂。咱们农村人要过好日子,一要勤苦,二要节俭。要不然,神仙也帮不了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