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旧作忆往昔,字里行间见辉煌

牧君

<p class="ql-block">重新翻出35年前的旧作,既是捡拾记忆,也是因为绩溪曾经是安徽的“绵绣蚕乡”。今天,我为绩溪蚕乡“桂冠”丢失,辉煌不再而惆怅。</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绩溪县缫丝厂是安徽省最大的缫丝企业,是安徽省的创汇大户,生产的“梅花”牌蚕丝是出口免检产品。为梅花牌蚕丝点赞!为缫丝女工点赞!</p> <p class="ql-block">资深词作家、屯溪文艺编辑江志伟先生选用了拙作,并放在了歌词页面的头条。</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头条。</p> <p class="ql-block">这两首歌词是为当年绩溪县参加徽州行署文艺汇演的中型歌舞《锦绣蚕乡》而作。《锦绣蚕乡》获得了二等奖。节目单上的工作人员,有两人(章伟,县文化局退休干部;李登山,原县黄梅戏剧团副团长)已经作古。又添几缕乡愁。</p> <p class="ql-block">物换星移,昔日缫丝厂旧厂房改建成了徽菜(徽厨)博物馆和徽菜馆(绩溪县是中国徽菜之乡、徽厨之乡),在旧址上建起了糸(丝)巷美食城、糸(丝)巷夜市……</p><p class="ql-block">新一代徽商正以自己的新构思和新作为在丝厂的旧址上描画绩溪新景观。</p> <p class="ql-block">“猴坑酒坊”挑帘徽菜(徽厨)博物馆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