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5年再上恩施沐抚前山——沐抚大峡谷七星寨

晴天

<p class="ql-block">恩施沐抚前山:沐抚大峡谷——七星寨</p> <p class="ql-block">1975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作为一名知青,从下乡的大集区被提干(亦工亦农),同时失去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被调到沐抚工作。我被恩施军分区下发命令成了首批区级武装部部长,在这里工作的三年,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照片是1975年冬天在沐抚公社的门口山泉边拍的,身后面是当时沐抚区改为的沐抚大公社政府的办公区域。</span></p> <p class="ql-block">1977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沐抚步行60多里去前山,也就是现在的大峡谷七星寨,当天傍晚上到山上天就全黑了。</span></p><p class="ql-block">记得那一年,我背着背包(铺盖卷儿)跨着特配的小五四手枪。带着一队人傍晚从沐抚出发,到沐贡与银上交界处,过云龙桥(木质)直奔前山,那时都是山间小路,有的地方真叫没路,高一脚低一脚,有时不得不脚手并用,一路急行军,几个小时就到了山上。那次上前山是我来沐抚两年第一次上前山,山上有一大平地种的庄稼。在这里开始几天的军训。这里山水很美,当地农民很穷。有的农民长年靠救济度日。山大木材多,基本家家都有一栋木头房子。回来的那一天也是晚上打着火把摸下来的,工作的原因,我没有机会仔细去观美景。</p><p class="ql-block">照片是1976年春季也是在公社门口拍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05.09一天重走四十五年前走过的路。时隔45年后我背着背包,端着相机,又是汽车又是缆车电梯,徒步1.6万多步,来回整了快十个小时。看了所想看的,虽然所一切都变了,一起工作的人都退休了,以前住队时的农民家里没敢去打扰 ,一路没有一个认识的人,高兴的是还心中的惦记,留下新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是1978年离开沐抚28年后,2006年带着相机第一次回到这里,可是当时云龙桥以上的七星寨在完善,整个大峡谷正在建设中,想上去,没路可走。2012有同学到恩施游玩,我当时有中学同学聚会也没陪她们上大峡谷,再一次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以前的前山的老路。</p><p class="ql-block">在走过一炷香到大楼门群峰之前就看到之前留下上前山的老路。</p> <p class="ql-block">2006年,回沐抚时去看望了过去的同事,那些老房子都还在。这次回沐抚我以前的住处已经被拆了,现在是沐抚大峡谷管理区,在原来沐抚池塘边(过去沐抚公社所在地,后来的沐抚镇),已经修成美丽的水上花园,因为离开这里多年,一个退休的老太太,本次回来没有去打扰当地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见有文报道,2004年8月,中法联合探险队来到恩施,在崇山峻岭之中,意外地发现了这条峡谷。</p><p class="ql-block">我好奇怪,这峡谷真是很美,我们早就知道,75年刚到这里就被这里的山水之美所折服。七七年春节我还去一个同事家,就在离地缝不远的地方的老云龙桥附近。我住的房子就直对着前山,这一笔像刀劈的山崖。被这里的前山的绝壁、大山顶路口的朝天笋所折服,还有当时沐贡的梯田,比我这几年外出看到的梯田更有魅力,只是我06年带着相机回到这里时,梯田被改成了茶园。77年的秋天我背着行李徒步上前山,在上山看到更多的美景,但是这里当时非常穷,大家努力做的事情,就是能让农民有饭吃。但是我们都知道这里有一个美丽的峡谷,美丽的前山。几十年没曾忘记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星寨景区位于恩施大峡谷西部的前山,海拔1500-1900米,由小楼门、中楼门、大楼门及绝壁组成,面积23.9平方千米。景区为三叠纪(2.03—2.5亿年前)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地貌类型有绝壁、岩柱林、孤峰、石芽(林)、峰林洼地、溶洞。区内松木苍翠,云遮雾绕,惊奇秀美。七星寨各种不同造型的喀斯特景观,深刻地反映了峡谷、绝壁、峰林、岩柱、石芽、溶蚀沟槽、溶蚀洼地等形成的每一个细节,是喀斯特地貌演化的天然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湖北恩施大峡谷七星寨不是一个寨子,而是一个石林密布、奇峰林立的世界,海拔1500-1900米,由小楼门、中楼门、大楼门及绝壁组成。景区为三叠纪(2.03—2.5亿年前)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恩施 大峡谷,是个即便走马观花也会令人如痴如醉的地方,它被誉为“神秘的地理单元”,这里绝壁环峰丛、地缝配天坑,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在这里应有尽有;它还拥有世 界首 屈一指的暗河体系,世界最长的暗河就在这里发现</p> <p class="ql-block">2021.04与朋友一起开车去了去一趟沐抚,天气不好没有上去。在沐抚的朋友告诉我要我关注奉节的天气预报,比较准确,2021.05.06,看到沐抚07~09晴天,我立马买了2021.05.07日的火车票,那种快车,也是很多年没有坐过的火车,到恩施没有卧铺,于是买了到重庆的票,在恩施提前下车。晚上从北京出发,第二天早晨就到了,联系秀菊她到车站接我,在她家吃完早饭,我们开车直奔沐抚。</p><p class="ql-block">用两天的时间走完沐抚大峡谷,了却40多年的心愿。</p> 七星寨 <p class="ql-block">坐电缆上来以后,就已经是翻了一座山,走过了小楼门。自己要徒步翻越4座山、拥有7000余个台阶、长达8.5公里的 盘山 栈道。我觉得七星寨的山路其实不算难走,它的可怕不在于路途遥远或阶梯陡峭,而是它没有回头路,没有弃权点!当你进入景区,就只剩下一路走到底的选项,完全没有任何反悔或逃跑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仰止亭</p> <p class="ql-block">迎龙石</p> <p class="ql-block">石芽迷宫</p> <p class="ql-block">悬棺石(悬棺高升)</p><p class="ql-block">悬棺石,为岩溶象形石,是三叠纪(2.5亿—2.3亿年前)灰岩沿节理面经剝蚀、溶蚀作用后形成的残余的石块,其造型酷似悬棺。巧得是,悬棺是恩施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仪,于春秋战国末期形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又称步云关,为三叠纪(大约2.03—2.5亿年前)灰岩中发育的直立裂隙构造,经风化剥蚀、溶蚀、崩塌形成了巨型裂缝,宽60厘米,高6米、长达40米。穿梭其间,抬头仰望,只见一线蓝天,高高的绝壁则从两边向中间挤压,彷佛随时要撞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里面也不是平路,要往上爬</p> 进入绝壁长廊 <p class="ql-block">绝壁长廊</p> <p class="ql-block">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沐抚大峡谷不仅兼而有之,而且面积大、品位高。有四面绝壁凹陷于丛峰之中的,也有四面绝壁突出似凌架于丛峰之上的,世界上尚未发现类似奇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全长488米,118个台阶,又叫“绝壁栈道”。</p> <p class="ql-block">百米长的悬崖栈道,有七拐八弯,风情独具,高揽群峰耸峙,远望众山绵延,脚下村庄、田园、峡谷、河流……</p> <p class="ql-block">回望《绝壁长廊》</p> 七星怪石 <p class="ql-block">朝天门</p> <p class="ql-block">夹缝中求生存</p> <p class="ql-block">七星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奇峰连连、怪石处处,凭想象力欣赏。</p> 进入中楼门 <p class="ql-block">中楼门</p> <p class="ql-block">回音谷</p> <p class="ql-block">前面这块形如远古猛犸象的岩溶象形山体叫做“古象岭”。</p> 祥云火炬。 <p class="ql-block">形似火炬的石柱挺立在悬崖上千万年,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才被冠于“祥云火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祥云火炬是岩溶石峰景观,也是三叠纪(2.5亿—2.3亿年前)灰岩经过风化剥蚀、溶蚀而形成的。它原本与大山是一体的,但因为灰岩层理较薄,质地不纯,断裂裂隙发育、部分岩块自然脱落,从而自然分离,形成一座“火炬”。</p> <p class="ql-block">雌雄菇</p> <p class="ql-block">相思鸟</p> <p class="ql-block">峡谷鳄,看两边的石头上多像刻上去的文字。</p><p class="ql-block">未发明纸张以前汉人记录历史用竹简,而土家族则把文字刻存在平整石块上,形成石简,面前的层层叠叠的薄层岩层也许就是巴人的文书史库。实际上这是离现在两亿年前大海的杰作,当时这里一片汪洋,水中的钙物质沉淀的结果,其中可找到海洋化石。</p> 迎客松(鞠躬松) <p class="ql-block">鞠躬松也叫迎客松</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的一个代表。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而在这里兼而有之,不得不说是个奇迹。</p><p class="ql-block">黄山的“迎客松”,天下闻名,迎客松是张开双臂笑迎天下游客。</p><p class="ql-block">大峡谷这棵松却代表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远方的游客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p> <p class="ql-block">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恩施大峡谷中却兼而有之,峭壁上的鞠躬松代表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远方的游客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p> 大楼门 1、一炷香 <p class="ql-block">穿过这里就可以看到一炷香。今天的人太多了要找一个地方照相很不容易。从这里绕下去就看的很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一炷香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千百万年来不被地震等自然力所撼动和破坏,仍然屹立不倒,形如一柱高香,大有刺破苍穹,一柱擎天之势。</p> <p class="ql-block">排了半天队轮到拍照了,可见了我的旁边有多大一只手,他们为了拍照又不排队就直接插到旁边照,朋友告诉我,以前这里没加栏杆,可以离的很近拍照,前不久因为一块落实从上面掉下正好砸到一对母子,母子双亡。所以这里被拦住不让走近。</p> <p class="ql-block">“镇谷之宝”一炷香,高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在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罕见,为恩施大峡谷的标志性景观。</p> 2、大楼门群峰 <p class="ql-block">大楼门群峰</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楼门,可以看到一群石柱,这就是大楼门群峰,这也是七星寨的独特之处——以群峰为门。这是立于陡坡上的一群三叠纪(2.5亿-2.3亿年前)灰岩,经过风化剥蚀、溶蚀形成的巨型陡立柱状岩体群,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3、大地山川 <p class="ql-block">大楼门处,可看见不远处的绝壁峰丛,远处山脚下的斜坡上的人家和云龙河水库。悬挂在绝壁之上的迎客松,虽无黄山迎客松的巍峨高大,却别有一番险峻秀美风情。</p> <p class="ql-block">玉笔峰又叫情侣峰</p><p class="ql-block">这根独立的三叠系灰岩柱,高200米、整体直径约10米,根部直径局部达20-25米,整个柱体如一只倒挂的毛笔,传说是玉皇大帝送给大峡谷的神圣之笔,记录着这里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玉女峰,这根独立的三叠系灰岩柱,高210米、根部直径约60米、下粗上细,上面好似一个背着背篓的土家妹子正在痴痴地望着远方,盼望心爱的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屏峰</p> <p class="ql-block">大地山川</p><p class="ql-block">玉女峰和玉笔峰与鸟巢(玉屏峰)本为一体,后被强降雨冲刷、切割逐渐与整体剥离。</p> <p class="ql-block">玉笔峰、玉女峰、玉屏峰形成川字</p> <p class="ql-block">拇指峰</p> <p class="ql-block">母子情深</p> 从山前看大楼门 双子峰 <p class="ql-block">双子峰,也称迪恩波特双子峰,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恩施大峡谷内。是一位美国的探险家在双峰之间挑战高空无保护走软绳而由来的名字,这个人就是迪恩波特,号称世界探险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三叠系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形成的如芦笙状的对称两柱状山体,互不相联,彼此对峙凝望。这是因为岩石本身性质相同、构造裂隙较规则,在大雨沿直立裂隙直接冲刷下形成。但两山体如此对称,外形几乎相同,自然界比较罕见。两峰之间相隔41米。</p> <p class="ql-block">大楼门群峰</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扶手电梯是亚洲最长的户外扶手电梯,全长688米,上下垂直高度达218米,共有9台大扶梯呈“之”字形布置组成,是从大楼门下山的唯一交通工具。乘坐扶手电梯下山可以少走2378级下行台阶。</p> <p class="ql-block">大地山川</p> 梦中的沐抚 <p class="ql-block">在山上看沐抚的高台村,这也是大峡谷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大庙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沐抚,沐贡。44年前我是从沐贡的地里收到的入学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沐贡与银上现在的大峡谷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银上区域,现在成了峡谷度假村</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银上与高台,我从银上走到高台,从高台走到屯堡的马者,再到屯堡,这一走离开此地快三十年第一次回到这里是2006年,这一次是2021.0508,这一晃而过就是44年了。</p> 意外惊喜 <p class="ql-block">回到沐抚住的秀菊家里的民宿,这里是曾经住过三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房子都拆了,开发商在此大兴土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5.08从地缝回来,秀菊叫我快点出去拍照。我出门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当烟雾飘过正前方的前山也就是大峡谷,顶上的夕阳下的彩云与烟雾相伴着给我</p> <p class="ql-block">2021.05.09今天一天重走四十多年前走过的路,背着背包,端着相机,又是车又是缆车电梯,还来回整了快十个小时。步行16600多步,爬了四架山,看了所想看的了去心愿。特别感谢秀菊,整整陪了我两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