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五十年

因为1972

<ul><li>作者:春和景明</li><li>首发:2019.1.26</li></u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9年1月26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要独立生活的农民(后来有了一个专有名词:知识青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清楚的记得50年前的今天,我们出发时的情景:篮球场、大卡车和涌动的人(我们和送别的家人)。我们是因为不知前路如何,所以激动和向往,而不知离别的苦。但家人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有几个人坐在装行李的大卡车上,有一种要展翅高飞的感觉,期待着,幻想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天晚上住在盐亭县招待所。第二天到了大坪区,然后开始向各自的生产队出发。到我们要去的西河公社红旗五队有50多里的山路,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我们是怎么走到的。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有几个农民到村口来接的我们,不知道如何来形容当时感觉,好像有点凄凉。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我们真正融入社会的一种与我们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到了那儿,才被现实惊醒,幻想中的乡下和现实让我们无语,而只有面对。当年的一切历历在目,而当年的我们都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想想,还挺怀念那些日子,那毕竟是一段让你不会忘记的经历:西河的山水、农舍、酸菜、红苕醪糟,还有挑水、背柴、用柴草烧火做饭的味道,顶着烈日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屋几个人挤在一盏小小的煤油灯下想家、写信、记日记,读着不知从哪儿找来的书报,最盼望的还是赶场……这些既苦又乐的日子就像是在昨天,想起来还是那么亲切。</p> <ul><li>田间休息</li></ul> <ul><li>开工之前</li></ul> <ul><li>赶场的知青们</li></u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9年下乡,71年离开那里,也就短短的两年时间,可是却觉得过了很久,经历了很多,似乎在我们的记忆中占了很大一块地方。那是因为那段经历的不同,还因为我们太年轻,太想离开那里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记忆会在时间的冲刷中不断的筛选,滤掉了琐碎和苦难的细节,往事会以纯美的姿态重新显现。其实就是滤掉了一切的不愉快,只留给了我们关于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怀念和感谢过去,并不意味着想重新回去,只是因为我们经历过。</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美篇制作:简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