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于1966年废除,经过多年的推荐选拔上大学后,于1977年恢复了高考,成为一个国家命运的拐点,千百万个人生的转折。至今,高考之路走过了四十五个年头,并向世人证明:一直以来,从没有任何困难和挑战能难倒中国人,越是艰难,我们就越是团结,越是信心百倍不屈不挠前行。</p><p class="ql-block">这几年,我自行参加高考巡考,拍了些照片,不管质量好不好,也集合在此,并附录当时的几句话,权当留下当时情景吧。</p> <p class="ql-block">我于1977年参加高考时,哪有什么照片,只好找这张几乎成为当年高考经典的照片充数,并附上自己那张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1班的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2016年6月,又高考了!几十年来我自己最属豪言壮语的话:我是七七级,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其实是老学生,因为我属老三届!中国的今天要永远感谢当年做出恢复高考的智者。从此一个强大的中国将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感谢他们让我们这一辈几乎没有资格上大学的许多人成为这个时代的幸运者。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历史的教训,教育是强国之本!</p> <p class="ql-block">恢复高考40年之际,应梅州电视台黄记者要我帮他们联系几位同学釆访的要求,我联系了参加1977年高考的温健光、梁耀新、古秀金、陈干华等同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2017年6月6日来到我家受访。</span>采访所谈的是恢复高考40年来的感受和变化,好在同学们都是教授级人物,条分缕晰能说会道,帮我混过了这一关。不过,帮了人家的忙又还要我出钱请吃饭,没地方报销又有人挑唆去电视台静坐上访,说人家会报多一点,哈哈。</p> <p class="ql-block">四人帮由左至右:古秀金,梁耀新,温健光,陈干华。</p> <p class="ql-block">温健光受访</p> <p class="ql-block">古秀金受访</p> <p class="ql-block">陈干华受访</p> <p class="ql-block">梁耀新受访</p> <p class="ql-block">轮到我乱吹</p> <p class="ql-block">好在有泉婆帮接待,否则我将手忙脚乱哈。</p> <p class="ql-block">2017年6月8日,高考今天下午5时结束,东山中学考场设在剑英校区,老校区因是高三教学区而不设考场。等在校门外的家长和车辆真多,在高考战场撕杀后出来的战士们绝大多数从容不迫面带笑容,大概自我感觉战绩不错吧,祝福他们赶上了多数人只要想读书就有书读的时代,不象我辈1977年高考时只有不足2%的考生可上大学。</p> <p class="ql-block">东山书院魁星阁</p><p class="ql-block">帅星拔剑角群雄</p><p class="ql-block">人头攒动虔诚敬</p><p class="ql-block">初步云梯立襟胸</p>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6日。今天,东中梅州高级三间学校门前静悄悄。明天,经历了十二年寒窗的学子们,将进入在这里为他们准备的战场搏击冲锋,预祝他们在这场真正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获得理想战绩。我与当年梅城学校的这三巨头结缘颇深:东山中学,我在此读到初中毕业;梅州中学,大女儿在此高中毕业,而今外孙又在此高中毕业;高级中学,老校门进去左面这排房子靠里边那间是我的高考教室,我于1977年12月11~12日在此参加了国家恢复高考后的首次高考,并于1978年3月踏入华南师范大学(时为学院)校门,之后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p><p class="ql-block">6月7日。今日端午节,高考起始日。作为高龄考生,我于1977年参加了高考,内心深处只有愉悦决无紧张,因为我参加的高考是中断了11年后刚恢复的第一次。42年如白马过隙,我这一辈说高考苦啊,孩子这一辈说而今更苦——人生在世哪有不苦的,否则何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说!</p><p class="ql-block">风熏日辣,高考第一日下午来接学子的人和车真是多,我感觉今天的孩子好幸福,我就从来没有接送过上学的孩子,包括参加高考也是孩子自己接送自己。</p><p class="ql-block">高考结束,别人送女鲜花,我们送孙心意!老阿太接到从考场直接回家的曾孙,喜笑颜开"考得十分好!"考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有没有坚韧的努力是另一回事,既然还没有成为学霸,只要努力了就于心无愧!祝福所有学子,人生之路,全靠自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p><p class="ql-block">家,令人永远魂牵梦萦的地方,讲不讲理一样过,爱心充盈亲情满怀即为家。</p> <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7日,今日9时,我外甥孙女在梅州中学高考开考,祝她妙笔生花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27年前的这一天,我大女儿在梅州中学高考开考,入读嘉应大学。此后至今我康喜居后辈不断开考,不断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祝后辈们业有所成家有所乐!</p><p class="ql-block">43年前的12月11日,我在高级中学参加恢复高考后的首次开考,翌年3月踏入华南师范学院。1996年,我二女儿也在高级中学参加高考,进入华南师范大学读书。</p><p class="ql-block">每当高考来临,很自然会想到自己的高考。虽然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但仍然衷心感谢1977年及时恢复高考,更感谢自己的无知无畏竟敢报考大学,并能在高考场上淡定从容把考试当作复习时做练习题。这一考,在将档案上学历一栏的初中改写为大学的同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我与东山中学、梅州中学、高级中学这三所当年的省属、县属重点中学有交集:1963—1966年我在东山中学读初中,1968年10月回家当"农青",9年后的1977年我在高级中学参加高考,梅州中学更有我多位子孙辈们的足迹,以致每年高考都要到这三个学校门口转一转看一下,人家问为何,我答有情结。</p><p class="ql-block">电视记者走前来采访,采就采吧老汉又不是花,而且还自信乱说一气也不逾矩!</p><p class="ql-block">祝学子们考出好成绩,学有所成后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结束了12年的寒窗苦读打道回府,祝福学子们更上一层楼接着寒窗苦,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今经历苦寒磨砺,他日赤心报效祖国,老汉等待着观赏后生们描绘出壮丽人生画卷。</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6日,明天是高考开考之日,走进考场,愿你象平时做作业一样去完成试卷上的每一题,用平常心去对待人生路上的这一次机会,为今后全力以赴抓住每一个机会来一次正规演习。高考情结,晴空万里。愿学子们在考场内以平常心做作业一样完成考试题,圆满通过人生路上这次把握机会的实战演习。</p><p class="ql-block">自从参加了1977年12月的高考后,我似乎对高考有了特别的感情,此后至今四十三年,我的子(侄甥)孙辈纷纷通过高考场进入高校求学。退休赋闲这几年,每逢高考总有一种去巡视的冲动,今天同样到我读书的东山中学、我高考的高级中学、我后辈们读书高考的梅州中学三个考点校门口巡考今年每个考点都门可罗雀安静得很,看上去几乎没有家长等候,只有一些为高考服务的有关人员在门外。本老头在不设考点的东山中学老校区门口留个影以示曾来巡视过,刚出门赴考场时又被偷拍,一并晒太阳!</p><p class="ql-block">我参加高考以来的44次高考,我康喜居人凡考必中,已有十多人进入了大学。</p> <p class="ql-block">2022年的高考。</p><p class="ql-block">1963年,我从山村小学考入省重点东山中学,1977年12月,我走进高级中学,成为我家首位参加高考者,随后进入华南师范学院。此后的45年来,我家的后辈子孙不断加入高考大军,走过独木桥走进大学圈。当年的东山、梅州、高级三个是重点中学,且一直都是高考点,我们都是在这三个考点参加高考的。</p><p class="ql-block">感恩敢于谏言恢复高考的查全性!感恩敢于果断恢复高考的邓小平!</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和2022年6月的高考结束后,我的孙辈先后开启了踏入社会之门。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要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希望他们好好珍惜用心走好读书学习这一段路,为走好未来更长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是梅州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采访</p> <p class="ql-block">在电视台工作的谢依同走过来喊老师,是白渡中学1984届的吧,可惜我已记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的玩伴蓝塘下侯淡荣的女儿也来接高考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