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屯小学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综合实践活动

泊头市富镇学区张屯小学

<p class="ql-block">夏至,又被称为“夏节”或者“夏至节”,于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交节。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夏至是重要的传统时令节气,标志着盛夏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走进夏至,在课堂和生活中感受节气的自然知识。</p> 夏至由来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农历二一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节气就是夏至。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高,这也意味着夏日酷暑正式开始,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而天气会越来越热。大此,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p> 夏至三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吃面</span></p><p class="ql-block">古代“夏至节”这一天,民间常用新收的麦子压成面条食用,既是庆祝丰收,也有“尝新”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各地仍保留着夏至吃面的食俗。</p><p class="ql-block">夏至暑热难耐,吃一碗清爽劲道的面条,刺激食欲的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食瓜</span></p><p class="ql-block">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p><p class="ql-block">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以帮助排除毒素,又清淡可口,是适合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物。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都是消暑开胃、清火利湿的好选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清热</span></p><p class="ql-block">夏至后,酷暑临近,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而减弱,容易食欲不振,饮食应以清泄暑热为目的,勿过咸、过甜。</p><p class="ql-block">可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丁茶、苦笋等,有利于清热败火、除燥祛湿,比冷饮更能解暑。</p><p class="ql-block">高温下人体出汗量随之增加,需加强补水,可喝些绿豆汤消暑,但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的人群不宜多饮。</p> 田间感受夏至 <p class="ql-block">今年夏至日正逢麦收时节,同学们也纷纷在家长陪同下到田间地头去看看小麦收获,体验收获的喜悦和夏种的忙碌。</p> 手绘夏至 诗人的夏至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学习夏至、认识夏至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文化知识,了解到了古人的智慧,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p>

夏至

直射

暑热

节气

清热

太阳

消暑

吃面

苦瓜

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