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隔篱莲影</p><p class="ql-block"> 翠巧出生在三十年代的陕北农村,母亲早逝,姐姐出嫁,她和父亲还有弟弟一起过活。生火、做饭、洗衣、挑水、纺线、织布、做针线,翠巧样样都会,还有一副好嗓子,常常一边做活一边唱歌。</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为了收集陕北民歌来到了翠巧家,与翠巧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几个月后,顾青要离开,憨憨依依不舍,翠巧等在山头,求顾带她去参加革命队伍,说挑水做饭缝衣她都能做,顾说等回去请示了领导一定再来接她。</p> <p class="ql-block"> 不久,翠巧就嫁给了由父母定下的娃娃亲对象,一个比她大很多的男人。过了不知道多久,翠巧决定渡过黄河去延安寻找她心中的向往,但她划得小船却被黄河水淹没......。</p> <p class="ql-block"> 此片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曾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1985年瑞士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p> <p class="ql-block"> 我今天才知道这部电影,真正有相见恨晚之感。在网上一口气看完,一部情节简单的电影,却看得我泪眼婆娑。打动我的不只是影片的主题思想,还有我无比熟悉的人物和场景:吃苦耐劳却无法摆脱命运安排的翠巧,沉默寡言却淳朴善良的憨憨,还有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农民。他们一辈子双脚只在窑洞、山崖、田畔上行走,锄把、镢头、耕犁在手里转换,在无休止的劳作、祈雨、哀叹中,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耗尽一生! </p> <p class="ql-block"> 黄土地近乎边塞般的闭塞与荒凉,注定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艰难的生活。但时代变迁的洪流,依然不可避免地流进了那偏僻的山村,带来了他们渴望的一线生机。至于那样的生机带给他们怎样的结局,没有人告诉他们,也没有人知道。就像远远看到归来的顾大哥,憨憨不顾一切地逆着祈雨的人潮,拼命地奔去。而翠巧却早已在戛然而止的山歌声中,消失于滔滔黄河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贾樟柯说自己当年在街头溜达,溜进一个录像厅,在放《黄土地》,就被震撼了,从此立志拍电影。</p><p class="ql-block"> 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也是巨大的,但我只能一撒热泪,为翠巧和憨憨,为所有受苦受难却又无从选择命运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10日写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