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民族血液里的大河之声 秋天朗诵

张九衡

<p class="ql-block">采访乔羽先生</p> <p class="ql-block">悼念人民艺术家乔羽先生</p><p class="ql-block">那些刻在岁月里的歌,我们一直在传唱</p> <p class="ql-block">悼念乔羽</p><p class="ql-block">作者/张久衡/十月的风</p><p class="ql-block">我们曾在</p><p class="ql-block">你的歌声里驻足</p><p class="ql-block">我们曾在</p><p class="ql-block">你的歌声里成长</p><p class="ql-block">奔流在</p><p class="ql-block">民族血液里的</p><p class="ql-block">一条大河</p><p class="ql-block">它是华夏</p><p class="ql-block">古老的山脉水系</p><p class="ql-block">共同尊享的称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条大河波浪宽</p><p class="ql-block">风吹稻花香两岸</p><p class="ql-block">我家就在岸上住</p><p class="ql-block">听惯了艄公的号子</p><p class="ql-block">看惯了船上的白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p><p class="ql-block">我要借您</p><p class="ql-block">作品的羽翼(读音yi)</p><p class="ql-block">耳边又一次响起</p><p class="ql-block">一条大河的旋律</p><p class="ql-block">在歌声流过的天际里</p><p class="ql-block">正在和您老</p><p class="ql-block">一起畅想</p><p class="ql-block">一起歌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羽</p><p class="ql-block">您并没有离开我们</p><p class="ql-block">所有的河流</p><p class="ql-block">都不止的发出</p><p class="ql-block">同一部回响</p><p class="ql-block">仿佛在告诉</p><p class="ql-block">爱你的人们</p><p class="ql-block">乔老刚刚走过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奔涌的浪花</p><p class="ql-block">就是你</p><p class="ql-block">飞扬的文采</p><p class="ql-block">激发作曲家谱写出</p><p class="ql-block">不朽的时代旋律</p><p class="ql-block">一曲《祖国颂》</p><p class="ql-block">揭开了社会主义建设</p><p class="ql-block">人民豪迈的历史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阳跳出了东海</p><p class="ql-block">大地一片光彩</p><p class="ql-block">河流停止了咆哮</p><p class="ql-block">山岳敞开了胸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的歌曲</p><p class="ql-block">从未脱离</p><p class="ql-block">爱国的情怀</p><p class="ql-block">人民的热望</p><p class="ql-block">就让河水</p><p class="ql-block">告诉所有未尽的思绪</p><p class="ql-block">在您的歌声里</p><p class="ql-block">给生活勇气</p><p class="ql-block">在您的羽翼下</p><p class="ql-block">让生命坚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羽</p><p class="ql-block">您没有离开我们</p><p class="ql-block">就像您的歌曲</p><p class="ql-block">永驻</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永远</p><p class="ql-block">永远在天地间回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06.22日 鞍山张久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济宁第一中学乔羽先生的母校,有着父一辈少年时代的读书回忆</p> <p class="ql-block">大河的最后一站 向着他的大海奔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次唱起《我的祖国》 追忆乔羽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刘炽说作不好曲子,对不起英雄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乔羽因写《我的祖国》得以陪着周总理一起豪饮拼酒2022年6月19日,著名词作家乔羽老爷子离我们而去了。但艺术家留下来的艺术生命却让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尤其他的那首《我的祖国》,更是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爱国心。提起《我的祖国》的创作,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摄反映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上甘岭》,自然需要主题曲,而且当时导演沙蒙对主题曲要求极高,他对负责这部影片音乐的著名作曲家刘炽说:“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刘炽在当时确实非常炽热,名气很大,尤其头一年,也就是1955年,他为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谱曲,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当时全国少儿的流行歌曲啊。但即便这样,刘炽也没敢拍胸脯说大话,他开玩笑地说:“沙蒙同志,世界上神枪手有两种,一种是指哪儿打哪儿,第二种是打哪儿指哪儿,我的作曲就属于第二种。打哪儿指哪儿。”那意思是说,您别给我太大压力,我有点承受不住。但话虽这么说,能不认真对待吗?我们要用文艺来使我们的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精神传播出去、传扬下去,作不好曲子,对不起那些英雄们。“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想了,就叫《我的祖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好名字!我负责谱曲,你负责找人写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这样,俩人分工合作。不久,沙蒙就拿来了歌词,这是由林彬、曹辛、沙蒙三个人合写的,“你看看怎么样?”刘炽一读:“祖国啊,我的母亲,你的儿女,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嘶……”刘炽读了几遍,脑子里一点旋律都没有,一点灵感都没闪现,这个词又不合辙,又觉得别嘴,缺少中国诗特有的韵律。如果说,就按这词谱曲子行不行,也行!但就算你做的再好,那也只能出来一首欧洲式的抒情歌曲,在广大中国人民中不能流传。“那怎么办?电影已经拍得了,马上要上映了,这曲子出不来怎么能行?”“不是曲子出不来,你这词儿不行。要么这样,找个人重写!”“谁能写啊?”“我给你推荐个人试试。”“谁?”“给我写《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词作者呀。”“你说乔羽?”“对啊!”嘿!沙蒙乐了,我怎么把他忘了,赶紧把当年只有29岁的乔羽给找来,先让他看了剧本,再让他看了样片。乔羽就是战乱中长大的,看到样片中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让他大有感触。马上把自己关在长影小白楼里,翻来覆去看了整整一天的样片。他要找一种角度,这种角度不只是战争,而更多的是战争之后的和平、硝烟散去的“江山如画”。乔老后来回忆说:“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影片是描写战争的,我用很抒情的调子写这首歌曲,是为了表现在面对强敌、很严酷的战争面前,我们战士的镇定、乐观、从容,有广阔的胸襟。我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战斗的,他们能赢得这场战争不是仅凭血气之勇。”就这样,这首《我的祖国》可能是乔羽一生中写得最久的一首歌。他把自己关在房间半个多月,《我的祖国》的歌词终于诞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知道抽了多少烟。终于把这首歌写出来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好!”等乔羽把歌词交给刘炽和沙蒙一看,俩人可以说是拍案叫好啊!歌词的诗情画意很快把刘炽带进了一个新境界,他开始有了信心,他把自己也往家里一关,专心谱曲,谢绝访客,啪!在房门外贴了一张字条,上写着四个大字——刘炽死了!别来烦我,我要写《我的祖国》乔羽的歌词,突然让刘炽看到了祖国的壮美,是啊,我的祖国多么博大,多么可爱,她有光辉悠久的历史,她的高山,峡谷,长江,黄河,森林,牧场,平原,田野,是那么辽阔,那么瑰丽!为保卫她就算流血牺牲也是壮美的!刘炽觉得自己心中也升腾起一股对祖国的挚爱之火……曲子谱成了!词曲合在一起一唱,嘿!沙蒙说就是这首歌了!“不过……乔羽同志,里面有一句,咱们再探讨探讨。”“哪一句?”“就是第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你的这一条大河是指的长江吧?”“是。”“那么既然是长江,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这不就更有气势吗?”“啊,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只写成长江,那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而且,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嗯!说得不错!那你看。这首歌谁唱合适?”“我给你推荐个人儿!”“谁?”“郭兰英,找她唱,准没错!”就这样,这首不朽之作词曲唱三绝合一,真正诞生了。而且一下子红遍大江南北。以至于,1958年,志愿军从朝鲜凯旋而归,周总理设下宴席给他们庆功,考虑到志愿军中传唱度很高的《我的祖国》是乔羽写的,便把乔羽也带上了。本来计划席间以茶代酒,没想到将士们看到周总理后情绪非常高涨,总理也被这样的情绪感染,也很激动,很兴奋,秘书刚替他斟好茶,他就倒掉了,大声吩咐:"今天我很高兴,要动真格的,给我换酒。"他斟一杯酒后,"揭发"秘书说:"你们那个自产的我不喝了,我喝这个!”志愿军官兵欢呼鼓掌,为周总理"动真格的"而感荣耀。于是,把代酒的水全撤了,实实在在拿上来酒。于是周总理在带人敬酒的时候也带上了乔羽,一百桌宴席,每一桌都是凯旋而归的英雄,自然都要喝上一杯。这样的场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害怕,谁能有这么大酒量?一众社会知名人士跟着周总理前去敬酒,有的人没过多久就不行了,到了最后只剩下周总理和乔羽。总理的海量人尽皆知,可谁也没想到乔羽也这么能喝,那是啊,我们鲁西南大汉啊!结果跟着总理愣是打了一圈儿!当然,这一次喝大酒,总理后来专门向毛主席写了检查,说影响了工作,毛主席这次一反常态,大发雷霆,严厉批评了周总理。因为当时周总理已经60岁了,加上平时工作极端劳累,身体状况已是大不如前,毛主席因心痛其健康,严令周总理以后不得再醉酒,这是两人战友情深的表现啊。当然,乔羽没挨处分,不但如此,更受周总理青睐了,后来就请他又参加了大型歌舞剧《东方红》的创作团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