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指方向 立足班本共成长

广东省名班主任梁凤英工作室

——广东省名班主任梁凤英工作室“小学班本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暨课题研究专题培训活动<div><br></div> 为搭建课题研究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科研水平,进一步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2022年6月20日,由广东省名班主任梁凤英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小学班本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暨课题研究专题培训活动在中山市石岐杨仙逸小学修身堂顺利举行。本次专题培训活动聚焦“小学班本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和实践性,以课题促教研,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德育新理念,扎实开展班本德育课程研究。<br>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谢翌教授,原中山市教育工委廖诚副书记,广东省名班主任、中山市实验中学黄文继老师,广东省名班主任、中山市实验小学张丽娟老师,石岐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科研专干萧嘉铭老师,石岐杨仙逸小学潘志坚校长,“小学班本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山市梁凤英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广东省名班主任梁凤英工作室全体成员(潮州成员观看直播)。 活动由广东省名班主任梁凤英工作室学员谢丽老师主持。本次活动的环节主要有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课题负责人陈述开题报告,与会领导、专家进行课题论证指导,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与领导、专家互动。<div> </div> 本次活动在谢丽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首先,由原中山市教育工委廖诚副书记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并向课题主持人颁发课题立项通知书。 接着,课题主持人梁凤英老师讲述了课题立项前的小故事,介绍了课题组所做的前期工作。随后,课题主持人从选题依据、研究框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保障这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随后,领导、专家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指导。<div> 廖诚副书记提出该课题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示范性、推广性。但也要思考课题的研究是应先入为主,还是调查在先?校本与班本不应是割裂的,那么校本与班本的关系是什么?思考思政课与班本德育课程的关系是什么?要厘清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div> 张丽娟老师认为该课题非常接地气,若班本德育课程得以发展,便能进行“真德育”,从而“真育德”。张老师提出在该课题中,班本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围绕5个内容进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思考选择每个研究内容的缘由,要针对各个年级的设计与实施加以区分,使课题研究的内容更加系统化、精品化。同时,她也提出,班本德育课程在未来要进行辐射,就要考虑市级的区别、各个班级的区别,考虑如何将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推广出去。<br> 黄文继老师提出“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班本”是特定的、具有特色的,不是广泛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考虑班本课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另外,不仅在研究中要思考各个学段的班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不同点,还要思考在德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将班本和校本特色进行融合。 <div> 谢翌教授首先强调了“没有概念就没有边界”,一线教师做课题首先要把概念理清楚,要以“毕业生形象”为导向,倒推研究者想培养什么样的人。其次,提出一线教师做研究的时候要以做课程为导向,要有课程研制的意识,不能只关注教学策略的提升。课程研制意识的获得需要一线教师去认真读理论性的书籍,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最后,谢翌教授建议一线教师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行动研究的范式是:确定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寻找对策——实施对策——总结评价。 <br><div><br></div></div> 领导、专家论证指导后,萧嘉铭老师表示有广东省名班主任梁凤英工作室,有潘志坚校长带领下的杨仙逸小学一直都是石岐德育的高地,希望梁老师的课题越走越远,也带领着整个石岐德育越走越好。<div> 最后,潘志坚校长为本次活动做总结。一是感恩感谢,感谢领导、专家欣然接受邀请,前来赴约,不断对课题进行启发、指导,为课题研究的未来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和路径;二是且试且行,经过领导、专家的指导后,课题组应冷静反思并做出全方位的研讨,搞清楚要研究什么?是基于什么来研究?研究的方向路径到底应该定位在哪里?只有反思好了,行动起来才会更有力度。<br> </div>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本次活动不仅为课题组成员指明了方向,还使课题组成员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同时,本次活动让所有参会的教师学习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期待有更多的一线老师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投入到课题研究中,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教学效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发展。<br> 撰稿:陈英秋子<br>摄影:李伟民<br>一审:阮小兰<br>二审:李荣<br>三审:梁凤英

课题

班本

德育

研究

班主任

梁凤英

课程

老师

课程设计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