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健成雄, ——著名书法家曾来德眼里的徐树良

杰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文/传更 编辑/杰子</span></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书法进步,从根本上来说是书法理念的进步。有的人写了一阵子就固定下来了,不再变化了,还自誉为“形成风格了”,这并不是好事。笔墨当随时代,真正有成就的书法家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追寻着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勇于否定自己,在求变创新中向着新的境界迈进。</p><p class="ql-block"> —— 树良遐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树良,1959年出生,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系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二、四、五、六届理事、草书委员会副秘书长,日照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日照市书画院执行院长。山东省“德艺双馨”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欲认识和了解徐树良,不妨听听一位书坛名家对他的评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曾来德,与徐树良在书法上有着十几年的交往与友谊。他们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山东,因公务繁忙相聚的时光并不多,但是,二人对书法艺术执著的热爱使他们成了互相挂念的朋友。2004年春天,徐树良考入北京大学艺术系,成为他门下主攻书法方向的研究生,师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机会开始多了起来,曾来德教授自然对这位颇有来历的研究生更多一些了解和认识。</p><p class="ql-block">谈起这位与自己既是战友又是书友、挚友和师友的徐树良,曾来德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他在《既为军人也是书家观徐树良书法有感》的文章中款款论道——</p> <p class="ql-block">泱泱华夏,文章太守、风雅将相曾是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曹孟德、白乐天、柳子厚、范希文、苏子瞻们,以其亦政亦文、亦宦亦诗的生命形态,特别是以建筑在如此生命形态之上的卓越成绩和出色诗文,成功地实践着孔子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还有力地张扬着中华民族崇尚文治、雅好诗书的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在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以降的历朝历代,那些行伍将士,金戈铁马,南征北战醉卧沙场,以笔为枪,创作出了无数的艺术杰作:《兰亭序》、《祭侄文稿》、《前后出师表》、《沁园春·雪》等彪炳千古书史的美文佳构,如永耀星辰,今人手不释卷。然而,当历史进入到当代,尤其是进入科技和信息社会的当下,此种集政治生涯与文人情怀于一身的生命形态,已经不复多见。那种偶染翰墨、自娱自乐,或因应酬提笔挥毫之士亦是凤毛麟角。古今仕宦生命形态的如此多变,使我们的社会中枢于整体上失去了一种衣带当风的文化姿容,甚至使得我们的生活减少了若干本来不应当减少的人文色彩。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我对徐树良多年来在书法上的执著探索而表示尊重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我与徐树良,既为战友,又是书友,也是挚友和师友。以我们十余年的交往,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合格的军人。他身材魁梧、性格忠厚、言少行速,很多人都以能结交他这样的朋友为幸。其在部队身处重位,仅军务之职已经使人辛累、难以应对,我就此还怀疑过他对书法的态度是否真诚,然在此后的历次见面,他总要抱出成捆的书法习作和创作作品给我看,且不论当时他的书法书写质量如何,单就这种忘我的艺术追求精神和虔诚的学习态度,不能不使我感动,不知不觉中我自然成为他在书法学习中的指导者。1988 年,时值29 岁的徐树良,就当选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特别是近些年来,他书艺大进,在积极参加全省、全军、全国及国际上等各种书画大展与赛事中入展并获奖,其作品先后入选中国近现代书法展、中日友好书法展、当代军旅书法联展、全国第五届楹联展、“三晋杯”全国书展,获第三届国际金鹅书法大赛铜奖、第十七届中国兰亭书法节“兰亭杯”兰亭奖、燕都金象奖书赛金奖、全军第三届书展优秀奖等,并先后六次在山东省、济南市和济南军区书赛中获一等奖,多有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和中外友人收藏。二十余年来,他在忙碌的军务之余不断地临池习书创作,我愿意用两句话来对他做一个基本评价,就是“积健成雄”、“厚德载物”。</p> <p class="ql-block">徐树良自幼生长在齐鲁大地,其军旅生涯也在此地域,故而其书风也必然受到地域书风的影响。齐鲁之地为儒教文化故土,名贤大儒辈出。其地文化历史土壤厚重深沉,孔孟之风深入子民骨髓。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名贤虽已作古,但他们的精神一直激荡在当今齐鲁人的心灵深处。记得1997年我在山东济南等地举办个人艺术展览之时,我还对山东书坛提出过质疑,认为当今山东书法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气象是北方的山东汉子南方的人。山东的男子相貌堂堂,一派男子汉的气概,而其书法风格从整体上看与江南文人如出一辙:秀美华丽、清奇飘逸,一派婉丽之帖学风范。与旧时郑道昭、颜鲁公、经石峪之豪放跌宕、凝重磅礴、大气排山的书法壮美之境,相差远甚。我为此大惑不解。后来在与徐树良的交往中我慢慢恍然,其身为军人,豪气仗剑,行事若风,然其心灵深处非常细腻敏锐。其言语不多但仗义柔情。俗语言“侠骨柔情”,乃是山东汉子的心灵写照。</p> <p class="ql-block">最近,徐树良给我寄来一批书法近作,其作品中传递出浓郁的晋韵唐法,并将米芾、文征明之率真书风融入其中,潇洒磊落,荡气不拘,其如此与二王书风对接,尊古出新,隔代遗传,实可以说是王羲之的隔代弟子。我曾经说过,传统是书法的血脉,没有传统或者忽视传统,书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尚古、必须是虔诚的,学习书法者必须要经过一个毕恭毕敬的手摹心追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的人也才能真正知道书法的关玄所在。令人欣喜的是,徐树良正走在这个过程之中并逐渐体会到了书写的快乐。</p><p class="ql-block">《吴子·论将》中云,“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自古以来,从冷兵器时代、热核时代一直到信息时代的今天,军营里造就了李斯、王羲之、颜真卿、褚遂良、岳武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既是军事家又是书法家的旷世将才。他们不仅善于用兵,也深谙书写之道,既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又可挥毫泼墨于方寸之间,尽显将才文治之功。</p><p class="ql-block">愿军营书法这一特殊的文化传统永远传承,也愿徐树良在军营书法这道绚丽的风景线上书写出无愧于军魂的汉字心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本文摘自原济南军区前卫报社郝传更主任撰写的《将士挥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