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线上已有中秋月饼的资讯披露了,这使我联想起上世纪广州月饼市场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在广州市糖烟酒公司国强食品厂工作,记起那时农历五月端午节扒完龙舟后,我们做糕点的厂家就着手月饼产销的前期工作。诸如,采购莲子、百合、核挑、花生、芝麻、豆和椰子等原材料及订购包装物品。召开不同类型的月饼产销分析会,预测本季月饼市场销售情况,编制生产计划,调配人力资源,包括外请市外郊县临工来穂加工生产月饼。</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省城老字号莲香楼、趣香饼家、广州酒家的月饼零售是历年来的前三甲了。总体上,市场产销是由市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酒家、糖烟酒公司属下的糕点厂为主体,余下是各大宾馆和饼铺了。</p><p class="ql-block">讲起莲香楼,正宗广式月饼是 百年来享有“莲蓉第一家”的美誉。我特别有深刻印象是因为我未出来广州工作时,早就听乡亲们说,特别是亲耳聆听同乡月饼师傅"大顿发"讲述莲香月饼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顺德容桂南区,大鹏岗下(由于小山岗的南边是白善土,年久蹦塌泻下,故当地人叫"大泻岗"),有陈氏三兄弟,都是出省城广州谋生。长子陈发枝,花名"大顿发"、其妻吴钻容,花名"凼凼钻",在当地南区大队担任妇女主任。次子陈伯祥、三子陈伯铨。</p><p class="ql-block">“大顿发”有两仔三女,大仔陈光、二仔陈华、大女淑珍、二女淑婻、三女淑旺"。</p><p class="ql-block">陈发枝自幼对饼食爱好,后生时到过容奇北朝"虚头"饼铺学师,有时做临工赚钱帮补家计。由于省城月饼季节缺人手,而且薪水相当丰厚,吸引发叔离乡别井,到广州去做月饼。发叔做饼技术熟练,无论产蓉还是打饼,样样驾轻就熟。发叔长期积累制作月饼的经验,他制作的月饼依足传统工艺,是形式古朴、皮薄松软、馅料充足,吃起来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他工作任劳任怨,解放前就被乡亲推荐到广州莲香楼做月饼师傅。每年一到中秋前,发叔就收拾行李,到广州去做一个多月的月饼季节工,连复一年,足足干了三十多年。在这个困难年代,发叔凭着他丰厚的季节工资和闲时饲养一头牲猪(当时公社规定一户只能养一头)及"凼凼钻"微薄的农耕收入,养活一家八囗。</p><p class="ql-block">一九七四年,我顶父职到广州工作了,经常行走第十甫路,目睹莲香楼这间老店生意旺盛的情景。也亲历其月饼销售季节市民排着长长的队伍去买月饼。时到今天,莲香楼依旧稳坐月饼销售前三甲的位置,还在市区内开拓多间零售饼店。</p><p class="ql-block">"大顿发"的二弟陈伯祥,同样出息。年少时就和其他顺德人一样,到省城谋生,他选择在酒楼行业学师。公私合营时任职广州文昌南路广州酒家老店烧味师傅,在著名的老酒家当师傅,没有高超的技术本领是很难站得稳的。一九七六年,我从十八甫路的佳栈烧腊店调到下九路的皇上皇腊味店工作,由于与广州酒家一铺之隔,自然与广州酒家的员熟识和互动,能了解到祥叔的工作点滴。</p><p class="ql-block">祥叔烧出来的叉烧,烧出广东烧味中经典的一份子,刚出炉,滴着琥珀色的麦芽糖汁,灯光透过玻璃橱窗,把通红带点焦的叉烧照得闪闪发亮,再看一眼就要饿晕。相比起烧鸭、烧鹅,叉烧软滑香甜,啖啖肉,既甜了嘴巴,让客人吃得开心。</p><p class="ql-block">由于祥叔的出色表现和过硬的烧卤技术,被当时温祈福经理看中,将烧味部交给他打理,就连厨房部的行政总厨华哥也称这个顺德佬了得。</p><p class="ql-block">祥叔有个大仔陈绍驹,乡里人叫他"大只驹",是当今顺德容桂的成功企业家。</p><p class="ql-block">大鹏岗下陈氏三兄弟,与上世纪初一代顺德人往省城谋生的故事一样,生动反映出他们刻苦、拼博、敢为人先的人生经历。所以,这代顺德人祖祖代代身体里流淌着奋斗的血液,传承发扬,这种气质与生俱来的。陈氏三兄弟的缩影,正是揭示顺德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当今仍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p><p class="ql-block">王鸿图</p><p class="ql-block">2022/06/18于广州西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