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拈花一笑</p> <p class="ql-block">拈花一笑原本是佛教语,相传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言不发只是带着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种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平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能用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佐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能带走的不过尔尔,不必要与他人争长短比高下,过好自己的日子,活好自己的人生就行。人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心若贪著,念念维系,心若淡泊,清新洒脱。</span>拈花一笑,所有的烦忧都烟消云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