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妹

孤旅游侠

我家小妹的名字叫“晓萍”,跟一个伟人的名字读音完全相同。今生今世,她跟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做伟人的奢望,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快快乐乐的平凡人。<br>小妹在家中排行老四,她的前面有三个清一色的哥哥。在父母心目中,她就是那种四川民间所谓“又独又幺”的掌上明珠,所以,在家中的地位她是无可争辩的。虽然小妹最受父母宠爱,但她并不因此而“居高临下”,她对三个哥哥也从不厚此薄彼,历来都是一视同仁。我们兄弟仨从小也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妹妹。<br> <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小妹和她的三个哥哥</p> <div><br></div><div>小妹出生之前的那些时光,我是跟祖母在乡下度过的。大概5岁左右,我才“农转非”,回到城里上幼儿园。也就是在这时,我才知道,除了有两个哥哥,我还有一个妹妹。<br></div>我在家中排行老三,跟小妹靠得最近,童年在一起玩的时间也最多。文革期间,城里的两派经常搞武斗,父母担心我们受到伤害,每到假期,都要把我们送到乡下去。有一年放暑假,母亲叫舅舅来接我和小妹。那时县城没有到乡镇的客车,我和小妹坐在一对箩筐里,舅舅挑着我们,晃晃悠悠地就到了外婆家。<br>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小妹与丈夫、儿子的合影</p> <div><br></div>小妹是在城里长大的,第一次来到农村,对乡下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新奇。我在祖母家呆过好几年,对乡下的小溪、池塘、牛棚、猪圈,还有蝌蚪、蜻蜓、蚱蜢、金龟子这些太熟悉了。于是,我经常带着小妹去玩,在她面前炫耀我的本事。我把竹竿上拴一个篾圈,然后钻到屋场后面那些阴森的旮旯以及猪圈和牛棚里去采集蜘蛛网,再用罩满蜘蛛网的篾圈去网蝴蝶和蜻蜓。 <p class="ql-block">😊小妹的儿子在国外留学时,周末和假期喜欢到处溜达,畅游缤纷世界,感受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妹毕竟是个淑女,她对我的这点雕虫小技并不感兴趣。因为我每次从墙角、猪圈和牛棚钻出来之后,总是弄得灰头土脸、一身臭味。记得舅妈为此还责备我:“你个儿娃子简直不叫话,地坝里那么宽,你们不去耍,把个妹妹带到这么脏的地方来,身上总要长干疙痨嘛!”</p><p class="ql-block">舅妈的话果然应验了,不几天,我们的皮肤就遭遇了无名病毒的侵袭,特别是我的手和腿上到处都是那种又红又痒的小疙瘩。于是,外婆就在山上采来一些绿色植物熬水,叫舅妈每天给我们洗澡,这才有效地遏止了那次皮肤病的恶化和漫延。从此,我再也不敢带小妹去那些阴冷潮湿的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小妹(前排左一)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p> <div><br></div>为了让小妹开心,我又开始琢磨新的把戏。我把表哥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拿在手上对她说:“给你变个魔术,今天晚上我把蚯蚓放到里面,明天这个小竹笼里的蚯蚓就会变成鳝鱼和泥鳅!”其实,这是我在祖母家的时候,跟堂兄学到的一点“手艺”。这种捕鱼工具的规范叫法我至今都不清楚,好像记得表哥当时把它叫做“转”(音),就是肚大口小的一种圆锥形竹笼。晚上把烧得喷香的蚯蚓丢进去,再把竹笼安放在水田里,鳝鱼和泥鳅闻到香味,就会钻进去觅食。由于竹笼的口子太小,进得去却出不来,这样,那些鳝鱼和泥鳅们就自投罗网了。当我第二天早上带着小妹来到水田边,取出头一天晚上安放的竹笼,小妹看着里面果然装满了鳝鱼和泥鳅,她顿时瞪大了眼睛。当时她那惊讶的表情和我那得意的成就感至今记忆犹新。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小妹(左)和她的三嫂子</p> <div><br></div>其实,最让小妹感到惊讶的一件事,却与我的“成就感”无关。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我在远离县城的一个农场当知青。当年高考后,我仔细估量了自己的考分,自我感觉不错。小妹也坚信我一定会考上。可考分公布后,却完全出人意料。那天,我看到小妹那种惊讶的神态,比童年看见我“蚯蚓变泥鳅”的魔术显得更加吃惊。她双眉紧锁,眼神中充满了疑虑。<br> <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日这天,小妹(左)和她嫂子同时回到童年</p> <div><br></div>由于当年参加高考耽误了很多农活,接到成绩通知单的第二天我就赶回知青农场去了。不久,小妹听说我们那个考区的许多考生去找招生办,查出了很多遗漏的考分,她就赶乘当天的末班车,又走了十几里山路来到知青农场,叫我带上准考证和成绩单到文教局去找招生办的负责人查分。可是,当我们回到县城后,招生办答复:查分工作已于昨天全部结束。<br> <p class="ql-block">😊2014.06,小妹(左四)参加侄女的婚礼后,与亲友在南岳衡山留影</p> <div><br></div>当时,我们对此都感到非常遗憾,因为小妹始终对我当年的考分表示怀疑。她觉得那一年无论如何我应该考上,高考失利,是历史跟我开了一个玩笑。可是,多年以后,小妹提到这次高考,却非常淡定和坦然。她说:“三哥,虽然你那年高考失败,但后来同样获得了大学文凭。看看目前的现状,你各方面都不比当年许多考上大学的人差!”听到小妹这句话,我的心里总会觉得释然和欣慰。 <p class="ql-block">😊小妹(左一)与嫂子在家乡陪同父母游览樱花园</p> <div><br></div>而更令我欣慰的却是小妹为我相亲时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周密策划。我从部队退伍时,小妹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她的社会阅历和人情世故比我丰富得多。她从侧面了解到,我未来的岳母是一个非常讲究甚至有点挑剔的人。她说:“你第一次去相亲,嘴巴要甜点,做家务要勤快点,还有,要穿工整点,不要穿那身大龙大袍的退伍兵服装,显得没精神。要给你丈母娘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天,小妹特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给我买了一套八十年代初最流行的时装。首次拜见岳父岳母,我虽然显得紧张,但经过小妹的一番打扮和包装,再按照她帮我设置的套路去迎合岳父岳母,那次相亲终于取得满意的效果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小妹横渡湘江时的情景</p> <div><br></div>小妹不折不扣地遗传了父母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秉性。她以前在一家国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曾经有过两次机会调入事业单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她并不为此而懊恼,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被评为县上的优秀统计工作者。即使在她退休之后,县上的一些单位还经常邀请她去帮助从事一些经济审计之类的工作。 <p class="ql-block">😊小妹和母亲在成都戛纳湾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这一点,我父母是有切身感受的。年过八旬的两位老人虽然身体一直都还硬朗,但母亲毕竟前几年因病住过医院。所以,小妹就坚持每周回家给父母洗衣服,经常给他们买最需要的生活用品。每次陪父母外出旅游,上下车时,她总是小心翼翼搀扶老人。母亲听力有障碍,她就贴着母亲的耳朵,耐心地告诉母亲想知道的一切。父母生日的时候,她都要亲自做菜,在家人面前展示她高超的厨艺。每当听到家人共同举杯愿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声时,在一片其乐融融的和睦家庭氛围中,小妹灿若桃花的脸上,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喜欢冬泳的人,给人最深的印象是:热情、执着,有梦想、有追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值得向外人夸耀的是我家小妹征服江河的游泳本领。在本市游泳队,她既是积极的组织者,更是热心的参与者。这几年,她的儿子在国外留学,她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参加省市县以及国内各游泳团体举办的畅游活动。不论炎夏还是寒冬,经常都可以在大江大河里看到我家小妹和她的小伙伴们优美的泳姿。给我的感觉是,多次给她打电话,她不是在水里游得正欢无人接听,就是正在前往某游泳基地的旅途中。</p> <p class="ql-block">😊三个展示获奖证书的美女,把成功的喜悦全部写在脸上</p> <div><br></div>我深知,就像登山健儿看见高山就想攀登征服一样,游泳健儿走近江河就有一种欲罢不能的畅游冲动。因此,在我女儿出嫁到湖南那一年,我特意安排了一个节目:请亲友团各位成员观看小妹横渡湘江。那天,湘江边到处停满了船舶,小妹初来乍到不知该从哪里下水。这时,我们看见一个当地的小伙子穿着泳装,可能也是准备下水的,小妹就过去向他咨询。一看这小伙子,就知道他肯定是一个游泳高手,肌肉发达、体格健壮,似乎也曾在江河中身经百战。 <p class="ql-block">😊第一名应该就是“冠军”吧?反正我是这样理解的!</p> <div><br></div>他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家小妹说:“哦,你是四川来的哟,第一次游湘江吗?那你带上救生设备,跟我来吧!”于是,我们看见小妹跟着那个小伙子来到下水点。他们同时从一个地方出发向湘江对岸游去,不到15分钟,小妹就到达对岸,而那个小伙子还在江中奋力击水。小妹重新游回下水点大约20分钟后,那个小伙子才游回来。上岸的时候,他连声说道:“你们四川人真的好厉害,佩服!佩服!” <p class="ql-block">😊奖章与获奖证书总是如影随形,成了小妹每次参加比赛后的标配</p> <div><br></div>迄今为止,小妹已经横渡了祖国版图上的长江、黄河、珠江三条主要河流以及它们的几十条支流,并获得过多次国内游泳赛事的奖项。现在,每当看到年过半百的小妹,还常年遨游江河那健美的身姿,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一次有趣的对话。<br>记得那是在小妹三岁左右,有一天,不知受到什么启示,我们莫名其妙地谈论起“关于人的未来”这一生命科学宏大而深奥的命题。我对小妹说:“将来我们都会变老,我和大哥二哥老了就是三个白胡子老爷爷!”小妹那时很懵懂,但她从小对数字很敏感,始终清楚自己在家里排行老四,她说:“我将来老了,就是一个老四妹!”<br> <p class="ql-block">😊小妹这个打扮像维吾尔族姑娘</p> <div><br></div>当年,小妹信口关于“老四妹”这一称谓,让我们兄弟仨捧腹大笑!多年以后,只要提到这件事,大家依然忍俊不禁。我们当时以为她会说:“我将来老了,就是一个老奶奶!”不过,仔细一想,这一童稚妙语却不无道理。<div>按照自然规律,我们每个人都在向着老年昼夜兼程,童年她是“小四妹”,到了老年当然就是“老四妹”!不过,小妹在我心目中永远没老。她无忧无虑,豁达开朗,心里始终充满阳光。作为一名随时准备挑战陌生水域的游泳健将,她就像勇敢的弄潮儿,不惧雨雪风霜,不畏激流险滩,在中流击水,正朝着幸福的彼岸劈波斩浪!</div> <p class="ql-block">😊爱好游泳的小妹,照相时总喜欢选择有水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这张背景是家乡的水</p> <p class="ql-block">😊这张背景是异乡的水</p> <p class="ql-block">😊爱水的人,照相时连一口堰塘都不肯放过</p> <p class="ql-block">😊即使在没有水的地方,也要用手触摸偏旁有水的方块字,并且还要专门选择“潇洒”的“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