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缕阳光的美篇

君缕阳光

<p class="ql-block">父亲节的思念(2022年)</p> <p class="ql-block"> 天堂里有没有父亲节?</p><p class="ql-block"> —-父亲节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今天又是父亲节,我想对他说:“亲爱的爸爸,父亲节快乐!我们想念您!”</p><p class="ql-block"> 我入伍前在父母身边生活了15年,这15年里,我与爸爸的交集却疏淡而模糊,如果不是有几张老照片,我甚至很难回忆起童年与少年时光有多少爸爸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现在细想起来,这既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也与父亲在事业与家庭的角色有关。</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在山东莱芜的农民家庭,15岁外出打工中偷跑出来参加了八路军。从此跟随部队行军作战、转战南北、枪林弹雨、起死回生(曾在战争年代昏死过一个月后又奇迹般苏醒)。建国后父亲长期在作战部队一线任主官,他深知活下来不易,也自知才疏学浅,唯有努力学习、拼命工作才不会落伍。进军校,他是优秀学员;在岗位,他兢兢业业;他右眼在战争年代留下残疾,射击用左眼,但实弹成绩一直优异。他经历过人生挫折,比如战争年代,因违纪开车被降职;也有过荣耀时光,比如建国二十年大庆,他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检阅。在他的起伏人生中,既没有大彻大悟,也没有春风得意,他总是严谨自律,正直勤奋,自强不息。他把岗位职责,当立身之本;把工作当生活主旋律;家庭却总是他的匆匆驿站。这也是因为家中有一位通情达理能里能外的战友妻子—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的父亲,年轻时,高挑而清瘦,严峻而寡言,总是一身戎装,来去匆匆。中年后,略有发福,气宇轩昂,还是一身军装,总像是在思考决策中,与家人更加聚少离多。离休后,宽厚慈祥,深居简出,家庭是他唯一的港湾。平日里,他除了还关心时事政治外,悠闲自在,简朴自律。是啊,他从一个农民的家庭走出,九死一生,追随变革时代激流勇进,成长为共和国军队中高级干部,他知足、感恩,一生无怨无悔!晚年里,他除了还保持着倔强的自尊外,生活越来越简化,思维越来越简单,无欲无求,他想歇歇了,直到发现他日益加重的脑萎缩,最后坐上了轮椅。</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多年后,我也到了退休年龄,这时我好像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我很多方面还是很像父亲,不只是外形,而且内在。那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我与父亲一点儿都不像,因为我们的家庭出身、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时代烙印等等都极不相同。但慢慢我开始想念和“研究”父亲之后,却发现我们的入伍年龄、任职经历、秉性风骨、家国情怀等等,都有着许多的隔空相似,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无形传承”吧!</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后,我一直有一种遗憾与内疚,那就是没能陪他出游过一次。父亲晚年,一直很想到我任职的部队探望旅游,我也多次答应却总因故敷衍,最终没能成行。我记得他最后一次问我:“什么时候能去啊?”我回答:“现在就欢迎您来!”他惊喜的像个孩子:“这次你可不能骗我!”实际上,那时他已有了明显的行动与认知障碍。</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今天的父亲节是个“洋节”,中国传统中也有一个“八八”父亲节。我不知道天堂有没有父亲节?我幻想着,一定会有一天,我在天堂陪同父亲一起过父亲节,那时我一定当面告诉他:“我爱您并多么想念您!”</p><p class="ql-block"> 2022-6-19(于北京)</p>